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豆瓣上主流励志片《三傻大闹宝莱坞》评分竟可以与经典电影如《教父》系列等比肩 ?

《教父》是1972年派拉蒙公司出品的一部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它原本计划是一部廉价投资下的普通黑帮片,但在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手里,提升了档次,变成了一部隐喻了资本主义的家族史诗。写父子情,写黑帮分子以家庭的名义实施罪恶,触及了美国梦的重建这个好莱坞电影的恒久母题,兼顾反思力量,手法从容不迫,秉承好莱坞古典主义遗风,是当时新好莱坞派与旧好莱坞交替时的完美交叉点。它不仅获得了空前的票房,把派拉蒙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 来,也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等大奖,并彻底改变了好莱坞电影的进程,成为美国流行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許先哲的回答(94票)】:

这是大众评分的限界。

「黑暗骑士」公映时,imdb也发生过这样的事。评分一路飙到教父之上,一度占据了top250第二位。黑暗骑士确实好,但不至于。可是这并不妨碍多数人看完黑暗骑士不假思索的给满分。

后来黑暗骑士热潮褪去,冷静下来的观众们和责任帝们还是把分数调低了,就稳定在当前状况。

但只要是依赖大众的评分,不管算法再好,这种事情还是会一直发生。有一天我在影院看了部佳片,非常振奋,回家整理时随手给满分,结果碰巧大家都跟我做出一样的事,这时候,谁会去管影片实际的艺术地位呢?谁会管他「应得的评价」呢?

欣赏作品是有主观性,但是评价作品完成度确实有客观标杆。

普通观众对电影的观感是各色各样的,对待电影没有那么严肃,对电影的理解也都不一样,进入影院的目的也不一样,你很难要求一个不爱电影的人在看电影时不要分神接电话或交头接耳。对他们来说,戏就是戏。太沉重还接受不了。

这时候讨喜的电影就会普遍得到认可。看着好玩,看完舒畅的娱乐片是最能满足多数人对电影这个媒介的定位和期望的。

所以大众评分本身就缺乏公信力。大众没有义务给电影客观评价。

但是凭萝卜青菜各有所好,由此拒绝作品性的比较,是很乏力的借口。照这个理论,这个世界不需要奥斯卡,也不需要各种电影节,更不需要影评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影评人了。MTV最受欢迎电影这一个奖项就够了。

不要侮辱那些对电影虔诚的人们。

电影媒体从业者们以及影迷们对一部电影的评价,往往都是比较接近的。也就是说一部作品,确实可以评判优劣。

通过大量阅片和对影史知识的构建,形成审美观,来判别完成度和作品地位,给观众指引参考,就是影评人应该做的工作。

作品大约是什么程度,有什么可取之处和不足,在类型片中具有什么地位,有什么突破,它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这些都是很严肃的事情,影评人和电影记者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他们的客观度决定他们的权威性。他们的权威性会影响电影业的发展。要是一个影评人给教父满分,转身再给三个傻瓜满分,那他就不用再干这个行业了。因为他缺乏最基本的公信力。

当然很多电影不讨喜,有强烈的风格,影评人之间好恶偏差强烈,这样的电影有它自己的争议和话提性,另当别论。因为三个傻瓜不是这个类型。票房也根本不是电影完成度的依据,票房高的烂片数不胜数,票房低的不幸佳片更是多如牛毛。没有任何影评人会因为票房高而提高对一部作品的评价。

很多时候,一部质量达到一定程度的作品,评论家和大众的口碑都会产生一些偏差。这个偏差,差不多是观众给90分,评论家给70分。这大约20分的偏差,就是影评人留给经典电影的地位,由此区分佳片跟经典。

当然也有观众60分影评人70分的情况。

举个例子,斯蒂芬金和弗兰克达拉本特这对黄金组合打造的「迷雾」,在韩国公映时骂声一片,好恶非常明显,平均大众评分极其低下,50分不到。他们上一个作品是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照理说,质量是有品牌保障的,而电影也确实很不俗,也不是水土不服,因为韩国影评人一致好评。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迷雾的结尾没有让观众开心,原本期待英雄突破难关一家团聚皆大欢喜的观众,因为出乎意料的结尾而感到强烈的背叛感。原本上电影院期望一场波澜起伏皆大欢喜的观众们,就大呼上当,纷纷恶评。事实上,正因为电影质量较高,让观众完全投入感情,才会因为结尾而让观众情绪崩溃。但是观众不在乎电影质量和深刻与否,只关注自己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反倒更加堵心,所以电影没有得到它应有的评价。

