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是不是真的怕死吗?

家家都有个老人,七八十岁的老人,怎么还能听得进去你讲的那些大道理呢?所以说不是老人怕死,是老人待在家里无所事事,闲出来的毛病。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全被小辈包揽了,难道不是天天就剩下“死”这个事儿了吗?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身体器官逐渐衰竭,首先牙齿该掉的也掉了,该松的也松了,吃饭只能吃软的;睡眠质量也一天不如一天。像这样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就这么静静的在等死。所以作为子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找事儿”。把老年人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让他们闲不下来,自然也就不会胡乱瞎想了。比如说:

1、老年大学。活到老学到老,这个不是为了让老人真的去学到点什么,重要的是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老年大学里有歌唱团、有书法会、还有太极拳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消遣了他们的时间,而且可以让他们“心有所属”。

2、子女给老人布置任务。家里买几盆花,买一只鸟,告诉老人说:把养花喂鸟这项艰巨的任务可是交给您了,一定要好好养。这样老人会觉得在这个家里,自己还是有价值的,还是可以为家里做贡献的,那他们也一定会认真照顾花鸟,整天还乐呵呵的,也有个操心的事儿了。

3、遛弯儿、广场舞。每天早晨或者晚上,提醒父母或者陪同他们出去遛弯儿,或者跳跳广场舞,让他们释放一下自己的身心。俗话说隔代亲,老人可以对着小孙子扮鬼脸,和小朋友哈哈大笑,他没法对着已经中年的子女扮鬼脸,所以老年人的情绪在遛弯儿和广场舞中释放出来,也不会天天想着“死”了。


我在医院上班,经常和生命垂危的老人打交道,见过许多这样的例子。

一个朱姓小学校长,食道癌晚期,肝肺转移,不能下咽,不进食已经月余。农村有个习俗,人死之前穿上新衣服死后灵魂也是新衣服,朱校长儿子给他穿衣服,他不穿,骂儿子不孝,希望到北京去治疗,自己还有治。儿子无奈,他的一个多年老友来看他,看见这种情况,怒斥他胡闹,“毛主席恁牛逼不是也死了,你今年65,还想活一百岁,我们谁将来不死,无非多活几年,你怕死,儿子还过不过,能治疗不早给你治了,听话,把衣服穿上。”。朱校长不闹了,乖乖把衣服穿上,当天晚上去世。

有一个人炸鱼,炮不响,他走到跟前看原因,炮突然响了,他当场被炸倒,抬到医院,肚皮被炸裂,肠子都翻在外面,人还清醒,他非常害怕,对我们抢救的医生说:“医生,求求你们,赶快救救我,我不想死,求求你们了。”结果这个病人在手术室缝合过程死了。

我大妈信基督,经常祷告,希望死的时候不受罪,我们听了都感觉很好笑。她活了88,死前一年,人家把屋架上的干柴都搬下来,说死了事下用,把黄豆放到眼前的袋子里,把新衣服包好,旧衣服扔的扔了,送人的送人,后来肺心病发作,昏迷七天,醒来之后,让儿媳把老衣穿上,打电话让娘家侄儿过来,想看看,侄儿子还没有到,她就死了,死的时候嘴角带着微笑。

怕死是人的天性,这个无解,怕或者不怕,人都要死,没有信仰的人更怕死一切,他舍不得自己的物质。有信仰的,比如信耶稣基督的强一点,他们有盼望,死了灵魂在天堂,对死就不那么恐惧。

人其实一辈子都在逃避“我有一天会死”这个事实。老年人无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个问题,再也无处逃避,恐惧便难以遏制。这是成长阶段必须解决的任务。

首先,帮助老人认识死亡,接纳死亡。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过程,因衰老而死亡是一种“善终”,是最自然的方式,也是人生完整的最后一环。不存在死后的世界,不存在死后的痛苦、孤独,过好这辈子,走好最后一段路程,这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要多陪陪老人,孤独可能比死亡更加可怕。这一点可能很难做到,毕竟上班族也好,老板族也好,个人时间并不多,因此,鼓励老人走出去,多和同辈人交流是很好的做法。当然,子女的陪伴不可缺少,每天通话,每周三到四次会面,一次长时间的陪伴,是应该争取的。

我也是老年人,对于死亡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蝼蚁尚且偷生,为人何不惜命?面对死亡,不论老少都会有恐惧和不舍。然而,当一个人把生死真正看开,面对死亡,心态就会变得平静坦然。其实,人一出生就意味着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目的地就是死亡,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只要回首往事无怨无悔,就没白来世上走一回。我想,只要死亡前不让我遭太多的罪,我会坦然面对,视死如归。

