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建窑特征与现代仿品
  宋代建窯燒造的黑釉盞品種繁多,裝飾異彩紛呈、瑰麗璀璨,受其生產的結晶釉茶盞影響,江西、四川、山西等地瓷窯亦燒制兔毫盞;河北定窯、磁州窯、陝西耀州窯、河南鶴壁集窯、山西臨汾窯等燒制油滴盞,形成了以建窯為代表的黑釉瓷窯系。
  建窯燒制的黑瓷以小件器物為多,主要又以生產碗、盞最為大宗,其共同造型特點,均為形体厚重樸實,腹底較厚,淺圈足,其足外壁垂直,足底面修刀多為稍外斜。按其形制可分敞口、束口、撇口、斂口四式,各式又可分有大、中、小三種規格。
  束口式:形制為束口,深弧腹,淺圈足。此式口沿又有微斂和敞口之分。微斂盞類器腹壁弧度較大;敞口盞類器腹壁較深直,下腹弧度較小。造型古掘樸實,手感重。此式茶盞產量最多,尤以中型最為大宗。其口沿下設一周向內環繞的凸圈,作用在于點茶時既可避免茶湯外溢,又可作為掌握茶湯份量的一個尺度。
  敞口式:形制為敞口,斜直壁,淺圈足。此式形如斗笠,胎体較束口式盞薄,重量亦相對于其它盞式輕。制作較規整,造型簡練美觀,清秀宜人。
  撇口式:形制為撇口,斜腹壁,淺圈足。此式大型規格的碗胎質相對較細膩,足底面多為平齊規整,在各款式中体形亦最大,高8~9厘米、口徑21-24厘米。此式造型秀麗自然,制作亦較工整。
  斂口式:形制為斂口,弧腹下斂,淺圈足。此式近似 半圓形的杯,其小型規格的較為多見,有的為餅足,造型靈巧可愛。
  建窯除主要燒制盞、碗外,還兼燒少量的燈盞、瓶、小缸、缽、碟、罐等小型日常用品,此類制品胎体較粗厚,產銷量不大。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現代仿品黑釉瓷的胎、釉所含成份、燒制溫度和制作工藝等奧秘逐步已得到揭示,仿制黑瓷水平亦不斷提高。在仿古瓷中,仿制黑釉瓷水平較高,幾可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就筆者所見,僅仿宋建窯黑釉盞一項,花樣和手段亦較多,有舊胎新釉,有點飾乳白在原舊胎釉上釉,有新仿兔毫釉或油滴釉盞等。為減少新仿黑釉瓷面的光澤,有的仿制品還採用酸腐蝕或打磨等手段處理,致使器物表面光澤失亮,顯得瑩潤而富古舊感。
  如遇此類黑釉瓷更要加以注意,需從其造型、胎釉、工藝等全面考察比對。近年中國山東、山西等地有仿燒油滴釉,福建有仿兔毫釉和油滴釉。有的採用當地的瓷石、紅土和雜木灰配制,亦用還原焰燒制;有的使用電爐燒制,其優點是用電易于準確控制和掌握爐溫,但也有其不足之處。
  ((這件底胎特寫為現代仿品!!!))
  真品建窯黑釉瓷在制作工藝 器形制作較簡單,均採用輪制,以拉坯成形,然后再挖足、修坯、上釉。其胎体厚而勻稱,碗、盞外壁用刀修胎旋削痕明顯,底足用刀淺挖圈足,所施黑釉一般注重器內和外壁上部,外底部不加修飾,均有向下聚釉 或垂流成滴珠狀現象。修足利落自然,給人以工匠制作手藝嫻熟,從容不迫之感。而仿品外壁露胎部較平滑,修足過于工整,顯得十分呆板。有時現代仿品為想達到如古建盞紫黑般的胎質而加入鐵劑鐵粉增其黑胎紫色外觀,但這類仿品在外表上會因鐵質氧化結晶而留下如同小肉疣或針孔大小的坑洞更顯仿品露餡的敗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建陽窯黑釉瓷 淺談
故宫陶瓷馆宋代陶瓷(十)宋金黑釉瓷
宋代的茶具—— 建窑茶器建盏 (图片)
异彩流光乌泥建-浅谈宋代建阳窑黑釉瓷
台北故宫馆藏唐宋茶器
歷史文化古跡——福建建窯遺址【圖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