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初有多少皇亲国戚卷入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血腥内战。

战端的起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皇权,听从谋臣建议削藩而引起的。

这场历时四年的内乱,几乎颠覆了朱明王朝的一统天下。皇子、皇孙、驸马、表兄等数十位皇亲国戚参与其中,直杀得叔侄反目、兄弟成仇、骨肉之亲几乎不共戴天。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稳坐皇位的朱棣正式把明朝首都迁往北京,更加削弱了朱元璋时期,在南京形成的开国功臣和皇亲国戚的影响力。

明朝开国,朱元璋设计的是由皇帝、藩王、外戚、驸马组成的家天下体制。他在位时驾驭的还比较顺畅。而他的接班人、长孙朱允炆继位当皇帝后,却难以掌控全局,尤其对其四叔燕王朱棣毫无办法。终于酿成朱棣举兵以“靖难”名义的夺位战祸。

在这场自家内部的战争中,朱家皇亲国戚们纷纷参战,投向不同的两个阵营。

大致统计,参与靖难之役之争的皇亲国戚有名的共二十三位

从明太祖朱元璋的辈分算起,有皇太孙、在位建文帝朱允炆;有皇子七人,即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宁王朱权、岷王朱楩、谷王朱橞。

有燕王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有朱元璋的女婿:淮安总兵梅殷、驸马都尉王宁、驸马都尉李坚、驸马都尉胡观。

有你朱元璋侄女庆城郡主。

有长兴侯、建文帝朱允炆的儿女亲家耿炳文;有朱允炆的姐夫、驸马都尉耿璇。

有燕王府仪宾、朱棣的女婿袁容、李让。

有魏国公、朱棣妻兄徐辉祖,朱棣妻弟大都督徐增寿。

有曹国公、朱允炆的表兄李景隆。还有一些皇亲属于间接参与。

不妨盘点几位这里面较有影响的参与者

燕王朱棣杀进南京夺了帝位,成了历史上的永乐大帝;建文帝朱允炆则在京城战乱中下落不明,成为千古谜团,这些基本广为人知。

朱棣不仅是朱元璋的四儿子,还是明初开国大将徐达的女婿。他起兵后,时在京城为官的有他的妻兄(大舅哥)徐辉祖和妻弟徐增寿

但这哥俩的选择完全不同。徐辉祖袭爵魏国公、并于建文年初被封太子太傅,掌管中军都督府。他忠于建文帝,明确反对妹夫朱棣的所谓“靖难”造反行为。而徐增寿则和姐夫朱棣感情较深,暗中支持朱棣夺权。

建文三年四月,徐辉祖奉命参加白沟河之战,率军成功掩护平燕大将军曹国公李景隆撤退。建文四年正月,朝廷命徐辉祖带兵北上阻击燕军。四月,他率南军与燕兵交战于齐眉山,南军大胜,斩燕将李斌。南军连续获胜,再加上暑天炎热,使从北方来的燕军陷入窘境 。

谁知这时,朝廷讹传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愚蠢的建文帝遂召回徐辉祖。致使阻击燕军的中央兵马因势孤而大败。后来燕兵过江打南京时,徐辉祖还在带兵抵抗。

朱棣攻占南京,徐辉祖坚保气节,独自留在父亲徐达祠堂,不肯迎接朱棣。

朱棣坐上皇位后亲自召见询问,徐辉祖仍一言不发,拒绝拥戴。朱棣令人逼迫他招供,徐辉祖只写下父亲是开国功臣,子孙免死几个字。朱棣见此,十分恼怒。可是,要杀他也不好下手。因为朱棣的皇后就是徐辉祖的大妹妹,同时朱棣握有太祖朱元璋颁给徐家免死铁卷。

朱棣无奈,只好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俸禄和爵位,监禁到永乐五年去世。明史说:“成祖大怒,削爵幽之私第。永乐五年卒”。

(剧照)

徐辉祖死后一个多月,朱棣可能念及亲情,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由,令徐辉祖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明神宗时,朝廷录建文忠臣,在南京设庙祭祀,以徐辉祖居首。后追赠太师,谥忠贞 。

朱棣的妻弟徐增寿,是大将军徐达的小儿子。受皇亲眷顾,在朝中官至左都督。他与效忠于建文帝的哥哥徐辉祖不同,选择了支持姐夫朱棣。

建文帝开始怀疑燕王朱棣有谋反之心时,曾向徐增寿询问真伪。徐增寿说,燕王跟先帝孝康皇帝(朱标)是亲兄弟关系,现在已经获有地位并富有钱财,怎么还会造反呢?并愿意以家人性命担保燕王不会造反。