其实人人都怕死,不只有老人才怕死,但是生老病死乃自然归律,无法抗拒。

我爸爸35岁患上血吸虫病,一开时国家来了一批医疗队下乡给病人治疗,我爸也在治疗中的一名,医生告戒所有的病人说:治疗中很辛苦,因为药物反应很伤害身体,回家后要好好休息调养,我爸说没关系,自己这么年轻死不了。

几年后病重复发成了晚期,要住院手术他后悔莫极,在上手术台上时他还告诉医生:”医生救救我吧,我有六个孩子两位老人,小儿子才三岁,一家十口人都靠我养活,我不能死。

因为晚期血吸虫脾肿大,和女人十月怀胎一样大的肚子,非常痛苦。就这样我爸带着怕死的心情上了手术台。那时的医疗水平非常差,经过医生的十几个小时手术下了手台,到了病房就口吐鲜血,就这样子他还坚持了九天。那种痛苦是无法想像,这是我永远不能忘掉的痛。

我爸41岁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离开他不舍的儿女和老人。

爸爸去世后,爷爷悲痛万分,三个月不到爷爷得了脑益血,去医院的时候讲话都听不清楚了,嘴里还在念道,不能死,死了这个家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老天不长眼,爷爷就这样去了没回来。又带着悲痛离开了我们。享年60岁。

人人都怕死,我发病那年39岁,我丫头只有12岁,我在医院天天就想这个问题、不想死......可我是心脏病趆怕死病情更重,每次只要到想到人死了就没有了,我肯定病情加重住院,这就是怕死的心理在作怪,但是人死是无人能阻挡的,心态平衡就是解决心里障碍和恐惧壮态。


当然了,人越老越怕死。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平时大家一定总会听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嘴里总叨咕:活这么大岁数有啥用,死了好,一了百了。

其实,剖开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他们是比年轻人更怕死的。年轻人岁数小,经历的也少,而且潜意识里感觉死亡离他们还很遥远;而老人不同,回首这一生,尝尽酸甜苦辣,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舍,孩子,家庭,朋友。。。。。。人一老,容易孤独,就很容易瞎想。况且他们深知自己年事已高,活一天就是赚一天,所以说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比常人更大是很对的。


既然老人们总有这种想法,做儿女的我们为了尽一片孝心,就要付诸实际行动。

(1)最重要的就是陪陪老人

在我小的时候,我家的邻居家里就有一个老人,由于自己的老伴不幸缠上恶疾去世了,孩子们上班忙,只扔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在家。我是在农村生活,家家都有院子的。我有时就看见老人望着种的植物发呆,平时听听收音机就是他平生最大的爱好了。有时我有空就问老人:怎么您总是愁眉苦脸的呢?老人长叹一声:孩子,你还小,等你到了这个年纪,遇到这种环境,想想以前的自己,再想想未来某一天自己。。。没人陪伴,我的心仿佛死了一样,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活着和死了区别不大。

可怜的老人,现在早已杳无音信,也不知他是否健在。有时候想想老人的话,其实真的很对,有人可能喜欢独处,却没人会愿意孤独。人老了,朋友亲戚很难相见,如果自己的儿女再抛弃老人那还让老人怎么活啊!但是现实中很多儿女并不懂这么多!


(2)和老人解释清楚死亡的含义(开导老人)

死亡并不可怕,关键有的人就怕,人活着却仿佛死了,整天浑浑噩噩的,没有一丝生机。人活着要快乐,生命短暂,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开心心的活着呢,放眼周围很多人得了抑郁症就是自己和家人没有重视导致的。我是个有信仰的人,世界上有很多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但是从我信教人的眼中简单了很多:人死后其实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可以认为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去,人死后灵魂离开躯壳进入新世界,通过六道轮回转世投胎。(这里提一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转世就是证明你前世所做所行的衡量标准。)如果你这么说的话,老人听了是不是心里会温暖很多,想必就不会害怕死亡,而是自己打心里认可了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心魔捣鬼。


老实说,咱们每个人有机会做一次人应该感到幸运,人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拥有快乐,好心情,死亡必定离我们越走越远。


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怕死。身边有些吃斋念佛的老人,或看开世事清心寡欲的老人,很淡然,不会怕死的,他们早早安排好事情。甚至在临死之前能预知离世的日子。只要顺其自然,尽心尽力了,就坦然面对。也许放下了生死,会更长寿一些。

