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启超与章太炎_浪迹天涯
梁启超与章太炎
——民初论政两枝笔
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晚清至民国初期,近代中国涌现出了无数人才。武有军阀,文如雅士,孤高奇士,狂放怪杰,可谓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但是,要论学问之宗师、思想之复杂、文采之斐然、行止之多变,站在时代前沿玩弄刀光剑影,侧身名士之列操笔而可以杀人者,百年论定,不过寥寥数子。
寥寥数子之中,能开风气之先、领袖群伦,堪称泰山北斗的人物,惟梁启超章太炎两人而已。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1873生于广东新会人县茶坑村一户贫苦家庭,祖父父亲都靠教书维持生活,过着半耕半读的日子。梁启超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天资聪颖,机敏过人,9岁便可作千字文章,12岁即为秀才,表现出不寻常的才华,素有“神童”之誉。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举,年仅十七岁,四年后又跻身进士之列。相对历来科场人物不多的岭南来说,梁启超算得上是难得的青年才俊。
1890年,对梁启超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年份。是年梁氏赴京会试不中,在回粤途经上海时,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又结识了一生好讲西学、“变法”不离口、“上书”不离手的康有为。从此,梁启超“耻于旧学”,“仰慕新学”,不惜以举人之身,投身万木草堂,拜当时连举人身份都不是的康有为为师,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此后至辛亥革命前,康为梁之魂魄,梁为康之肝胆,被时人合称“康梁”,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舞台上翻江倒海、大兴波澜!
1895年春,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发起“公车上书”,由此带着梁氏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极其活跃,积极协助康有为在北京、上海两地筹办“学校兼政党于一体”的“强学会”,广告征召有志之士入会。当时僻处杭州热心时局的章太炎也得到了一份广告,于是便捐了银元16枚,得到一个会友资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大师也打架
梁公轶事
少年强则中国强原文
梁启超章太炎——两位叛出师门的大师
他是鲁迅恩师,敢骂袁世凯,敢扇梁启超,却被溥仪老师揍得起不来
戊戌变法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关系怎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