事实上三个傻瓜也是差不多的困境,比如我跟imdb评分口味差不多,大多数片子我在心里打多少分,上imdb一看就是那个分段。我冲着三个傻瓜的高分,提高了心理预期,期待一场灵魂的震撼,因为8分段的电影就应该这样,结果它没有达到我的期待。

如果说结尾是主角做一个快乐的乡村老师,若无其事的取笑书呆子的无谓竞争心,不管你成不成功这个世界依然美好,因为追求不分高下,不要按世俗标准评价梦想,这样立意就会超脱很多。

皮克斯来拍这个故事应该也应该是差不多的处理:没钱无所谓,不管天才还是庸才,有爱就够了,平凡中找到真谛,阶级大和解,Happy Ending.

但这样一来,可能很多观众就不买账了。观众希望自己代入感情的主角得到一切,希望解恨。

所以,它这么做了。

这就是三个傻瓜讨巧的地方,大众高分的秘诀,

也是让吾辈反感的地方。

反观媒体评价总汇吧。

「三个傻瓜」烂番茄的新鲜度是100%,参与人数6人,其中Top critic两个人。新鲜度是影评人对这个片的正面评价比例,而不是评分。影评人不管给70分还是100分,都是计算为正面评价,不会反映到新鲜度的比例上。所以,6个人的评价谈不上公信力,不足10人评价的100%电影多的是。

教父烂番茄新鲜度100%,而且是新鲜度保障认证,也等于是公信认证,要得到这个认证必须有最少40个影评人,其中包含五位Top Critic的参与。

「三个傻瓜」的Metacritic评分是67分,这是很公平的评价。技术上它正好是这个段位的。而且多是以「令人惊喜的歌舞片」来评价,非常中肯,而不是什么「震撼人心的理想主义」。

因为这个片子在北美没有大规模上映,所以影评人评价很少,但媒体的权威性是有保障的。

教父的媒体评价是100分。

不谈口味差异,我跟提问者一样,都希望作品得到公正的评价。不同类型片之间是不可以比,但每个电影都会根据完成度,被评价归类到自己应该属于的分段梯队,这也是评分的意义。

要是一部快餐小说大众评分高过公认的名著,你也会是这样的感觉。

【是果的回答(8票)】:

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电影也是电影产业的一部分,只要投放到市场(非电影院线的市场也叫电影市场)哪怕独立电影也是商业的产物。『独立』和『高端大气上档次』一样,是电影本身的属性,而非商业和市场属性。而『一部电影的诞生』不是导演吆喝两声找到了所有工作人员就可以开拍的,前期准备后期发行,都是需要一步步策划好,哪怕艺术电影,除了导演特别高端之后可以任意挥洒其艺术气质,其他部分也都是商业性行为。

电影内容的情节叙事,自有导演要表达的目的(绝大多数时候是导演目的、市场目的综合而来,甚至导演的重要性被压制)。而电影的发行推广,要有其想要达到的市场目的。

电影和电影间的区别,并不只是在于电影本身。还要在于它们为何而拍,要获得什么样的反应和效果。

简而言之,单纯从个人品位来判断电影好坏的话,尽管有理有据也是主观感觉。更不能通过自己的主观感觉去否定他人的主观感觉。因为每个人的用户需求是不同的,有不同的用户体验也是理所应当。

说回三傻和教父……

一、硬性条件。

《教父》是1972年派拉蒙公司出品的一部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它原本计划是一部廉价投资下的普通黑帮片,但在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手里,提升了档次,变成了一部隐喻了资本主义的家族史诗。写父子情,写黑帮分子以家庭的名义实施罪恶,触及了美国梦的重建这个好莱坞电影的恒久母题,兼顾反思力量,手法从容不迫,秉承好莱坞古典主义遗风,是当时新好莱坞派与旧好莱坞交替时的完美交叉点。它不仅获得了空前的票房,把派拉蒙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 来,也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等大奖,并彻底改变了好莱坞电影的进程,成为美国流行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其实《教父》也是商业片,只不过出品时间早,质量太好了,符合了成为『经典』的特质。人们就怀疑『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商业片』、『经典电影怎么可能是商业片』?所以就觉得它比其他商业电影高出不止一等。大众心理就是这样的,商业化怎么会有好商品,甚至『商业化』已经是一个贬义词了。

