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原油市场上总用「桶」来衡量,而不用更为标准的质量单位呢?

我们听新闻,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总是说每桶xx美元,为什么不用更为精确的质量单位说每吨或者每磅之类的呢?

【知乎用户的回答(92票)】:

谢瑶。

本题套着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用体积单位而不是质量单位?第二,为什么是美制桶、加仑而不是国际标准的升、千升?

第一个问题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上的方便。

因为针对油料物资特别是原油这样批量惊人的流体货物,在计量操作中,是要先测量体积(来自液面深度+储罐或船舱设计数据),再取样品回到实验室里,静置稳定以后测定密度,修正误差之后方可得到正式的质量数据。正式的商检报告快的话一周,慢的话两个月才能交到用户手中。商业运作当中物流和资金流都是等不起这个时间的。因此采用体积计量数据进行交割是不得已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传统和习惯做法。下面开始给小伙伴们讲故事:

说到石油的“桶”,你多半先想到的是路边炙烤番薯的那种黑色钢桶。其实早期的石油桶是木质的。19世纪60年代之初,原油储运和交易以木质桶为主要包装形式。一节马车能装8桶油。车夫、马匹、车和木桶将原油从井架边输送到火车站和码头。1865年出现石油管道,1878年第一条散装油轮在里海首航,1883年铁路运油从北美扩展到亚洲腹地的高加索。42加仑制式的木质桶自此式微。不过在交易中作为法定的计量单位,“美制桶”(U.S. Barrel)的概念还是因袭至今。

图片来自德雷克井博物馆网站 DrakeWell Museum Website

Drake Well Shop Picture 15 of 26

上图是1860年代初期的一处制桶工坊

国际原油交易以桶作单位,而消费者习惯的成品油计量又是以升为单位。“美制桶”是容积单位,与公制的升、立方米格格不入,与公吨等重量单位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要准确记住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并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为0.137吨,对于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偏偏石油业界如此食古不化,就连前苏联和中国这样习惯采用公吨计量原油的国家,参与国际交易也不得不屈从“美制桶”的强大传统。人们自然好奇:这“桶”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来历?

美制桶的确有来历。箍桶从来都是精细的木工活,在欧洲的中世纪黑暗时代,工艺粗疏的作坊只能制造盛放干散货的木桶,制造能容纳液体的密封木桶则非能工巧匠莫属。14世纪晚期,英国历史上正处于金雀花王朝(其时兰卡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尚未分裂,喜欢英剧《怀特王后》的小朋友请谷歌+脑补)。国君查理二世为密封木桶这项高端大气的制造技术颁布了钦定标准,包括42加仑的中号以及84加仑的大号。

1664年英国以约克公爵的名义击败荷兰人,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之地的宾夕法尼亚州自此成为英王属地,一切庶务皆从宗主国惯例。至迟到1700年前后,宾夕法尼亚人就普遍以42加仑规格的中桶来装运液态或者含水的物资,从糖浆、肥皂、黄油、葡萄酒到鲸油等等均无例外。时间继续推进到1859年,德雷克们用机井打出的石油汹涌而来,仓促间人们不得不用上各式容器。经历早期工业化的美式工坊很快对爆炸性的木桶需求作出反应,传统的42加仑规格迅速稳住阵脚,短短数年间便确立市场地位。

杂乱的度量衡不单给买家造成困扰,也成为政府立法和课税的麻烦。根据一般规律,当行业发展到相当程度,统一标准势在必行。42加仑制式的桶空重64磅(合29公斤),装满原油约重300磅(合136公斤),火车的平板车皮每节可装20桶,比较适宜搬运作业。倘若采取更大容积,运输上有困难;偏小的容积则会提高包装成本。就这样,古老标准成为当时人们最佳选择。

还有一些材料指出,42加仑制式的油桶可能脱胎于19世纪使用过的40加仑威士忌桶——当时最常用的液体容器。最初几年储运和计量的混乱状况严重损害石油生产商的整体信誉。1866年一些较大的生产商集会作出决议,以当时最常用的40加仑为基础改进成为42加仑的新制式,每桶容积增加5%,但销售价格却保持不变,以此换取用户对交割货量的充分信赖,重新建立市场秩序。甚至有人认为这还是现代原油交易正负5%操作容差(+/-5% Operational Tolerance)惯例最早的渊源。

历史不一定非黑即白,上述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和道理。无论如何,当时的行业公会——美国石油生产商协会(PetroleumProducers Association)在1872年确认42美加仑容积的木质桶作为今后计量和交易的统一标准单位。又过10年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矿产署(Bureauof Mines)代表联邦政府正式承认这一标准的法定地位。

