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前几年宣传的臭氧层被破坏的很严重,这几年没人提了?

因为自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之后,全球以氟利昂为代表的氯氟烃生产和使用基本已经停止了,随之而来我们观察到大气高层臭氧消耗的水平在下降,虽然目前臭氧层的总体水平仍旧在历史低位,但剧烈的下降趋势已经被扭转,预计本世纪末可以回到上世纪70年代前的水平。

这是一个“人类活动影响自然,自然变化危害人类,人类共同行动扭转乾坤亡羊补牢”的绝佳例子。

看了一圈大家的答案,发现有些朋友真是自信满满,比如因为氯氟烃分解产物里的氯离子在氧-臭氧反应中起的是催化剂的作用,认为“催化反应都是可逆的”,所以可以向左反应也可以向右反应,所以不影响臭氧浓度。我觉得这位朋友对化学和热力学是一无所知了。

上世纪20年代,氟利昂开始生产,30年代科学家发现臭氧层的机理,60年代科学家意识到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70年代这个过程的机理被阐述清楚,80年代早期突然发现破坏程度远高于过去的计算,80年代末全球主要工业化国家达成共识,到本世纪初绝大部分氯氟烃生产使用停止,最近十几年臭氧破坏趋势被扭转。

很多人提到“资本的力量”阴谋论,认为是一些工业巨头在操作科学家和舆论。确实,在比如能源政策之类大型公共政策的改变中,资本的力量不容忽视。但臭氧层这个事提供了另一种故事。当年反对禁止氯氟烃生产的主力,正好是行业巨头杜邦。之所以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不是资本家良心发现,而是资本家意识到生产更安全更环保的制冷剂材料,并不会导致他们以及工人利益的受损。

可惜,全球变暖和能源转换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要比臭氧空洞和氟利昂高千百倍不止,这才是真正考验人类智慧的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臭氧层破坏后有哪些灾难
环保举措生效了?南极上空那个大洞正在“愈合”
审慎!距离全球性灾难仅差一步之遥!
可能毁掉人类的家电技术 你知道吗?
地球臭氧层即将自愈?究竟是福还是祸?
北极上空首现臭氧层空洞,面积达650万k㎡,成因却与人类活动无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