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姓始祖毕万: 一个亡国遗民的奋斗史
万姓始祖毕万: 一个亡国遗民的奋斗史
2016年09月24日


古代战车。


毕公高画像。


毕万画像。


芮伯万画像。


魏斯塑像。

  

  当有人问起“万”字时,人们想到的会是计数单位。没错,如今“万”字用得最多的是表示数量的意思,比如金钱、人口等。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万元户”曾是富豪的象征,如今则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但很少有人知道,“万”字的本义是蝎子。因为蝎子是群居动物,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数量极大,被借用为了数词,表示有很多的意思。
  万姓的起源,源头较多,公认的源头是出自姬姓的毕国后裔毕万。毕万在晋国辅佐晋献公,因在灭耿国、霍国和魏国的战争中战功卓著,被封在魏地。毕万的后人魏斯在公元前403年与赵、韩家族“三家分晋”,建立魏国。魏国灭亡后,王室中的一支以毕万的名“万”为姓,是为万姓的起源。如今,全国万姓总人口有250多万人,排在全国各大姓氏人口的第92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江西是万姓人口第一大省,有40多万人。四川是万姓第三大省,大约有25万人。
万的释义:本义是指蝎子
  如今我们见到的“万”字,是简化字。在没有简化前,一直是“萬”字。“万”的繁体字和简化字从字形上来看,差别不是一般的大,繁体字看起来一大堆笔画,而简体字却只有简单的3划。
  要想了解“万”的本义,得从繁体字“萬”入手。从甲骨文的“萬”字形状可以看出,它像一只有着两个大螯、尾巴弯曲的蝎子。由此我们得知,“萬”是一个古老的文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
  随着文字的演变发展,“萬”字在金文和小篆中,字形有所变化。金文的“萬”字,在尾巴上加了一横,小篆则是加了交叉的两笔。不管是金文还是小篆中加的笔画,都是一个象形的意思,表示遇到蝎子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用棍子去拨挑避开的含义。
  对此,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得非常清楚:“万,虫也。从厹,象形。”“万”字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虫”,也就是蝎子。
  从“萬”字的本义,后人引申出别的含义。蝎子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尤其是在交尾期间,密密麻麻的蝎子聚集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萬”借用为数词,“百十为千,十千为万。”表示有很多的含义,如万物、万象等,又引申为“极其”的意思,如万全、万恶、万无一失等。
  “萬”字被引申借用为其他的含义后,它的本义反而逐渐失去了,替代其本义的字是“虿”(chài,蝎类毒虫的古称)。
  远古时期有一个氏族,其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蝎子出现。他们出于对蝎子种族繁殖力的迷信和对蝎子毒性威力的恐惧,把蝎子作为原始图腾进行崇拜。别的氏族把这个氏族叫做万人,万人居住过的地方带有“万”字,逐渐形成了城镇等。
万姓第一个来源:出自毕万
  与中国绝大多数姓氏一样,万姓也是一个多源头的姓氏。
  目前,中国能见到的万氏族谱中,几乎都把毕万作为公认的受姓始祖。毕万何许人也?话还得从周文王姬昌说起。

姬高在毕地建立毕国
  周文王是周朝的奠基者,在位50年,在他当政的第42年开始称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开拓疆土,为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奠定了牢实的基础。
  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叫姬高,是周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周文王死后,他的大儿子姬考(伯邑考)早逝,所以由二儿子姬发继任,是为周武王。周武王继位后,姬高成为周武王的得力助手。
  周武王11年(公元前1046),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姬高与哥哥姬旦(周公旦)、姬奭(召公奭)等,护卫周武王进入商都。周武王登基称王,建立周朝。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周朝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姬高被封为公爵(周朝时五大爵位公、侯、伯、子、男爵中的最高等级),封地在毕地(也称毕陌、毕原、咸阳原,在今陕西咸阳市,一说在今陕西西安市)。
  姬高在毕地建立诸侯国毕国。按当时的惯例,他被称作毕公或毕公高,如今人们大多把他叫做毕公高。
  周武王死后,毕公高成为顾命大臣之一,与周公旦、召公奭等一起相继辅政周成王、周康王,使得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较大的发展,形成“成康之治”的盛世。