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美制桶。

------------------------------------------------------------割割更健康---------------------------------------------------------------

感谢管理员为老夫加精,并谢知友捧场。

补充一下,美制桶尽管是原油跨境交易和期货合约的通用计量单位,但绝非“唯一”的选择。前文已经提到,过去前苏联和中国的国内石油流通向来是以“公吨”为法定单位的。“美制桶”身上有腐朽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剥削阶级的工具和大毒草,断无可能取而代之。尽管前苏联解体已经二十年,但至少俄罗斯、中国及个别的独联体国家在各自的国内市场迄今仍在使用“公吨”,作为商业流转、计征出口税、资源税的工具。甚至连最权威的石油报价机构普氏能源(Platts,McGraw-Hill旗下从事咨询与商业信息服务的企业),在其每日价格报告中都会专门辟出一小块版面,为俄罗斯的出口原油评估出以“卢布/公吨”为单位的价格(尽管连有些业内人士对这一板块也不大关注)。

中国的油田和炼油企业在内部测算和统计时,长期以来适用公吨。进入进口油为王的时代,虽然内外市场的单位脱节会有一些不便,搞进口原油的工作人员时不时也在抱怨,但根本大势目前仍无转向。未来的“十三五”甚至“十四五”,我们很可能依然会看到在发改委的有关规划里,通篇是以“XX万吨/年”而不是“XX万桶/日”来形容进口量、炼油一次加工能力或者油田的产量规模的。

除了公吨以外,还有“千升”也是相对常见的计量单位。因为多数国家成品油零售单位使用“公升”,与美制桶比较脱节。在一些市场调查或统计报告中,为更好地体现原油和成品油,贸易、批发和零售等各环节之间的相关性,兼顾数据的统一,便创造出“千升”这一单位。

当然话得说回来,公吨也好,千升也好,在美制桶面前,都弱爆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3票)】:

[桶]和[吨]是常见的两个原油数量单位。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原油数量单位通常用[桶]来表示,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则常用[吨]作为原油数量单位。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

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

以下是我在 台湾 “經濟部能源局” 主办的 《能源報導》 杂志网站上找到的,现把它转成简体分享

要了解桶(Barrel)当作原油计量单位之前,不妨先了解石油(Petro-leum)的历史故事。

石油的历史

Petro-leum其实是源自于希腊字petro,即岩石(Rock)的意思,而第2节为希腊字elaion,或拉丁字oleum,为英文油(Oil)的意思。根据历史记载,石油在4千年以前就已为人类所使用,例如在巴比伦,柏油就被用来筑墙或造桥,古波斯的上流社会用石油来当药品及点灯。在4世纪前后,在中国历史就有记载中国人在四川钻打第1口油井,深度约243公尺深,用竹竿将石油(或天然气)引出,用来燃烧蒸煮卤水生产盐巴。到了第8世纪初,伊拉克巴格达新铺设的街道就用天然沥青来铺设路面。

到第9世纪中叶,在中亚细亚的亚塞拜然(Azebaijan)巴库(Baku)(今亚塞拜然共和国首都)地区发现油田,生产出来的原油只用来生产轻油(Naphtha),这在13世纪马可波罗东游记中有记载。

在过去200年之前,人们使用的能源还是以煤炭及生物质燃料(如木材、植物的秆茎等)为主,在1846年有人发明自煤炭中淬取煤油(Kerosene)来点灯的方法。1852年有人发现自石油(Rock-oil即Petro-leum)中提炼煤油要快的多,所以1852年在波兰Krosno市附近的Bobrka建立的油矿场,可说是近代的第1个石油矿场。自此以后,油矿在全世界不断被发现,而第1座石油精炼厂是1861年苏俄设在巴库的炼油厂,这在当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厂,约90%的全球产量。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德国与苏俄的史达林格勒会战(The Battle of Stalingrad),就是为Baku油源而战,当时交战双方谁能占领高加索油田谁就能支撑这个战局的胜利;2001年著名好莱坞电影「大敌当前」(Enem??y at the Gates)一名高加索狙击手(Vasily Zaitsev)曾经击杀242个德军的真人故事即描述此战役。从此以后,石油就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工业、战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创造一些国家的财富也制造了不少世界「危机」。

桶(Barrel)与石油

从桶的制造方法来说,它是用橡木或其他木材的木条结扎,用铁片环绕以框住而成,通常我人们看到的木桶是腰部胖圆,目的是方便在地上滚动,减少摩擦,同时方便改变滚动方向,而且利用圆壳原理分散荷重。

