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们再不主动发掘帝王陵?

对一个考古工作者而言,能够参与发掘一个帝王陵可以说是一生的荣耀,但是自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考古界就有了一个共识:未来我们再也不能主动发掘帝王陵。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共识呢?说起这件事就必须从万历皇帝说起。

万历皇帝虽然驾崩的时候只有56岁,但是他却是大明一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在位时间为48年,万历前中期由于有张居正等大臣的大力辅佐,所以迎来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但是在后期却因为堕落腐化使得明朝开始走向下坡路,其在死后与他的皇后一同被葬入了定陵。

本来人死之后就不应该不被后人打扰,但是连同定陵在内的明十三陵可是在后来屡次被人打扰,先是由闯王李自成的农民军破坏,接着清军入关的时候又对这些前朝陵墓造成了一定毁坏,接着到了民国时期这些明朝陵墓的地面建筑又被毁坏殆尽,最终到了1956年一些考古学家主动对定陵进行了发掘,而万历皇帝的尸骨和一些陪葬珍品就在这次发掘过程中遭遇到了重大损毁,由于考古技术条件落后,一些精美的丝织品在从棺材中拿出后很快就失去了色彩光泽,其中包括万历皇帝的龙袍、皇后的百子衣等丝锦珍品。

迅速氧化的龙袍

而万历皇帝的棺材更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被人扔到了山沟,至于尸骨则是被架在柴火堆上给烧了个一干二净,以至于医学技术工作者仅仅只对万历皇帝的尸骨做了一些简单化验就被迫中断了。虽然得出了万历皇帝是一个跛脚皇帝以及牙齿得过蛀牙的情况,但是对于其是到底是因为吸食鸦片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梅毒而死却还还未来得及化验,以至于现今关于万历皇帝的死因仍无准确结论。

一个腿长一个腿短

可以说这一次定陵的挖掘给予了考古工作者巨大教训,乃至后来一些参与发掘的考古专家也曾多次表示遗憾,一直建议以后切不可轻易发掘帝王陵。

郭沫若指导参观定陵发掘现场

但是当时一些史学家例如郭沫若等人紧跟着提出了发掘明长陵的申请,但是被周总理严肃拒绝。所以以后我们再也不主动发掘帝王陵了,除非是无意中被发现需要进行抢救性开挖保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陵挖掘照片曝光,万历皇帝尸骨清晰可见,唯一被主动挖开的皇陵
明定陵被挖掘后,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是怎么处理的呢?
揭秘:为何“明定陵”被挖掘后,可称为百年内 最悲剧的考古挖掘
难怪国家禁止挖掘帝王陵,看看当年郭沫若带头,挖掘明定陵的损失
专家不顾反对硬挖万历皇陵,文物遭到严重破坏,遭后世一片唾骂
万历皇帝死后被“挫骨扬灰”,当地百姓捡走其棺椁竟全家惨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