反观《三傻》,也是商业片。它赶上了『好』时候,因为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件事情逐渐火起来,人们开始有了追新片的意识,一部新鲜的电影可以成为红极一时的时尚话题。就像在《一代宗师》、《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上映之后,我走在路上都能听见手拉手的好朋友再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知道其实总共有三个故事么?其实派吃了人……』之类的讨论。

《三傻》的上映时间是2009,中国已经进入到电影产业开始有点起色的阶段,在豆瓣上随意搜索下,就发现2009年在国内拍的电影就有《赤壁》(萌萌,站起来~)、《风声》(谁是老鬼!)、《南京,南京》(TAT)、《疯狂的赛车》、《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等等,知乎肯定有很多人,这些片儿都看过——甚至是去影院看的。

所以你说,拿一部四十年前的经典和一部几年前上映的电影相比……它们无论背景、目的、市场环境都不一样啊。

二、心理预期

但凡有比较类就要谈这个,你们都没腻歪么TAT

看《教父》的人会是什么样的?马龙白兰度的粉丝、阿尔帕西诺的粉丝、科波拉的粉丝、黑帮片的粉丝、喜欢经典电影的人、想看男人的教科书、对众多好评产生了蠢蠢欲动的好奇心……?

看《三傻》的呢?赶电影上映的热闹、对当时宣传『反对专制教育』的好奇、想看喜剧片求个乐呵、跟上众人看电影的节奏……?

这二者的重合率能有多少呢?我认为不会太少,愿意看《教父》的影迷应该也会去看看《三傻》,因为当时风头正盛,愿意看《三傻》的是否愿意看《教父》呢,这个就不一定了。

反正我是两个都看了,觉得三傻还可以……为什么一个阿尔帕西诺的粉丝会觉得《三傻》还可以?!她不是应该鄙视这类大路货到死么?

当我们去看电影的时候,心里肯定也有对电影的预期。看恐怖片就知道会很害怕,目的就是找刺激;看喜剧片就不指望多有深度,目的就是求个乐呵;看王家卫李安卡梅隆大卫芬奇这种『品牌』保证就知道肯定不会是大烂片,应该会有一些深度;看郭敬明的《小时代》……您要是真影迷档次高您看它干嘛呢?这我就没啥好说您的了。

在《三傻》里找《教父》的感觉,这就是您的不对了。至于那些看《三傻》觉得尚可的人,无非是满足了他们对这部电影的预期,有笑有泪,有点批判,还算值回票价,给个四星吧。

不同电影的评分其实是双线的,就像文科理科高考,答案的评分标准不一样一本线的分数也不一样一个道理。是否满足目标受众才是一个电影『成功』的标准,但成功不等于好。就像答题能得分必须答到得分点,但分数高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专家,可能只是擅长考试一个道理。

《三傻》应该还算给目标受众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了吧,指着它大骂你根本不是专家!也没有什么意思。在我看来这就是刷存在感刷疯了(……我之前的李菊福呢)……

三、豆瓣环境

老豆瓣人都该发现了,从09年开始豆瓣渐渐变成了不那么『小众』的网站,走向了逐渐成为主流社交网站的道路。一旦主流,自会来许多和原住民风格不太搭调的

不乐意写了………先去看个电影=。=

【吴蒙的回答(35票)】:

电影和影视作品是多样性的,不能简单的机械比较。《教父》我喜欢,《美国往事》我也喜欢,《三个白痴》我也喜欢,《我爱我家》我也喜欢,《灌篮高手》我也喜欢,他们如果评分都一样高,我觉得完全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因为它们在自己的领域里确实非常优秀,甚至是最优秀的作品。

但是不能机械拿评分来比较这些作品。观众们在给这部电影打分的时候,如果还考虑我给其他喜欢电影打分的情况,来决定这个片子评分,这样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评分只代表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认可程度,不包含和其他喜爱电影比较。

《三个白痴》评分高,不止是

【豆瓣】9.1,

【时光网】8.8,

【imdb】8.3,

【烂番茄】新鲜度100%!!观众好评率92%。也是和教父同一等级的高评级,所以这个电影简单说成“肤浅”有些偏颇。(烂番茄是我现在最主要的选片工具,新鲜度是电影行业媒体的评价,也是一种行业内的认可)