桶(Barrel)真正跟石油发生关系应该是在1859年8月2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托思维尔镇(Titusville, PA)的Mr. Edwin Drake发现油田,德雷克也是跟早期的中国四川人一样,试着想挖井找盐巴,却没想到是找到油田。当时生产的石油在内燃机还没有发明之前,石油主要是用来制造煤油及灯油,德雷克的生产井共有24口,1860年产出原油9万吨,1862年生产了27万吨,想想看,这么多的液态原油往哪里摆?如何运出去?着实是一个严重问题。

德雷克的油井出油后,他用一只容积约8个啤酒桶(Barrel)的鲸鱼油桶当作储存槽,再放不下只好在井场地上挖坑做土石油池,让来不及装桶的原油暂时存放,再用一个个啤酒桶分装,用马车拉到河边,装上平底驳船沿河运送到各地精炼厂。1865年铁路延伸到油田区,又利用火车的平板车台一桶一桶放置运送出去。这段故事终于创造了石油与桶(Barrel)尔后不可切割的关系。

大大小小的木桶都是称为「Barrel」,都可用来盛装石油,大家的交易又是以1桶为准,初期没有统一的标准规格用来当作交易,的确给买卖双方都造成困扰,盛装石油的木桶大的有50加仑(190公升),小的只有30加仑(113.5公升),以40加仑及42加仑为多,但以40加仑为最通用,大家也逐渐朝这规格靠拢。使用木桶装原油有一个困扰,就是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经常使木桶破裂,所以装油时会故意装少些。

42加仑为1桶(Barrel)

1870年洛克菲勒(John.D. Rockefeller)成立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时,大量使用家族自家生产的木桶,自立交货规格1桶一定为42加仑整,而且把木桶喷成蓝色以与其它厂家区别。在当时石油的交易是以桶为单位,各家油商向不同的油厂提油,所提领每桶数量都不一样,这对政府来说要公告价格与课税也没有标准,所以要定一个标准量的桶(Barrel),对石油的买卖双方及第三者的政府税务当局变得很迫切需要,所以美国在1876年内战前,大家采取了英国商人和美国商人都能共同接受的一个标准,制定42加仑为1桶(Barrel),简写为bbl。

说来很有意思,这42加仑是采取了装鲱鱼(Herring)的cran木桶及装猪油(Lard)的Tierce木桶,二者都是42加仑(US gallon),但都与石油没有关系。还有,这个石油计量单位桶就是桶,全世界都向它一致看齐,不像其他计量单位,有美制、英制或公制,相互之间的换算,把全世界的人弄得糊里糊涂!

这个标准的石油计量单位木桶(Barrel,简写bbl,42加仑,159公升)就成为至今全世界都在采用的交易单位。而这单位,不光是石油业界使用,凡是与石油有关的产业或机构或个人,也是深受此单位的影响。(作者为中油公司高级顾问)

引用网址:

1、經濟部能源局--能源報導 油價風向球——第4屆石油策略規劃與管理研討會

2、石油价格为什么以桶为单位?一桶多少?

3、石油为什么以桶计

4、石油桶数_互动百科

【王旻的回答(0票)】:

楼上答得非常到位,我就不凑热闹了,不过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每次领导问价格的时候都要根据不同标准的原油密度换算吨桶比,然后套汇率,俺这种数学白痴真是泪奔啊。。。

【Lin Eric的回答(1票)】:

桶只在原油上来应用。

原油和战争息息相关,二战时最开始的单位就是桶

汽油是典型的战争产物,而油桶最早由德国人在二战前期发明,为了方便进行闪电战突击。一般来说,欧佩克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原油数量单位通常用桶(bbl)来表示,而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则常用吨(t)作为原油数量单位。原油在开采与运输过程中都是用铁桶装的,因此国际上也以此来进行计量;一桶原油(one barrel of crude oil)为42美加仑或35英加仑,即158.9升。

【天上星的回答(0票)】:

用体积单位难道不行吗?

【曹杉的回答(0票)】:

最开始的石油开发是在美国,当时用的是木桶来承装石油,因此一开始他们就用桶来计量,毕竟直观、方便,适合美国人的思维。

【slevin lee的回答(0票)】:

1 期货要与现货接轨~现货是什么习惯期货就是什么习惯~方便期货交割~

2 另外国内期货要与美国期货接轨~方便跨市套利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油价格为什么以桶为单位?一桶多少?
石油为什么以桶计?
石油的计算单位为什么是桶不是吨?一桶石油有多重?今天才明白
石油为什么以桶算?
西方人为何用桶装石油?
一桶石油是多少公斤,一吨石油是多少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