但之后,徐增寿则多次秘密向姐夫朱棣传递京城中的兵力部署、朝中态势等情报。

建文帝虽然有察觉徐增寿暗中向燕王传递消息,但却没有立即责问他。等燕军渡过长江后,建文帝才召见徐增寿并当面质问他原委,徐增寿无言以对。建文帝一怒之下,用自己佩戴的宝剑将徐增寿当场诛杀,宣告他担有暗中勾结燕王朱棣的罪名。

朱棣登上皇位后,感念这位妻弟的忠心,不顾其姐姐皇后的反对,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忠愍。后来再晋封他为定国公,其子徐景昌继嗣。徐增寿一系后代随明朝朝廷迁至北京直到明末。

参与靖难之役的唯一女性是庆成郡主,她是蒙城王朱重四之女,太祖朱元璋的侄女。按朱家辈分算,她算建文帝朱允炆的堂姑,燕王朱棣的堂姐。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棣的燕军攻下扬州兵临南京城下。为拖延时间,迟滞燕军。朱允炆指派他这位堂姑----庆成郡主,代表朝廷和朱家亲情去与朱棣谈判,表示愿意割地求和。朱棣说“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庆成郡主无言以对,只好尴尬返回复命。

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名将、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而李文忠又是太祖朱元璋的外甥,论皇亲,李景隆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表哥。

(剧照)

李景隆早年袭爵曹国公,被建文帝引为心腹近臣。初期他协助建文帝削藩。靖难之役爆发,燕军在真定大败长兴侯耿炳文所率兵马,朝中有人推荐李景隆挂帅出征。

建文元年八月,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孰知这李景隆能力远不如其父,指挥作战既无谋略又缺骁勇。他统帅的朝廷军队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打得一败涂地,丧师数十万,以致攻守形势逆转,最终被夺职召回。

建文四年六月中旬,燕军逼近南京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反叛建文帝,打开城门投降,致使南京陷落。

朱棣继帝位后,封李景隆太子太师,赐功臣勋号,加柱国,增岁禄,列于群臣之首。不料永乐二年(1404年),李景隆遭到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多人连番弹劾,终被削爵圈禁,于永乐末年死去。

朱棣夺位称帝第二天,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八日,马上下令恢复了被建文帝削藩的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爵位。随后恢复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爵位。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传旨令周、齐、代、岷四王归藩。这年六月二十六日,又下旨取消了建文帝之父朱标的兴宗庙号,重新称之为懿文太子。随后的七月十二日,将朱允炆的三个弟弟由亲王降为郡王;十一月将朱标之子朱允熥、朱允熞废为庶人,囚禁在老家凤阳。

燕王朱棣因为反对建文帝削藩而起兵,为了争取诸王拥戴,还改变祖制,给予宗室以更高的品级。

按照洪武年间规定,镇国将军(郡王之子)为三品,辅国将军四品,奉国将军五品,镇国中尉六品,辅国中尉七品,奉国中尉八品。朱棣改加镇国将军为从一品,辅国将军从二品,奉国将军从三品,镇国中尉从四品,辅国中尉从五品,奉国中尉从六品。

朱棣心中很清楚自己是通过武力夺权的,为了汲取教训,保证自己皇权权稳固,他登基后先将诸边塞王改封于内陆,然后逐渐又解除了诸王的兵权。

(朱棣画像)

永乐元年削代王护卫及官属;永乐四年削齐王护卫及官属,不久废为庶人;永乐六年削岷王护卫及官属;永乐十年削辽王护卫;永乐十五年废谷王为庶人。

永乐十九年(1419年),周王见势不妙,主动献还护卫。洪武朝带兵的十三位亲王,在永乐朝削去了六个护卫。

与此同时,朱棣还大封参加“靖难”的功臣,将其中一些有经验的武将保留下来,加强中央政权,从根本上改变朝廷中央和诸藩的军事力量比例。

虽然朱棣实现了建文帝朱允炆当年削藩的目的,但并没有改变祖制。他的儿子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仍然设立了三护卫,具有典兵之权。

朱棣之后隔代的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效仿其父朱棣,也向刚继位的侄儿朱瞻基宣战,企图用叛乱夺权。

朱瞻基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立即在声势上压倒了朱高煦的叛军。战役以朝廷军队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而告终。

意识到亲王拥兵的弊端,亲征平定叛乱后,朱瞻基利用自己形成的威望,迫使绝大部分藩王交出了护卫,并从各个方面对宗室加以控制。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本栏目,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成祖靖难始末
朱棣是一个逆天的男人(明太祖-建文帝)
此人在靖难之役中正面击败北军,被俘后一句话激怒朱棣!
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何派李景隆对阵朱棣,后来李景隆为何投降朱棣
燕王的“臂膀”朱能:靖难之役横扫千军,没有他就没有永乐皇帝
徐达后裔(2):徐增寿为何支持朱棣?靖难之变后,一门两国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