—————————————补充,gjj————————————

有人觉得电影奖项设立的目的不就是电影的比较吗?要不为什么要设立奥斯卡和各大电影节呢?记得看过一个,对那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采访,记者问的就是类似的问题(时间太久,记不清是谁,只记得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他的回答可以简单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大概意思是“电影节,电影奖项设立的目的是给予当年优秀电影和电影人的认可,并不是要证明得奖的电影比没得奖的好,提名的电影比没题目的好。更不能让不同类型的电影做比较,这样是不公平的。” 好吧,最后那句,我是加的。

这段话,对我之后欣赏电影,评价电影有挺大的影响。这个世界需要有《教父》《美国往事》《辛德勒的名单》,同样也需要有《大话西游》《三傻》《电锯惊魂》。可以拿《电锯惊魂》和《人皮客栈》比较,但是如果非要拿《教父》和《三傻》对比,来证明《三傻》有肤浅,多傻乐呵。那只能说——“呵呵”了。

好莱坞有句话 “喜剧不挪窝” ,美国以外的喜剧片,很少登陆美国大院线的,赔钱的买卖谁都不想做啊。喜剧片和喜剧片有时候比较都会不公平,更何况拿《教父》和《三傻》来比较了。拿周星驰和卓别林比较,公平吗?让美国观众比较《大话西游》和《宿醉1》公平吗?

何况还有纪录片电影,拿纪录片电影和“正片”比较,更不公平, 所以一些电影奖项也是会尽量把不同类型的电影,设立不同奖项 (例如,金球奖有喜剧,歌舞片类最佳影片奖)尽量给与不同类型电影公正认可,同样的,同年不同电影节,等奖的电影经常也是不同的,而且也不是一部电影每个电影节都参加评选的。

同样的,评分网站功能也是这样,如果你认为评分网站和奥斯卡,欧洲3大电影节,就是影评人和观众,评委机械比较所有电影的平台,那它就是吧。反正我不会这么比。

个人是非常爱电影的人,忍不住的反感《小时代》被追捧,这是对中国认真做电影的人,一个无奈的呵呵。也正因为爱电影,更反感拿不同类型,甚至同类型好片的比较。拿《美国往事》和《教父》让我做比较,非说谁更好?杀了我好吧

——————————————

n年以前,刚看完imdb100的所有电影时,曾经有过评分上的迷惑。但是继续看下去,500部,800部,1000部,看的越多,心态越开放,越快乐,越能真正去享受电影,也不再纠结比较了。不同的电影给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快乐,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美(人生真正认识音乐是如此之美,就是看《海上钢琴师》得来的)

截止2013.7.26,目前看过的电影+英美超过1000部,在豆瓣写过短评的目前有945部。不是要说明自己多懂电影,只是想说明自己是个爱电影的人,更是个认真爱电影的人,所以才更不喜欢比较电影。

逻辑思维有一期,罗胖说“我害怕死亡,因为我死了以后,XX再出给好片,我就看不到了啊。”

求,别说了,想想就难受。

【Chris的回答(46票)】:

世界按你的评分标准运行,那可操蛋了。

【林海的回答(7票)】:

第一,尊重别人的品味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第二,评分的人并不具备专业电影评析知识,有时候喜欢一部片子仅仅是出于主观原因——看了爽。

第三,现在网上肚子里不足两斤肉的都喜欢出来装逼。

简单的例子:

我认识不少金庸迷,莫言得诺奖的时候,他们愤愤不平,因为他们认为金庸完全足以获得诺贝尔奖。

我也知道不少人,甚至如王朔一流,偏颇地认为金庸小说无非是一语不合就刀剑相向。

我还知道有人言必卡尔维诺、黑塞等不够“大众”的作家(没上过教材,没得过诺奖),而蔑视马尔克斯、海明威等大咖。

但,里面有几个人懂文学?(没有黑王朔的意思,王朔是没看金庸小说就骂金庸小说)

你感受下。

【义磊的回答(8票)】:

如果和我聊这部电影的人说“它是一部很好的喜剧,挺有意思“。我会回答:恩,不错,是挺好看的。

如果别人和我说”这部电影很好,很有教育意义,很励志,推荐你看......“。我会说:呵呵。

我觉得国内很多人对其大加赞扬是因为影片题材是对于教育制度的批判和讽刺,符合了深受教育制度摧残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口味,电影以诙谐的喜剧形式来表现,并且结局完美解气,能够达到人们yy的目的,在情感上出了口气。

【王恩搏的回答(5票)】:

这片我看完了之后激动的给我同学,老师发短信,要让他们看.说这片子很好看之类的.....