反而那些贪心很重的老人非常怕死,还想多活几年,多享受几年。一些老年人很纠结,人活着钱没了,受罪,人死了,钱没花完,遗憾。有些老人放心不下儿孙,操心个没完没了。死不冥目。

我认为,人生要早早看开两样事,一是爱情,二是生死。如果早看开了,会坦然,不会痛苦一生。如果早看开生死,生命非常美丽也异常脆弱。其实我们每天都有生离死别的风险。冒险是生存的本能。所么要勇敢,有一种豁出去的心态。否则我们连路都不敢走。

另外,有生就有死,天道循环,周而复生,宇宙因果。想开了就不怕死。死亡是另一个重生的开始。

对于老人,除了儿女安慰和关怀,还要开悟心灵,认识到死就是生,就是回家,就会释然焦虑,坦然面对。

多多陪伴!!!

一、我的故事

我爷爷不怕死,但是害怕死后被火化。所以也不敢说死,也不让我们说。


我们那火葬推行了有将近十年的时间,爷爷的小伙伴早就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基本都是火葬了。每次去参加完奠礼,回来都唉声叹气的,感慨说,这人死了啊,就是一把灰了。连个尸首都不全。说着说着竟然还留下眼泪了,那个样子就像是受了委屈又不敢跟家里人说的小孩一样。



其实看着心里也很难受,我之前有个亲戚在我们那殡仪馆上班,爷爷一直找他,希望能办一个火化证(这个应该是不行的,我感觉应该是违法的行为),希望能够死的时候避免火化。不知道那个亲戚收了爷爷多少钱,答应给爷爷办一个。但是没过多久那个亲戚生病了,一病不起,殡仪馆的工作也没法做了。爷爷又难过了好久。做子孙的觉得很无奈啊!

这几年听力也不好,爷爷一只眼睛还白内障了,他好像就更害怕了。我每次回家都想跟他说说,火葬其实会更体面,多跟他说说。希望他能慢慢接受。

二、建议

老人越老越像个孩子,如何让他减轻恐惧呢?就是尽量给他希望,给他造梦。在还健在的时候多陪伴,保留住幸福美好的时光,不要去想死后会怎样。这是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望老人能健康长寿!

我奶奶93了,现在脑子不清楚了,耳朵也听不见,但是身体很好,能吃能睡。主要是性格和以前比完全是天上地下。天天说有人害她,有鬼缠她,咳嗽两声就得吵着去医院检查,超级怕死还天天说自己不能活长了。我爸已经守着她十好几年了,什么也不让干就得在她眼前,我爸都快疯了。

准确来说,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死更是恐惧。人一旦对死产生了恐惧,就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呈现出一付生无可恋的状态。身为家人的我们,如何才能开解老人这种心理呢?

1.尽量少参加追悼会

  当老人的亲友去世时,如果老人状态不好,最好避免老人参加,否则会引发老人的心理问题。当然,如果老人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死亡,那还是可以去送别的。

2.跟老人聊死亡话题

  面对死亡第一件事就是要认识到死亡时一种自然规律,是不可逆的。不管你在这个社会上混得怎样,社会地位多高,积累的财富多大,只要时间到了,都会盟受死神的召唤。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可以逃过死神的镰刀,因此认识到死亡规律可以帮助老年人释放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3.多抽时间陪陪老人

  作为家属尤其是子女,应该多抽出时间来看看他们,减少他们的孤寂感,进而减轻老年人恐惧死亡的心理。许多老年人由于孤独寂寞,反而容易更加畏惧死亡,孤独寂寞会加重老年人对死亡的畏惧感,因此子女要尽量陪伴老人,让他们远离孤独寂寞。

4.告诉老人快乐更有意义

一些老年人会因为听到认识的人死亡的消息,而更加害怕死亡,导致了心理压力的产生进而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其实,老年人不应该因为听到这些关于死亡的消息就自己吓自己,要知道阎王要你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既然死亡是无法违抗的自然定律,那么何不活得快乐一些,让自己不要留下遗憾呢?

5.给老人存在感

  让他明白“我们需要你”,比说一万句“你不要离开”都有用。当他开始倾诉,说教、唠叨,家里成员要尽量配合,让他相信自己的观点是被重视和倾听,自己是受欢迎的,从而体会到更多的支持和亲密感,让老人在与家人的紧密关系中获得存在的确认。在获得证明自身存在价值中,老人会慢慢从老友离世的悲伤中解脱出来,并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自己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独处也能养生(转)-呵气如兰的博客 -文章
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 帮助老年人缓解畏惧心理
一句“等我有空”,让多少关系变成遗憾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老年人应该如何排解孤独的情绪?
人老最怕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