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北方在冬季集中供暖,国外是怎么供暖的?有更好的节能的办法吗?

集中供热由于热源容量大、热效率高、单位燃料消耗少、节约劳动力和占地面积小,因此在城市供热中,应以集中供热为主。

集中供热的首要问题是热源的选择,包括用热电联产、锅炉房、地热、核供热等多种形式的选择。

一 热源的选择:

热源是城市供热的核心。热源类别和容量的选定取决于用户性质、负荷、供热介质和供热方式等因素,有条件时,应尽量利用地方现有能源,充分挖掘天然资源。目前,普遍采用的热源是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厂的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但若大量汲取地下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损失。

1.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在国内外都是城市供热采用最多的热源形式。目前我国供热机组容量有300MW及以下,形式有背压机组、抽气背压机组、抽气机组、凝汽机打孔抽气的供热机组、凝汽器循环水供热机组、大型供热两用机组等多种形式。

2.区域锅炉房

设置蒸汽或热水锅炉作为热源。向一个较大区域供应热能的锅炉房为区域锅炉房。工矿企业比较多的区域以蒸汽作热媒,供应生产工艺热负荷,因此,设置蒸汽锅炉作为热源,是工矿企业采用最普遍的型式。

没有生产工艺负荷,只有采暖和生活用水的住宅区和公共设施时,可设置热水锅炉作为热源。

在热电联产为主的城市,为了充分发挥热电厂的供热能力,也应考虑以区域锅炉房为主的调峰热源,实现多热源联合供热。

3.地热

地热不需供应燃料,运行费用很低。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以一个或多个地热田所产生出的地热流为热源,向工业及民用建筑供暖被称为地热供暖。近年来在东北、华北等城市人口集中区域,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核供热

核供热温度可达150℃,热效率达99%,不产生有害物CO、SO2及CO2等,可以净化环境。核供热的初投资高于相同功率的燃煤热源,但燃料成本及其运行费用低,从哈尔滨核供热站的初步经济分析知,核供热的平均成本将比燃煤供热低约20%。

随着整体科技进步,核供热技术将会更加安全成熟,为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5.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研究工作正在开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已推广使用,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和应用太阳能暖房,已初见成效。

二、热媒的选择:

供热系统的热媒以蒸汽和高温水为主,应根据用户负荷的性质,合理确定热媒及其参数。

1.热媒

对于生产工艺负荷,通常以蒸汽为热媒。对于仅有供暖和生活热水供应的热负荷,应以热水为热媒。

当既有生产工艺热负荷,也有供暖、通风等热负荷时,通常以蒸汽为热媒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但对于供暖系统的热媒选择,要根据各方面情况,通过全面的技术和经济比较确定,一般选用高温热水为热媒。

在供暖系统中,水作为热媒与蒸汽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热水的热能利用效率高,因没有凝结水和蒸汽泄漏以及二次蒸发损失,热效率比蒸汽系统高,可节省燃料。

(2)供暖系统以水作热媒,可采用质调节的运行调节方法,既节约热量又能满足卫生要求。

(3)热水供热系统可以远距离输送,供热半径大,一般控制在20公里范围内,而蒸汽供热系统的供热半径一般控制在8公里内。

(4)热水供热系统由于水容量大、水的比热大、蓄热能力高,供热工况较稳定。

(5)如热电厂作为热源,可以充分利用汽轮机低压蒸汽,提高其经济效益。

在供热系统中,蒸汽作为热媒,与热水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供热系统以蒸汽作为热媒,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各种不同性质热用户的要求。

(2)换热器以蒸汽作为热媒,因其热量高传热系数大,可以减少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3)蒸汽密度小,不受地形高差影响,特别适合于大高差供热系统,可有效降低管网系统的工作压力。

(4)蒸汽作为热媒的供热系统,其凝结水量小,回送凝结水耗电少。

近年来也在研究以高温热水为热媒,利用高温水能远距离输送的特点,在用户处扩容蒸发为饱和蒸汽供生产工艺用汽。该项技术投资较大,必须是用户有特殊的卫生要求,远离污染源等条件或经济上合理才可选用。

2.热媒的参数

热媒参数,对于生产工艺热负荷,要满足整个用户生产工艺用汽压力、温度、和蒸汽干度的要求;对于供暖负荷,要尽可能提高热媒参数,可以降低热网投资和减少输送电能消耗。

对于热电厂作热源的供热系统,一方面热媒参数的确定涉及热电厂的经济性。如提高热网供水温度,就要相应提高抽汽(或背压排汽)的压力,增加煤耗、降低汽轮机的净发电量(总发电量减去供热循环泵功率)。另一方面,热水管网采用直埋敷设时,供水温度由于受保温材料限制不宜过高。国内热电厂供热系统,供水温度一般控制在110℃~150℃之间,以供水130℃、回水70℃最为普遍。