-----

生活中我是个挺冷静的人,以前没做过这种事,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了.

感觉当时的举动很失态啊,现在想起这个事情都觉得可笑,

【饶义宇的回答(3票)】:

片子的定位不一样 意义也不一样

三宝用平实、幽默的手法去讲一个温暖励志的故事,是可以打动很多人的内心的,l

教父的经典不言而喻,不多表述。

论片子的艺术性与历史地位,三宝都远不如教父,教父三部曲在70 80 90 年代单独拎出来都可以挑落其他对手, 但电影的评论标准不单只是这些。

从喜剧的角度来看,三宝无疑是一部称的上经典的电影,所以评分就能不难怪那么高了

总得来说,两者的评分论调、基础不一样

【冷哲的回答(3票)】:

不同的片子看的是不同的东西。喜欢看教父的观众,关注点未必与喜欢看三傻的观众一致。你觉得这片子肤浅,这就忽略了这片子所阐述的梦想。其实反过头去看,阿甘正传肤浅不肤浅?难道不是一类片子么?

再说天使爱美丽。这片子我觉得“有趣”,但是深度可确实没多少。就以三傻的标准来看,也值得上“肤浅”二字。

何必呢?看电影不只是看深度,还有很多可观之处。

【Star Folding的回答(2票)】:

评分怎么就不能比肩了,人们在豆瓣评分不是单向度地去想它们的影史地位和技术的,难道你不知道豆瓣和IMDb不同吗?再者,别高高在上一副鄙视3 idiots的样子好么。

知乎用户的回答(94票):

我一直觉得所有的电影评分, 都有个冲动评分问题, 导致分数虚高.

有的电影非常有冲击力, 看完之后心情舒爽, 觉得感人极了好看极了! 第一时间登上评分网站冲动的打了个高分. 可是过几天回过神来, 细品之下发现这片其实没什么过人之处. 尤其是再看第二遍第三遍之后, 会发现电影里的各种雷点, 自己甚至为自己当初的激动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这种片的特点是情感感染力很强, 看的时候会让你很入戏, 心情随着电影跌宕起伏, 而忽略掉电影的瑕疵. 例子入<忠犬八公的故事>, <中央车站>, 以及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等.

而真正的神作得是深刻的,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姜文曾说, 电影是酒, 你的葡萄再新鲜, 新鲜到上面还挂着霜也不成, 它得是酒. 新鲜葡萄入口香甜爽口, 但不是值得细品的好酒.

【byd的回答(2票)】:

怒答。

自己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不能代表其他人的评价,楼主看过该电影的次数应该不超过5次。仅仅因为寥寥几眼就去评价一部公认不错的电影再去请别人解释为什么这样肤浅的这做法可以用两个字评价,那就是肤浅。

不说这部电影的情节立意,单从拍摄手法和情节安排上,它已经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了,虽然印度并不富裕,很多地方还不发达,但剧情的安排没有抄袭的痕迹,都是反映的印度本地的风土人情。镜头的安排,拍摄手法都很成熟。至少比国内许多狗血的剧情要更有看点。

这部电影主旨是讲要做喜欢的事,不管遇到什么阻碍。这种想法崇尚自由,鼓励创新,不能仅仅说它是一部励志片,因为它也给父母,老师等等立了个榜样。

其他优点不消多说,豆瓣上有很多。

知乎用户的回答(94票):

人与人的口味天差地别。以你提到的四部电影为例,我也同意三傻是一部巨俗的电影,很难看。但是教父也实在看不出好在哪儿,松子疯疯颠颠毫无意义,爱美丽也是典型的装文艺逼。如果我说出我最喜欢的,你可能也会不屑一顾,大家还是自顾自吧。

【林特的回答(1票)】:

我对喜剧的优劣标准在三傻里完美的诠释。不知道为什么你认为这样的喜剧肤浅,那敢问周星驰的喜剧该称为什么?其次不理解你拿喜剧去和教父这样的电影比较是怎样的逻辑?理解幽默是需要一定的逻辑基础的。

知乎用户的回答(94票):

因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不要轻言他人肤浅。

【屏风阿飞的回答(2票)】:

