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材料分析类主观题的解析与应答
userphoto

2015.04.27

关注

 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  褚宝福

【试题特点】这是一类以若干材料组合而成的综合性事实为载体,

材料和“如何体现某一知识”设问要求两部分构成的题型。该类试题具有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有效提取相关信息能力、考查调用学科知识并运用学科知识解析材料或分析说明其中所蕴涵道理能力的功能。因此它是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

【经典试题】2009年浙江文科综合能力测试41题第2小题。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问:“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

【试题解析】

1.试题材料的分析

阅读分析材料时,应重点抓住核心主题。对本试题材料的分析可分下面三步:第一步,依据标点符号特别是句号或分号将材料分为6层。第二步,可采用“谁、干什么?结果怎样?”三问法确定中心信息,概括出每一层次中的重点信息。如①②层是“小杨是村官,到乡村任职”;③层是“小杨走访农户、宣传政策、传授技术、处理村务”;④层是“小杨刻苦学习,使木雕工艺重放异彩、木雕品成旅游品”;⑤层是“小杨的努力,使风气好转、钱包鼓起”;⑥“小杨得到认可”。第三步,结合设问,剔除与设问无直接关联的干扰性信息,如将①②和⑥层信息剔除。

   2.试题设问的分析

本试题的设问是“‘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从结构看,它属于“事实材料+教材知识”类型,因而答案要点明确指向教材内容,组织答案难度不大。解答时首先分析考虑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和“《文化生活》道理”。其次明确设问要解决的问题是“变化”如何体现“道理”,即将材料中“变化”的事实与《文化生活》中的相关“道理”联系起来、对应起来。

3.解题过程的分析

第一,将试题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准确地与学科知识对接。如“小杨的努力,使木雕工艺重放异彩、木雕品成旅游品”这一信息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这一知识点对接。

第二,整合试题材料中的各有效信息,并与相关学科知识或原理实现对接。如将“小杨走访农户”和“小杨刻苦学习”等有效信息整合后,与“小杨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这一重要知识实现对接。又如将“小杨传授技术”和“木雕品成旅游品”以及“小杨的努力,使风气好转、钱包鼓起”等信息整合后实现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这一知识相对接

   第三,用简洁的学科语言文字将设问要解决的要求清晰地表述出来。此类表述一般结构是“事实材料的概述+教材规范语言”,二者中间用设问中所提供的语词如“体现了”、“表明了”等相连接,如“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应考指导】

要提高此类试题的得分率,在平时的复习中,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对考点知识,除了能够准确地记忆外,更应该要准确理解,特别是能与一定的事实材料相联系,能在一定情境中准确地理解它的内涵。如对“文化反作用于经济”考点知识的掌握,不能满足于机械地再现反作用的具体表现,还必须在不同情境材料中真正理解文化的作用,如试题中有关小杨的种种情境材料。

2.学会分析材料,增强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一般来说,试题所提供的事实性材料都是较为规范的,有明确的“主体、行为及结果”三大要素。因此分析时可采用简便的“主——谓——宾”句子成分划分法,便可将材料中心信息提炼出来。当然还要整合信息。整合的主要类型有:“分层表述——综合概括”型、“前提——结论”型、“原因——结果”型、“正反事实——理论结论”型,等等,具体分析时注意灵活把握。

3.学会依据事实材料,提升对接考点知识的能力。对接能力主要是概括或演绎的能力。此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平时长期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平时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多提供运用教材知识分析时事热点材料的训练机会。

4.学会运用材料语言和教材语言,提升准确表述答案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答案要点一般是由“材料语言+关联词+教材语言”构成。为此,组织答案时,首先将材料各层次信息中的关键性事实用简洁的文字进行概述,即将沉长的事实材料精减成由“主体——行为——结果”三要素构成的简单句子。其次放置一定的关联词,如“体现了”“表明了”“蕴含了”等等。最后写上教材相关考点知识的规范词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
2009年高考卷文化生活试题及答案解析(非完整版)
杨宁一谈高考历史命题
试题设计应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
高考语文学科认知情境的内涵、功能与试题设计
七个试卷分析流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