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家(Family Mart)在北京开店,前景如何?

【李淼的回答(141票)】:

谢邀,简短答下。

2009年去7-11总部访问的时候,曾经问过北京7-11项目的负责人,为什么Lawson和FamilyMart在北京没有店面。答复如下:

北京市商委对本土便利店采取了政策倾斜的态度,限制外资便利店进入北京市场,仅同意一家外资便利店进入北京市场。这一情形与外资保险公司类似 -必须采取合资形式且每个城市不允许超过三家。据说给出的理由是因为24小时营业有一定的治安需求等等。

但首都机场的店面,是相对于北京市商委独立的,属于民航相关部门行政范围 - 这和大多数城市机场的情况是相同的(所以也就导致了店面产品价格偏高等等的副作用)。FamilyMart在机场的层面打通了这些关系,但不代表它能够打通市商委和工商局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要看它如何进入北京市内,才能联想之后的市场扩展。

【汪惟的回答(116票)】:

今天较忙简单答一下,总体来说并没有李淼说的那么悲观,全家自身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

全家进京优势:

  1. 全家在国内是属于顶新集团康师傅的,康师傅在天津扎根多年了,政商关系并不像罗森便利店进京那么单薄。即便北京不顺利,也可以从天津作为突破口。 @Ronnie X 告诉我说全家入中国时有中信的背景,可能政商关系得以更好发展。

  2. 全家乃至顶新集团的执行力都非常高,属于硬骨头类型。老板说三年开一百家店,证照不论,但是铺子肯定找好了。

  3. 同时全家自身经营很灵活,相比之下北京711就略僵化一些,日本人开展业务向来是稳健型。目前加盟一家北京711的投资额是全国最高的,分成也较全家低(同类型加盟条件相比,北京A型加盟vs全家1FCB加盟)。

  4. 这也不是全家第一次多线作战,广东全家顶着广东711,到现在也开了一百多家了。人才引进、商品共用什么的就不说了。

全家进京劣势

  • 北京711已经有了自己的鲜食工厂(米饭类QS证很难办),同时还有大量7-P的自有商品,这个差异化非常明显。

  • 北京711有店内现炒快餐业务。全家批不下来。

  • 北京711是全国平均日销售额最高的便利店(不是单店,是平均),基本都可以达到1.4万左右,高出全家至少3千块。其竞争力可以说是中国最强,711北京的本地化程度是我见到全国便利店最高的,可见其经营手法。

  • 便利店来讲,先发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后进入者非常吃亏。便利店行业讲究一个密集型展店,一个城市要开就开几百家。全家日本自己也是非东京出身站稳了脚再打到东京的。如果全家开始密集开店,711自己也会加快自己的动作开店。

下面拿点数据:

2014年年中的,不一定准,但是大概情况不会错。

列出这些城市的数据比较,是因为这是属于同一个资方。不要提广东711上海711什么的。

延伸阅读可以看全家、喜士多、罗森等这些常见的便利店都是谁控股的?

SEB进入中国时间:2004年(东直门店)

2014年中店数:

711北京店铺数:162

711重庆店铺数:3

711成都店铺数:79

全家进入中国时间:2004年(石门一路店?待考)

2014年中店数:

全家成都店铺数:26

全家江苏店铺数:95(无锡苏州)

全家杭州店铺数:34

全家上海店铺数:792

全家广东店铺数:148(广州深圳东莞)

可以看到,同样都是2004年进入中国经营,711日本是比较谨慎的,全家则比较进取的。

【金戈的回答(2票)】:

没有具体研究过几个品牌便利店的财务指标,不过我觉得全家不过来主要是两个原因:

1.供应链跟不上,原有优势区域大部分供应商都无法覆盖到北京。尤其是能够形成全家特色的产品(例如熟食)

2.无法一下子找到足够多的好位置,如果一次就开一两个店没有规模效应管理效率,物流仓储效率等等都很低

【慧子的回答(2票)】:

前几天去上海待了几天,

发现这个便利店特别方便 太人性话了,

他家的寿司成了那几天每天必买的早饭。

我想要是我家附近能有这样一个店

我一定会少很多“一个人 晚饭吃什么?”的

烦恼

对北京不太了解,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 我知道 要是我家小区附近能有这样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一定会非常受欢迎!