艾玛,终于可以回复了。

只说一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同为艺术。

删繁就简,也许,最本质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比如,三傻的友谊。

/*为了“反驳题主”,我特意第三次鼓起勇气去看天使爱美丽,太tm难看了。*/

【赵爽的回答(0票)】:

豆瓣上的评价你也信!买嘎den~

【余朗的回答(0票)】:

不知道能不能评论,总之我看了三傻觉得蛮喜欢的,没有人推荐。

【汪志名的回答(0票)】:

一部电影的评分是需要时间来沉积的,教父这样的经典已经被铭刻在电影的历史上,其评分不会有太大变化,毕竟大家都已经不在是刚刚看完这部电影的刺激震撼状态,我刚看完《石破天惊》时,觉得不管剧情,表扬,配乐都达到极致,起码可以评9分以上。但等电影高潮的余韵慢慢平息,在来回味分析,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差不多也只能在7分左右。实际上这个分数基本也符合《石破天惊》实际情况,也和IMDB的评分相同。

三傻也是这样,就电影质量来看不说比长期占据电影排行榜首位的教父,实际上其质量仅仅只能算一部比较不错的印度电影,在我看来三傻比不上阿米尔汗自己的《芭萨提的颜色》和《印度往事》,更比不上沙克鲁汗的《我的名字叫可汗》。但就普通大众在对印度电影并不了解的情况下,突然看到一部不管表演,剧情,结构都还不错的印度电影,一定远超自己的心理预期,在刚刚看完电影的刺激下,评分相对来说就会比较高。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如果上过大学,尤其是顶尖工科学校的top专业。身边都是一个个考试精英,而只有那些真正热爱自己学的东西的人,才学的快乐和深刻。这样的人,财富和地位都是兴趣的副产品。为了钱而学习的,总归还会在追求金钱中败下阵来。电影反映的情况也许不够典型,但这么多年,这部电影,一直激励我,为兴趣而学,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做快乐的工程师。也惊醒我,单纯为金钱而活的人生,将渺小得可怕。

【西瓜太郎的回答(0票)】:

为什么觉得三傻好?因为有共鸣。

明显对三傻最有共鸣的是对于未来和理想最迷茫的学生。身处教育制度荼毒的少年对这部片子会有更深的感触。电影的风格轻松搞笑也比较符合年轻人。

至于人到中年,面对的人生问题不同,能引起共鸣的东西也不一样。看事物或许更深刻。三傻对于他们就是喜剧片一部。电影主旨还是让人觉得老掉牙的青春励志。

对于刚步入大学生活或者毕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那些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人。让他们看三傻/教父/天使爱美丽。我想大部分人会更喜欢三傻。

或许让他们现在回头再给三傻评分,三傻会总体下降1~2星,这部电影的确没那么深刻和耐磨。

【连小多的回答(0票)】:

豆瓣上我给三大傻投了不是一星就是两星,我尽力了。

【周成豪的回答(0票)】:

印度电影能从歌舞剧到三傻的进步已经被世界看到。不仅评分高,而且具有成为经典的种种潜质。照你这么说,《楚门的世界》现在看来枯燥乏味甚至带点傻逼。可是它就是那个时代经典。无可厚非!

【jhack的回答(0票)】:

试问一个卖菜的大婶会觉得 教父好吗?

试问一个没毕业的小女生会觉得教父好吗?

试问一个农民工会觉得教父好吗?

正如上面的朋友已经说过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你不能因为你不喜欢歌舞太多,内容太长就说一个片好不好。

我觉得大家都有一种怀旧心理,经典最好,所以教父最牛。我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真正能震撼你心灵的东西,对你现实有助的东西,使你能重新思考人生的东西才是最好

当时新拍西游记时,很多人说张纪中,你超越不了经典。

张怎么说的呢?张说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一座高山,你无法超越它,更无法毁灭它,但你可以在这个高山旁边再造一座高山。(略有修饰)

三傻并不完美,但它完美地所表达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相信很多大学生看了,乃至连农民工看了都会有触动的一种精神。这对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教父揭露了人性,可他没有实际的意义。。难道我们要学习教父吗。要明白世界很黑暗吗。要明白人性太自私吗?

