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
                               朱行能先生在《写作思维学》指出:“思维是写作的一个根本源头,只有善于思索,才能善于写作。”在作文教学中训练思维的难点在于,思维深层的机制还是一种“黑箱”。它无形无影,却又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之中。当代写作思维的研究表明“写作思维具体的任务就是发现——创造语言物化形式,就是用语言文字同化心理内容的过程,因此,写作思维本质上就是语言文字思维。”(段建军、李伟:《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可见,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关键是把握住“语言”和“思维”两个根本要素,利用二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开展教学。
  下面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为主线,综述这一领域研究的经验。
  一.语言学家章熊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上世纪80年代,章熊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思维清楚,语言准确。因此,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目前应该注意的还是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联系。在培养和训练中,应该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并提出了“语言-思维训练”的写作教学体系。其要旨是从具体的语言活动过程中来训练思维,从而提高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最终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写作能力。
  2、研究的成果
  这一训练体系向我们展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⑴语言和思维训练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为体系的核心,而是以思维训练的手段、措施的设计来组成训练序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和思维的不断发展。
  ⑵这个体系把语言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符合人们表达的实际需要,沟通了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
  ⑶这个体系开始突破以文体为中心的训练模式,着眼于学生主体表达的目的和表达行为。这种注重思维、语言,而非简单的文本制作的作文教学思想,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僵化模式的大胆突破,终于掀开了当代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一页!
  3、留下的研究空间
  章熊先生仅仅设计了“说明性练习”,对于其他的“议论性练习”、“叙述性练习”、“抒情性练习”尚未拟订出相应的训练设计;训练的“知识点”不是写作思维最基本的思维规律、技术、思维模型,而是一种写作目的、行为(例如“说明性练习”)中的写作语言和思维,所以,训练的“语言”和“思维”的目标性不强,一般性的写作语言、思维的训练效果也就不是很强。
  二.写作学家马正平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马正平教授的写作学理论称为“写作生长论”或“非构思写作学”。主要是从赋形、策略、路径三个方面展开的,对写作思维的探讨比较全面、系统,有利于人们对写作思维的认识和操作。该理论对于强调演练操作、形成技能的中学作文教学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马正平教授指出广义思维就是以赋形思维为终极的路径思维、策略思维和文本思维的四位一体的自组织生长和协调过程:
  言之有文:赋形思维—重复与对比
  非构思写作 言之有理:路径思维—分析与综合
  思维操作模型 言之得体:策略思维—协调与对抗
  言之有序:行文思维—渐进与平列
  在对人类思维进行宏观微观的分析之后,马正平教授提出了写作思维的理论模型。他发现,人们平常所谓的思维(分析与综合),其内部存在着五种大的思维(分析与综合)操作模型——因果思维操作模型(逻辑思维)、构成思维操作模型(空间思维)、过程思维操作模型(时间思维)、程度思维操作模型(数量思维)、相似思维操作模型(异同思维)。由此,揭示出了原因分析与综合、背景分析与综合、功能分析与综合、措施分析与综合、他相似分析与综合、自相似分析与综合等,共18种微观思维操作模型、技术。在写作中,不但可以运用各种分析和综合的操作模型、技术来进行立意、选材,还可生成表达行文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析与综合这种一般写作思维模型的建构,是为狭义写作思维模型操作技术、艺术的功能实现提供了一种写作思维的技术准备。
  2、研究的成果
  马正平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先后提出了写作文化学、写作哲学、写作美学、写作思维学、写作措辞学等概念和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写作学与写作教学的理论和训练体系。”即非构思写作学,也称写作生长论。他利用自己的写作理论,积极地影响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动力学写作教学训练的理念体系和训练方案。1999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动力学作文教材丛书”——《DCC作文导写导练》。随着当代写作学对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重要发现,2001年,马正平又接连推出了“DCC”作文的升级版《新路径作文训练》(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和《新理念作文教练》(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3、开创的研究境界
  “语言-思维”训练的早期研究,大都是在写作思维学成熟之前,人们依靠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心理学、逻辑学和思维学等基础理论来指导和推进的。马正平教授的写作生长论结束了这一局面。尤其是思维操作模型的发现,便于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让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具有了“可教性”和“可学性”。
  三.一线教师谢海龙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在马正平教授写作理论的启示下,一线教师也展开了自己的相关研究。其中有一定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山市谢海龙老师,他编著了《高考作文思维训练》(由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谢老师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训练设计的学理依据和训练体系的前后脉络,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实践性和一定的学术价值。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运用了马正平教授写作思维学中,思维操作模型的理论成果,根据并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三种“恰当”的言语训练形式:思维句型、话语论辩和审题立意,以及“分类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种训练结构。前者包括:1思维模型、2模型演练、3范文借鉴、4训练设计四个环节;后者包括:1思维导练、2话语论辩、3审题立意、4智慧背囊四个步骤。
  2、研究的成果
  在训练方法上,谢老师创造性地把思维操作模型与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中须要使用的句型联系起来。谢老师提出的训练形式包括:   ⑴作文因果思维模型——因果句
  ⑵作文比较思维模型——对比句
  ⑶作文相似思维模型——类比句与比喻句
  ⑷作文结构思维模型——反复句
  ⑸作文策略思维模型——情景句与衔接句
  3、引发的思考
  同样,作为一种探索性、开创性的研究,谢老师的这本书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问。
  首先,谢老师在“对‘马氏理论’的学习与整合”后,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可以围绕建立五组作文思维模型来进行,即⑴作文因果思维模型、⑵作文比较思维模型、⑶作文相似思维模型、⑷作文结构思维模型、⑸作文策略思维模型。这样的归纳整合是否科学?
  其次,思维操作模型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模型的有效训练,对思维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建构学生的思维操作技术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思维态势,从而将思维模型的知识转化为思维操作模型的心灵本身,实现思维的自动操作,最后自由的“生长”出写作的立意、材料、句章,从而摆脱长期盘踞在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模式”的束缚和限制。而谢老师在“结构思维模型”的设计中,不但重新将“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改造成中学版的“引、议、联、结”,而且进一步演化成三种结构变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这带来的问题是:⑴割裂了思维模型与文章结构之间的逻辑联系,将自由的“生长”扭曲为生硬的“模仿”,破坏了思维操作模型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其实是违背马氏理论的基本精神,消弭它的作用和价值。⑵由于在方法上倒退为“模仿”法,学生难以理解生成段落结构的思维机制,阉割了学生自由构段的能力。⑶对作文的“聚材”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利用思维操作模型生成作文材料。此外,谢老师的策略思维模型实用性较差,可能还称不上“模型”,难以独立和反复运用。
  四.研究经验综述
  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⑴思维训练的手段与途径;⑵思维训练的内容;⑶思维训练的过程与方法。
  这三个问题中,章熊先生已经为思维训练找到了可以操控的落脚点和实施方式——语言,就“训练的手段与途径”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在“思维训练的内容”方面,马教授指出,“写作教学的全部任务,就是认识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思维模型,并通过各种渠道、训练方案建构这些思维模型。”
  基于写作生长论的“思维训练的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目前还不够丰富和活跃。谢海龙老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吸取了写作生长论的精神。所提出的三种言语训练形式和各包含着四个训练步骤的两大训练结构,对如何落实“语言—思维”训练模式,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尤其是五种思维句型的提出,启示着我们,语言形式与思维训练内容之间对接的途径,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通过借鉴与整合,“语言-思维”写作训练新模式的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曹阳,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
新派作文究竟新在哪里
写的智慧
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
章熊: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做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