毕万在晋国当上大夫
  毕国存在400多年后,被西戎灭掉。毕国的公族子弟沦为平民,四散逃亡,并以国名为姓。其中一个叫毕万的人,流落到了晋国。毕万靠着一身本事,在晋国谋得职位,侍奉晋献公。晋献公,就是大名鼎鼎的晋国一代明君晋文公重耳的老爹。
  当时已进入春秋时期。晋献公在位时,国势日益强盛。晋献公在前期算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晋献公16年(公元前661)冬天,晋献公对军队进行改革扩充,把军队编制从原来的一军设置为上、下两军,自己亲自率领上军,太子申生率领下军。
  随后,晋献公对周边的3个小国耿国、霍国和魏国发动战争。战争中,晋献公作为主帅,站在战车的中间;驾驶战车的是大将赵夙(晋国赵氏的首领,祖父是赵氏始祖造父),站在左边;站在右边的是毕万。
  君主的战车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站在右边的人,当时被称为车右,不是君主信得过的人,没有资格担任。车右的人选,都是有勇力的人,主要任务是拿着武器保护战车。遇到敌人要负责冲杀,遇到地势险阻战车难以前行时,要下车去推车。所以,毕万能担任车右重任,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场战争中,晋献公一举灭掉了耿国、霍国和魏国,赵夙和毕万战绩卓著。为奖励两人,晋献公任命两人为大夫,把原耿国的土地赐给了赵夙,把原魏国(今山西芮城县东北)的土地赐给了毕万。因此,毕万又被称为魏万。