个人感觉,什么世界十大最佳影片,评分就是一托屎,我觉得除了 申肖克的救赎 外,其他的都不是什么顶级作品。一群装B的人去附合着,去讨论着,去推宠着。

凡是揭露人性的作品,都不是最佳作品,人性没必要揭露,不是自私就是无私吗?人性能那么简单吗,你能真正的了解人性吗。你了解了人性,你会很高兴吗?你会觉得自豪吗?

我们不再需要的什么人性的争辩了。。社会已经在进步了。。我们需的是 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追求我们理想。是做自己真正的主人。是去争取最大的自由!

【一唯的回答(0票)】:

所有电影不论专家评分、媒体评分还是大众评分也好,都只是一个对于还未观影的潜在者一个暗示、引导,或者说是他们的主观意见。如何甄别就在于你自己了。

每一部影片,十个人有十种看法,甚至他们所站的立场、角度也不甚相同。这是由于个体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精神状态、内在需求等非常多的因素存在差异。但,我们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都是存在共性的,比如美丑、善恶、真假等,同样,任何艺术作品都会有一些优秀之处的共通点,电影亦如此。

《三傻大闹宝莱坞》故事简洁流畅、有张有弛、桥段安排合理,是一部有惊喜的歌舞片,并且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作为电影它能带你进去,让你有所思考,不够吗?

你觉得它不能比肩《教父》这样的经典电影。但是你自己是否认可所有在imdb或者国内的豆瓣上定义的那些经典电影?排前500位,250位,甚至前50位的,你觉得是否都觉得合理?有些人觉得《教父》应该排第一,分最高,有些人觉得《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拍第一,分最高,在90后的群体里甚至有人会觉得不是电影的电影《小时代》应该是宇宙无敌第一的牛逼大片,打10分都觉得太少了。你能理解吗?我相信大部分观影者都无法理解这样的思维方式,也看不不懂脑残的世界。不单豆瓣的排名和评分不可能人人觉得合理,imdb也做不到。只是评论的人越多,客观性也就更强,并不一定会被某些言论一直带着跑。

电影对于从业者而言是门复杂的艺术,技术越精越难琢磨透;电影对于影迷来说是最简单的艺术,能全身心 投入进去亦最好。

【餮饕的回答(0票)】:

这跟听摇滚乐的人听流行乐时如同吃屎般的感受有何区别?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电影本身给观影者带来的意义就不应当网站上评分打勾,那只能代表了大众的喜好,题主既然自认为是有点品位的,那么就算是一部打分极低的片子,只要你看的爽了,那对你不就是一部好片吗?总不能到时候你还屁颠屁颠跑来问,「为什么我觉得xxx这么好看,评分却这么低」的傻逼问题?还有,你哪里统计出来的说“可是喜欢三傻的,大多在说,因为不喜欢的是傻逼...”这个大多数请拿出数据来好嘛!

知乎用户的回答(94票):

该片是2011年我推荐给身边朋友的电影(没有之一,因为我每年只推荐一部)

所以你可以想象下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认可程度。

而被我推荐的朋友看了之后,没有一个人说不好看的。至于如何好看,对于影评网上一大堆,我就不复制了。

但必须送给楼主一句话。很多东西都是主观性的。你不喜欢的东西别人喜欢,这再正常不过了。而我觉得楼主应该去思考,怎么那么多人喜欢这电影,我不喜欢?去看看影评吧,大家到底为什么说它好。

========================================================

突然想到的一点原因我觉得非常重要现在补上:

教父之类的电影当然经典,但是受众面相对来说比较小。比如相对来说女观众就不太喜欢看这类打打杀杀的电影,或者老人们。

但是对于《三傻》这类喜剧片,受众面太大了,应该说没几个人不喜欢看喜剧片吧?所谓这也是为什么教父都几十年了,豆瓣上才不到10W人投票,但是三傻08年拍的,11年我才在迅雷上看到,现在就36W的投票了。所以说,电影题材很重要,它决定了他的观众人群,也自然就会影响口碑和人气了。

p.s. 饶义宇的答案跟我补充答案的意思差不多。当然,我是补充之后才发现跟他表达的差不多。

知乎用户的回答(94票):

卡任娜卡普的美你不懂。→_→

【asdnet的回答(0票)】:

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就是有点太长了

【小野秋子的回答(0票)】:

我覺得你更膚淺。

【一番的回答(0票)】:

我除了推荐过《泰塔尼克号》,就是这部电影了,反正我看了很多遍。

并且这部影片见证了my first love

【fhdone的回答(0票)】:

简单的说:看得爽

片子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的,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带入感。

然后我认识了一个同学,他可以是牛顿、爱因斯坦、或者达芬奇,他还成了我的哥们。我们一起做了些似乎很NB的事情:整高年级同学、和老师据理力争、一起追女生、帮助我实现梦想(为此还改变了我父母的想法)、最后还为产妇接生。

很多年以后,在班公错和心爱的姑娘过着自然生活,平日里没事卖卖专利。

==========================================

影片有些童话的味道,但是有没有脱离现实,多好的片子啊。要知道整天看discovery也很无聊的。

【郭晓颖的回答(0票)】:

我就是来看看,哎嘛,那个口水啊~

【袁圣弘的回答(0票)】:

天使爱美丽看的都要睡着了。看的过程都不能吸引你,别提带给你思考了。求题主别秀智商优越感,文艺范。你知道知乎和别的地方不同。

【金圣的回答(0票)】:

这里好多装B的。一群......

【Don Draper的回答(0票)】:

纯真和励志都是美好的,它恰好两者结合。人们喜欢美好的东西。你肢解它,分开来比较,便无法理解。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电影评分的标准是「好看」

而不是深不深刻、主不主流。

对不起,千千万万真诚地凭自己的观影感受的人打下的分数,污染了你们这些文艺青年心中的豆瓣圣坛。

你说别人说不出这部电影哪儿好,可是上述很多答案中、豆瓣影评中相信都有很多答案。

可是你又说出它哪里难看了吗?只因为他是一部在你眼中「滥俗的励志片」。

不是大家忘了在争论什么,是你不愿意直面你心里的那点小矫情,

而大家大都戳中了你的痛处。

【李筱林的回答(0票)】:

被题目中的“竟”字吸引进来的,从中我看到了一颗不容他人对自己内心执见有丝毫违背的少女玻璃心~

题主中二期还没过吧?作文中不停引用名人名言,列举自己看过的书,逮到个人就冲上去辩论,每帖必复——这些都是中学生的日常

说到问题,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喜好的权利,但也有尊重别人喜好的义务。

觉得这种片子分数太高伤到心了,可以在同好者圈中吐槽,可以客观公正地询问:三傻好在哪里,与教父有什么差距,评分如此之高有何缘由。

当题主跑到这种寻求客观知识的社区吐个人情绪强烈的槽时,只能。。。呵呵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你凭什么说他肤浅?就因为它故事简单幽默吸引人又不用让人思考吗?不是我先看你这种片子就算给你充足的资金让你拍一百年你也未必拍的出来。

【李斌龙的回答(0票)】:

你肤浅着你的深刻,他深刻着他的肤浅。谁比谁深刻,谁比谁肤浅?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窗前,听着能让自己回想起往事的曲子,那首曲子就是那样好听,不管它有没有歌词,不管它歌词写什么,是古文还是火星文,用二胡拉的,还是用钢琴弹的,听的那一刻,不回去想肤浅或者是深刻,只是它能让你想与它一起演奏,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的回答(94票):

既不搞笑也不励志,说他肤浅毫不夸张

【李楠的回答(0票)】:

不能只看评分,还要看评价人数和评分分布。

【匿名用户的回答(7票)】:

因为豆瓣变庸俗了。放在以前的豆瓣,绝无可能。豆瓣为了赚钱,把一大群庸俗的用户吸引进来,这些喜欢成功学、心灵鸡汤、知音体、小清新、地摊哲学、伪心理学,热衷于消费文化快餐的庸俗用户现在主导了豆瓣,当然就会把三傻、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类从头至尾充斥着主流励志cliché的庸俗片子顶上去。

现在到处流行着反智反崇高的论调,看到别人拒绝庸俗就说别人「装逼」「秀优越感」。拒绝庸俗难道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吗?读书不就是为了超越自己成为更理性、更有判断力的人吗?读了那么多年书还被假扮成温馨、励志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欺骗,大学都白念了。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有儿女》被恶评一分,什么仇怨?
看 10 分钟就舍不得去上厕所的高分电影
周星驰主演的哪部电影在国外评分最高?
doubanIMDb – 在豆瓣电影页面显示 IMDb 及烂番茄评分
除了关闭评论区的IMDb,国外网友还用这些电影网站 | 开眼
除了豆瓣评分,“烂番茄”新鲜度可能更适合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