【乐乐的回答(1票)】:

有特色、东西好、资金足,估计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上海的全家是开在地铁出入口的附近,买东西非常的方便,价格合理,服务也很好,卫生也非常的好。

我个人觉得便利店适合上海这个人口流动多的地方!

全家开在北京,我觉得如果开在人口流动多的地方是会成功的的!

至于在武汉失败的案例,是因为武汉目前开了两条地铁,做地铁的人会在上车之前买好了要吃喝的东西,然后后面大家也猜到了。武汉不像上海繁忙和节奏快,武汉这是个休闲的城市,江南人附近的节省习惯很好,有的人比较抠,很会用心眼(此处可能会有人骂,说明你就是太会用心眼的人,我见的人不少了,说脏话的人我最嫌弃)。北京和上海的工作节奏差不多,只是冬天难保证销量大,上海的全家夏天的冷饮喝酸奶卖的多,因为我在上海的全家基本是冷饮买的多,要么早上买个早点。如果是北京的话,估计早上来个热饮的牛奶或咖啡啦~~~

还有全家应该吸取屈臣氏的教训,不能到后面盲目的开到二三线城市,也不知道是谁出的策略,反正,二三线的城市的评价对屈臣氏不怎么好,主要是贵,尤其洗发水和护肤品卖的比大超市还要贵

【MingWon的回答(0票)】:

北京的便利店发展一直不太好,毕竟北方城市,一到冬天就冷,没几个人愿意户外活动。

【马倩的回答(0票)】:

会吸引大部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甜筒受众。全家甜筒好吃。

【甄一的回答(0票)】:

谢邀~

这个问题居然上日报了……看来又少了一次上日报的机会啊………活该你懒……

好了,回答题主问题。

私以为,全家这次的举动战略的象征意义要比实际意义大很多……

7-11,全时,全家,等目前在京分布图(图像由腾讯地图提供……快给我广告费~)

7-11目前在京显示为154家门店。百度百科显示其截至2009年在北京是79家门店,因此我觉得这个答案还是可信的~

全时目前显示为69家门店,

暂无全家的数据,据新闻链接说全家首站选在了机场,这个选择我真的是相当的赞叹啊——大壕一只啊,来来来,你别跑,让我咬一口……

可以看出来全家此次动作宣传和噱头的成分居多,烧钱换关注度,你想想目前来说只有星巴克这种进去就是烧钱的店儿才敢在北京机场开店,

2010年首都机场租金收入约人民币7.5亿元,2009年这一项收入约是6.6亿元。

租金涨一倍 星巴克撤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2008年T3完工后,首都机场全面实施招投标方式引进商业项目品牌,单独的商业谈判方式被取缔,竞争激烈,租金水涨船高,原先年销售额保底5000万能收回成本的商户,现在必须达到至少1亿以上的年销售额才能保底。

接下来会分析一下这三个公司的财报,租金比,发展趋势等,都是干货……不过要先点赞收藏外加顶哦~

先答这么多,要回去上床睡觉,明天继续~

………………………………………………我是床…………………………………………

………………………………………………我是梦…………………………………………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单从普通民众角度考虑,没其他大猪那么专业。

不看好。

感觉北京的零售业不像南方(主要指上海)那么发达,估计还是和生活节奏什么的有关吧。

在上海,完全不能想象一条街上没有便利店的场景,当然不是没有,有也是不太发达的地段或者太发达的地段。而就我几次去各处旅游的所见,基本都是自营业的夫妻老婆店,没有什么连锁的便利店。

这样的生活习惯感觉很难被打破,进军完全没有适应性的市场会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北方缺少成熟的便利店?
同行凶猛 7-11在京踩油门
上海滩的便利店之战
门店数吊打蜜雪冰城,年入500亿,还拒绝阿里京东投资|隐形巨头
7-Eleven的慢与中国便利店的快
便利店:一座城市的眷恋与认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