对于区域锅炉房作热源的供热系统,采用较高的供水温度,热源不存在降低热能利用率问题。提高供水温度,加大供回水温差,可使热网采用较小的管径,降低网路输送循环水量的电能消耗以及换热系统设备投资。但供水温度过高,对管道及设备的耐压要求高,管道保温材料及敷设方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运行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所以应通过综合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当区域锅炉房有可能与热电管网并网运行时,设计供回水温度应与热电厂管网设计温度相同。

管网系统形式和敷设方式的选择

管网的系统型式、路由和敷设方式在管网设计环节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涉及到供热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也影响到供热的可靠性、后备性,以及管网的使用寿命。

一、管网系统的形式

1.枝状管网

热力管道布置成枝状管网,系统简单,管道的直径沿途随热负荷的减少而减小,管道金属耗量少,管网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但是供热的后备性差,即当管道某处发生故障,在损坏地点以后的所有用户供热负荷中断,甚至造成整个系统停止供热。考虑到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对于较小的管径,排除热网故障所用的时间短,短时停热建筑物室温不致大幅度降低。因此,枝状管网是中小型供热系统最普遍采用的管网形式。

2.环状管网

环状管网实际上指输配管网成环状。从热源到输配管网,从输配管网到热用户或二级。

换热站的管网仍布置成枝状。环状管网的优点是具备很高的供热后备能力。当输配干线某处出现事故时,可以切除故障段后,通过环状管网由另一方向供热。加之多热源及其多条输配干线通向环状管网,因而极大的提高了供热的可靠性,在多热源联合供热的大型集中供热系统中,确保不会发生大面积停热。

环状管网和枝状管网相比,初投资高、运行管理复杂,热源和管网应有较高的自动控制设施。

3.枝状干线连通对于大型的单热源长输热水供热系统,自热源向同一方向引出的干线之间宜设连通管线。连通管线应结合分段阀门设置。连通管线可作为输配干线使用,用来提高供热的可靠性。

4.单管制和多管制

1)蒸汽热力网的蒸汽管道,宜首先采用单管制。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

2)对于大型的单热源长输热水供热系统,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双供水、单回水的三管制输送干线来提高供热的可靠性。

5.凝结水系统

蒸汽供热系统应采用间接换热系统。当被加热介质泄漏不会产生危害时,其凝结水应全部回收并设置凝结水管道。当蒸汽供热系统的凝结水回收率较低时,是否设置凝结水管道,应根据用户凝结水量、凝结水管网投资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对不能回收的凝结水,应充分利用其热能和水资源。

当凝结水回收时,用户热力站应设闭式凝结水箱,当凝结水管采用无内防腐的钢管时,应采取措施保证任何时候凝水管都充满凝结水。

6.开式热力网

当热力网满足下列条件,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开式热力网。

(1)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丰富的补给水资源。

(2)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

(3)开式热水热力网在生活热水热负荷足够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不设回水管。

二、敷设方式的选择

热力管道的敷设方式分为:地上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地下敷设又可分为:地沟敷设和无沟敷设即直埋敷设。地沟敷设又包括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不通行地沟。

热水热力网管道地下敷设时,应优先采用直埋敷设。直埋敷设技术经济不合理时才用地沟敷设。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应采用通行地沟敷设,有条件时地沟横截面积要考虑一定的富裕量。当采用通行地沟困难时,可采用半通行地沟敷设。一些环境允许开挖的地段应优先采用不通行地沟。

集中供热系统的形式

按热源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种类:

(1)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1)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其组成如图1示。

2)区域蒸汽锅炉房供热系统,其组成如图2所示。

(2)热电厂供热系统

热电厂是联合生产电能和热能的发电厂,在热电厂中高温高压蒸汽首先在汽轮机中膨胀作功,转化为汽轮机基轴上的机械能,再由发电机转变化成电能。汽轮机中的乏汽供给热用户,然后在用户处放出汽化潜热,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回锅炉。避免了蒸汽直接进入凝汽器而引起的热量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根据热电厂供热汽轮机的不同,可分为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等。

(3)其它热源供热系统

除了上述介绍的热电厂与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外,还可以利用工业余热、核能和地热等能源形式作为系统的热源,以节约在供热系统中对一次能源的消耗。

1)工业余热

工业余热是指工业生产过程的产品和排放物料所含的热或设备的散热。

2)核能供热系统

核能是指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以这种能量为热源的城市集中供热称为核能供热。

3)地热水供热

地热能具有蕴藏量丰富、相比于火力及核能发电要安全、污染较少、地热能电站的全年利用率高、节省矿物燃料等优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集中供热系统与系统方案的比选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城市热力管网)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蒸汽系统水力计算要点有哪些?看完这900个字,你就知道
非常实用的供热工程名词解释大全
请看——供热运行技术监督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