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仓道考古调查结束 古时汉中到巴中至少3条路
平昌县吴家大院。
 
考察队在桃园古道考察。
   数千年前,巴蜀先民是如何沿着隐匿于米仓山中的古道走出四川?古蜀道的重要组成之一米仓道,至今是否还存在?3月28日,米仓道考古探险调查成果专家论证会在成都举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考古调查结果,初步确认历史上不同时期,从汉中通往巴中有3条主要路线及其支道。

考察?行程长达6000公里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3月5日至17日,该院邀请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15家单位的30多位专家的学者,组成考察队前往米仓道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古调查。10多天时间里,考察队分为两个小组,总行程长达6000公里,徒步250公里,穿越米仓山,实地调查了由汉中到巴中的古道线路。

在实地调查中,考察队初步确定,经由米仓山,历史上不同时期米仓道的走向不同,大致有3条主要道路及其支线,分别为汉中—牟家坝—回军坝—天池梁—西河口—碑坝—通江—平昌,汉中—黄官—庙坝—蒿坝—龙王坝(又名九角山)—响滩子—上两—南江—巴中—平昌,汉中—黄官—庙坝—蒿坝—龙王坝(又名九角山)—槐树—蒙子—旺苍—广元,汉中—喜神坝—铁炉坝—桃园—响滩子—上两—南江—巴中—平昌和汉中—冷水坪—小坝—官仓坪(巴峪关)—大坝—草鞋坪—关坝—上两—南江—巴中—平昌。

专家们认为,虽然各历史时期道路支线有所增加或舍弃,但大的节点不变,米仓道肯定是存在的。

发现?100多处相关文物点

寻找米仓道,古道、古桥必然是考察中的重要寻找内容。在此次调查中,考察队在平昌县发现了长安古道、汉中道,在南江县发现了桃园古道、土字坝栈道孔,在通江县发现了红花溪古桥……真实触摸到米仓道留下的痕迹。

“此次调查的文物点大约230处,其中与米仓道相关的文物点有100多处,新发现5处。”高大伦说,让专家们欣喜的是,沿途发现了大量石刻、题记,几乎都提到古道的艰险,为佐证米仓道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比如,在通江县渡水溪民胜镇新场村,发现了三通清代石碑,内容提及“上通汉南下达三江”。此处古道、古桥、古碑共存,证明是米仓道上水路中转的重要节点。

此外,沿途还发现了小宁城遗址、安辑寨、吴家大院等古城、古寨、古建筑群。从它们的布局、规模、保存状况来看,见证了米仓道沿线曾经的繁荣。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副主任陈苇告诉记者,米仓道沿线文物遗迹众多且保存状况良好,专家们在调查中对100多处文物点重新进行了时代、价值评估,并运用光栅扫描、数字摄影测量、高位三维全景采集等技术手段,对重要文物点进行了数据采集和三维模拟。

土字坝栈道孔。

   存疑?米仓道或为最早蜀道

“在古代,道路首先与政治有关。”四川大学教授宋治民说,文献中记载,三国时汉中之战,张飞把张郃诱惑进山道大败,张郃从间道返回南郑。如今看来,张郃从汉中打到巴中,进军线路应该是翻越米仓山,走的米仓道。“米仓道是古代川东北到陕南的一条重要道路。”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昭和也认为,米仓道最初应该是用兵之道。在历史上,今陕西南郑以东为巴、以西为蜀,故而今巴中地区实为“巴”的范围。那么商周时期,巴国出兵助武王伐纣,走的可能就是米仓道。后来秦破巴蜀、汉高祖定三秦入中原,应该也是走的这条道。由此看来,在古蜀道的组成系统中,米仓道可能是最早的一条道路,年代或许比金牛道、阴平道还要早一些。

就目前的调查结果看,金牛道发现的文物遗迹多是三国时代,阴平道发现的文物遗迹为秦朝移民入川的遗迹,米仓道最早的文物遗迹为汉代。四川大学副教授李映福建议,选择一些古道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从而确认米仓道的时代,以便对米仓道有更好更清晰的认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勿可以偏概全:阆中才是米仓道两延线交汇处的要冲重镇
米仓道
古蜀道,沟通川陕,跨越千年
中国最早的国道——米仓古道
米仓道路线与性质初探(上)
巴中与巴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