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豆瓣时光允许电影没上映就写影评和打分?

【半帘香雾的回答(43票)】:

时光不太了解,豆瓣四年用户,试答:

豆瓣的确存在“未上映”时就开放评论的做法,但此处的“未上映”是指电影并未正式登陆院线,并未大规模上映,而并不代表所有参与提前评论的用户都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仅凭主观臆断。

固然,正式开画之前提前开放此项会造成许多人盲目恶意刷分的现象,但是不能排除以下情况,也就是我并不反感提前开放评论的主要原因:

1、存在参与提前点映等片方举办的放映活动或在电影节观看过的用户;

2、存在对影片有一定了解可做出大致评价或有效信息传达的用户

毫无疑问,在上映前的期盼等待过程中,这些新鲜的信息或评价既具有可靠性(判断评价人看没看过应该还是比较简单的),又比之媒体具有一定(可能只是一定)独立性,而相对于其它分散在社交网站的提前评论,这样的一种集中也明显更有方便获取信息的优势。对我而言,无尽的刷分盲评并不能淹没这些的价值。

(有用的短评也会被用户支持而让人最先看到,不会被埋没在没有意义的刷分里;一篇有用的长文当然会更显眼)

对于第2种情况,需要说明,这种“一定了解”并不是了解大众皆知的相关新闻,举个印象深刻的栗子:Begin Again在还叫Can a Song Save Your Life的时候,一篇评价其剧本的文章已经出现在评论区(作者已读过剧本),对于当时官方仅出几张剧照的情况来讲,虽然没上映也没看过,但作者提供的剧本相关信息与评论实在有效。

再找点软弱的借口…其实就算电影上映,也还会有人不观看影片就打分或者撰写评论…无非是给了他们一个可以早点表达出自己感受的机会。而且会有人在看过后修改自己之前的评价。最重要的是,没看过的一般不会冒充自己看过以诓骗其他用户。如果嫌吐槽烦,上映后吐槽不是更多吗?而且有的段子的确不观影也能说; 如果嫌弃刷分,上映后水军不是更疯狂吗?

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后,一些原本在上映前被刷得不像样的分数会随着大批量正常观众的增加而渐渐恢复到其应在的水平,个人感觉水军和提前乱刷似乎都没有主导影片的最终分数。

其实干扰性的无脑无用评论或者是假大空的伪高格调评论在上映前后都必定存在,题主及许多人的不满归根到底还是对这个“全民影评”时代某些弊端的不满,对一些人用无脑黑来尝试摆脱媚俗的不满,对一些人锦玉其外空空其中的不满,对一些人自诩品味统摄寰宇的浮夸的不满。

而这些人,无论是上映前还是上映后,甚至无论有没有电影,都会发出其扰人的声音。

只能说到这打住了,从来难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建议。对于弊端的处理,我比较粗心,只是发现豆瓣有时也会折叠一些明显是软文的“影评”,(已查,折叠是因为账号操作异常,关系似乎并不很大)而且即使上映前评论开放,已有的评论也不会公开显示,要用户主动去展开。 (这是真的,请看下图)

见图

有机会再改,手机党已瘫,如有不妥请指正。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有些電影在海外上映的時間會比大陸早。

【junlee的回答(2票)】:

敢死队3还没上映,但网上已经有HD版了

【keqingshi的回答(0票)】:

貌似时光现在不会显示未上映评分,而且后台可以像IMDB一样,通过算法或者时间标准去除无效评分。

【国仪科学的回答(0票)】:

有些人已经看过了,

【黎耀辉的回答(0票)】:

第一,总有些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先看到了电影,而这些人分几种,首先受邀请看了需要这些人的大众影响力给电影造势,而这些人都不是傻子,微博上写的仅是好话,没有人会蠢到在人家电影上映前先引导大众说,快看啊,这是一部烂片!!所以就需要豆瓣这种地方供人真的说说对电影的想法,毕竟豆瓣上的受众普遍观赏能力高于群众。

还有一种人是自己去看了提前上映的,而豆瓣正是需要这些人的长篇影评来增加点击率,因为写长篇点评的人总给人一种逼格很高的感觉。

第二就是水军,他们从来没看过电影,却能给出评级,有XXX一定是烂片!有XXX给个一星。这种先发制人的思考模式只害得了电影害不了豆瓣,而对于豆瓣这种盈利模式一直都很诡异的网站,点击率实在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

【曾文俊的回答(0票)】:

网站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服务用户,吸引更多的用户。电影的讨论与评分,对于大众影迷来讲,也不过是工作学习的消遣,而非考试改作文。所以就算电影没有上映,豆瓣时光这种网站给大家一个平台表达自己喜不喜欢电影,想不想去看,围绕电影展开讨论,是可以的。过分追求评分的公平有点本末倒置。

另外说一个和我自身经历有关的:我在美国,divergent都已经下映了,已经没人在讨论他了,国内电影网站还在:曝光《分歧者》激情画面,xx曝光,xx流出.................. (貌似分歧者国内现在都没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外国电影在内陆上映的时间都很晚,就算内陆没有上映,也不代表所有中国人都没看过。

【徐科特的回答(0票)】:

这里我想说两点:1.时光和豆瓣现在都不允许上映前评分,但能评论。2.上映前能不能评分影响不太大,因为即使是上映之后才允许评分,依旧有一大部分人在上映之后观影之前去网站刷分,所以刷子或者水军在这个层面上依旧杜绝不了,看口碑只能日久见人心了

【乔不知的回答(0票)】:

这就和zol 一些尚未上市的手机也有评论是一样的么~

别忘了豆瓣潜伏着诸多留学狗~

同一部电影国内外上映时间相差蛮大的

比如,我曾提前在 美国骗局 国内上映前一个月,轻松愉快的看了网络版。

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导致《美国骗局》在国内上映后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邦乔伟的回答(0票)】:

这个是楼主的心态问题。你要尊重社会的多样性

【黄浩文的回答(1票)】:

为了黑小时代

【应澜的回答(0票)】:

给美食或者屎打分一般是不需要先尝一下的。。。臭豆腐除外

【徐寒的回答(0票)】:

有些电影看完预告片也就不用看了。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鹰眼头条】豆瓣评分沦陷?看看国外影评网站怎么做
写影评也能成立一个协会?国产电影和国产影评哪个更糟糕?
《流浪地球》撞向豆瓣,影评机制的锅?
辣评|高晓攀炮轰豆瓣评分3.7,搞垮中国电影的是分数还是烂片?
“压死”豆瓣的最后一部《流浪地球》
电影评分真的会影响大众吗?| 政见CNPolitic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