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年来,我国在规范心理咨询、治疗行业上出台过哪些相关法律政策?起到的效果如何?

【孙超的回答(6票)】:

说一下印象比较深的几点:

2012年出台《精神卫生法》无疑是一个重要节点,尽管法规内容常为人诟病,好歹难产二十多年后生下来了,自此有法可依。

给我的感觉是《精神卫生法》对没有受过专业系统培训的咨询师有所规范。很多半路出家的咨询师对法规中规定的诊断权限不满,但法律摆在这里不得不有所收敛,加上几个咨询师被告败诉的新闻,总归有所震慑。虽然骗子很难被约束,但对数量广大而培训不够的中间群体有约束。

(我自己先学心理咨询后当精神科医生,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科诊断不是书本上简单的几页讲解,经验不够的咨询师很容易往重里诊断,把心情欠佳说成抑郁,或是诊断偏轻,真正的抑郁症当作普通的心情差;术业有专攻,心理和精神差别很大,互补而非互相取代对来访者更有帮助;所以在目前心理咨询行业不规范的情况下,我赞同先把诊断权收回,等到行业发展之后再修订亦可)

再就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推进,可能算不上法律政策。

目前湖北各高校都在申请建设心理健康达标和示范中心。在教育部网站上找到的最早相关文件是《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培育建设推进研讨会会议纪要》(2013年12月5日),“一是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教育部思政司将安排一定经费支持示范中心试点建设,示范中心所在高校要在生均基本费用的基础上,按照1:1以上予以专项增量配套经费支持,各省(区、市)教育部门要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学校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职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例比不低于1:3000”。而《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示范中心建设自评表》中更是直接规定了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必须是专业人员,师生配比,专职咨询师每年培训次数和经费等等。可以看出针对心理健康中心的规定非常详细而且专业。

近年毕业的心理专业学生中有很大一批就进入了新成立的各个高校心理中心。各中心不一定达到专业水准,但确立了框架,而心理中心的建立又反过来促进了相关的培训和督导体系。

还想到一点就是《精神卫生法》对医院的约束,在法规出来之前精神病院经常自己派车去病人家里接人,立法之后非自愿住院的流程就改成,家属报警,由警车送病人至精神病院。(可能增加了基层警察的工作量,从接警到等待诊断、完成住院手续常要耗费半天时间;而”被精神病“可能大大减少)

@刘柯

【常天的回答(3票)】:

锁头只能防君子,永远挡不住小人。

【Facade的回答(3票)】:

心理学大一狗,自己知道的就只有《精神卫生法》。然而其中对心理咨询师的误解令人不能接受。我想每个正在做咨询或者想要做咨询的的人都感同身受。

【冰书的回答(2票)】:

针对当前制约精神卫生事业和心理咨询行业的突出问题,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2012年10月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6年6月国务院又出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解读《规划》时,指出心理行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还将持续增长,应当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法律法规充分显示了政府对精神和心理卫生领域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显示出政府将大力规范和整顿心理咨询行业的决心。

专家认为,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岗位能力审核也越来越严格和规范。

据悉,国内心理咨询机构的从业人员,只有极少数人员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技能。大多数人只是通过短期培训,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理论,从而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的资格,而在实际应用与操作中,他们却不具备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的专业能力。对于不具备心理治疗的人员,《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禁止不具备有相应资格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他们只能从事心理教育或训练相关服务。

《精神卫生法》第六十六条指出:应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工作人员进行在岗培训,更新精神卫生知识。《规划》明确指出,咨询师需要专业岗位能力培训。这意味着,即使取得心理咨询和治疗资格的从业人员,也要定期进行相应的心理技能训练。

此外,《规划》还强调,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加强督导与评估。如何监管和督导?《精神卫生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心理治疗的技术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面对国内心理培训人员良莠不齐、非主流心理技术泛滥等问题,人社部和国家培训网经过多方研究论证和业内顶尖专家会谈,最终确定了国内7个心理训练和咨询重要的技术:曼陀罗绘画训练技能培训、沙盘游戏训练技能培训、正念减压训练技能培训、家庭关系处理训练技能培训、团体训练技能培训、危机干预训练技能培训、心理督导训练技能培训。

从国家层面,心理训练和咨询技能的出台,既规范了心理训练的技术,又满足了心理咨询师和训练师急需提高自身技能的需要,这将有效地规范和引领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证培训的权威、正规性,人社部和国家培训网聘请心理咨询界内公认的权威专家担任培训师和督导师。这些培训师都是国内的顶级权威,比如心理督导训练技能培训主要由首都医科大学杨蕴萍教授等团队来担任;沙盘游戏训练技能培训有华南师范大学申荷永教授等团队担任;曼陀罗绘画培训由广州医科大学陈灿锐博士等团队来担任,等等。

专家介绍,根据《精神卫生法》和《规划》的精神,人事部和国家培训网所制定的措施,必将会引起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心理培训等众多方面的改革。

【凌三的回答(2票)】:

最新修订的《精神卫生法》。在成文前搁置了很久。原因就是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关于异常心理治疗权限的扯皮。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不一定要有医师资格证,所以只能鉴别诊断,当发现来访者有严重精神问题(精分、人格障碍等)时只能转诊到医疗机构的精神科或者精神卫生机构。然而这些病人很少见而且心理咨询师都很感兴趣。。。虽然《精神卫生法》界定了权限,但是仍有咨询师按照一般心理问题归档,接收并治疗某些来访者,只要不出现严重社会影响一般也没人追究。

【一一鱼的回答(1票)】:

谢邀。抱歉我不是很清楚。

【HeliosSui的回答(1票)】:

谢邀,大家都说了精神卫生法就再重复一下好了。

至于效果,我国的立法从来没有问题,都是执法的问题。

【君漪的回答(1票)】:

心理咨询,及早脱坑吧,站在我们专业的角度回答,当个副职业倒行

【君漪的回答(1票)】:

在中国做心理咨询师恐怕钱途不是光明。不如像那个复旦研究生一样专门根据人脸表情来判断顾客的购买倾向。这样大的商家是愿意采用这种成果的。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17.5% 专业医师仅3万 供求矛盾加剧|心理咨询|心理|陆林
2017年心洋心理咨询师招生简章
中国的心理治疗体系
“曙光将近”:心理治疗只能在医疗机构内进行?
心理咨询师的告罪书
「归爱计划」每人免费6次心理咨询预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