毕万后裔分为万、魏姓
  毕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溢,晋国大夫,谥号“文子”,以“万”为姓;二儿子洪,也是晋国的大夫,谥号“武子”,以封地邑名“魏”为姓。由此,毕万后裔分为万、魏两姓。
  据说,毕万被封到魏地后,晋国大夫、卜官郭偃给毕万占了一卦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
  这话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毕万被封在魏地,是大吉大利的兆头啊。“万”是盈足之数,“魏”同“巍”,有高大雄伟之意,得此封赏,符合天意。总而言之,郭偃预言毕万的后代必定昌盛,会越来越兴旺发达。事实又是如何呢?
  话说毕万的孙子魏犨,因为跟随重耳逃亡有功,重耳继位后,让魏犨承袭魏氏的封爵,位列大夫,封地在魏邑(今河北魏县)。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知伯(又叫智伯,即荀瑶)带着韩、魏两大家族的军队,围攻赵家的基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赵无恤策反魏恒子和韩康子,杀掉知伯,瓜分其土地,形成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脱离晋国,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掉晋静公,晋国灭亡。
  魏文侯魏斯(魏都)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拓宽国土,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一跃为中原霸主,称霸中原长达百年。
  公元前343年,魏国与齐国马陵之战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从头号强国沦为二流国家。从此一蹶不振,只有挨打的份儿。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将军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都城大梁,魏国灭亡。在魏国的王族公室中,有的以先祖毕万的名“万”为姓,为万姓又增添了新鲜血液。
  南方江西等省的万氏族谱,均认同毕万为万姓始祖。江西万氏各地支祖,不管如何迁徙发展,历朝历代都保存有记载宗支繁衍、分徙、族人科举仕宦等内容的簿记册。
  如今出版的万姓各支谱,都附有万氏“历代迁徙世系总图”及“历代迁徙总表”。
万姓第二个来源:源自芮伯万
  万姓第二个来源,是芮伯万。尽管如今在学术上存在一些争议,但我们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仍有必要进行介绍。
  芮伯万比毕万出现的时间要早。周武王有个大臣叫姬良父(姬良夫),因在灭商战争中有功,被封在芮地(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周成王在位时,正式建立伯爵级别的芮国,国君被称为芮伯。芮国虽是小国,但历代芮伯在周王室都是重要辅臣,担任司徒职务。
  芮国传到芮伯万时,《左传》中说,芮伯万是个风流的人,有多个宠姬,这些宠姬把后宫闹得乌烟瘴气的。芮伯万的老妈芮姜对此很不舒服,一气之下,把芮伯万撵走,芮伯万出奔到魏城(今山西芮城县)。芮伯万的后世子孙,按当时的礼制,以他的名字“万”为姓。
  据有关学者研究,芮伯万被废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背后是一起恶性的政治动乱事件。芮姜是幕后操作者,芮姜不喜欢芮伯万,想另立国君,所以以芮伯万宠姬太多扰乱后宫为由,将芮伯万逐出,然后另立新的芮伯。
  芮国政治的变动,引起秦国的注意,想浑水摸鱼。第二年,秦国派兵攻打芮国,结果因为轻敌而失败。当年冬天,在周王室的主持下,周王室、秦国、虢国联军包围芮伯万居住的魏地,“取芮伯万而东之。”此后,秦国平定了芮国的叛乱势力,芮国沦为秦国的依附国,最终被秦国灭掉。
  尊奉芮伯万为万姓始祖的万姓族谱很少,很多万姓研究者都否认芮伯万是万姓的始祖。目前发现万氏族谱明确记载芮伯万为万姓始祖的,是湖南的一个族谱。这个族谱至今已经修过6次,最早的一次是明朝成化9年(1473),时年67岁的修谱者万英在序文中说:“始祖芮伯公,以王父字姓万氏。”
  此外,江西《秋溪祠堂序》中,把芮伯万和毕万都尊奉为万姓始祖。
万姓其他来源:官职为姓和改姓
  万姓第三个来源,出自商王汤的属下万舞,属于以官职称号为姓。
  万舞,就是万人之舞的总名,是商朝初期盛大活动总指挥的官名。史书记载,商汤“以万人而得天下”,有人以“干舞”为军队的代称,组成歌舞进行典庆,称为万舞。
  《大戴礼·夏小正》中说:“万也者,干戚舞也。”《韵会》中也说:“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在万舞、干舞的子孙中,有以官职为姓的,是为万姓。
  万姓第四个来源,出自宋朝时南仲丞相方岳的幕客赵方。宋理宗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参议大臣叫方岳,被任命为南仲丞相。在方岳的门客幕僚中,有一个叫赵方的足智多谋的幕客。
  那时的人很讲究忌讳,赵方因名字中的“方”与方岳的姓相同,赵方就把自己的名字“方”去掉上面的一点,改名为赵万。赵万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赵万的名字“万”为姓。
  万姓大家庭中,还有不少少数民族汉化改姓的。
  一是出自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拓拔部。拓拔部有复姓吐万氏、万纽于氏等部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在汉化改革中,都改为单姓“万”,后来融入汉族。尤其是吐万氏,改为万姓后,人口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万姓的河南郡郡望。
  二是源于蒙古族土默特氏。土默特氏最初是鲜卑族的一支,唐朝时被称为木马突厥,元朝时归附蒙古族。明朝时,土默特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市),后改为万、金等汉姓。
  三是源于满族的图们氏、瓦色氏和万旒哈氏等。图们氏,也叫图莫图氏,源出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陀幔部,金国时是女真驼满部,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来大多改为万、图、门、莫等姓。瓦色氏,汉语的意思是“瓦”,大多改为万、瓦等姓。
  华西都市报记者黄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牌推广人冯志亮解析万姓的历史渊源与当今状况
毕万封魏(芮)
战国七雄的国君都姓什么?燕、魏、韩是一个姓,秦、赵是一家
百家姓之万
冀朝铸传:第一章:我是汾阳建昌人  第三节:冀姓始祖在山西
春秋战国晋烈公------姬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