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人说的“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是什么意思?

2020-05-04 10:33:38

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北京,不仅仅外国人都想来逛一逛胡同,品一品千年的文化气息,就算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有机会也会从五湖四海赶到北京,去感受一下北京雄伟。

而在北京旅游打的在所难免,很多游客总会被一腔京味的的士司机斗得忍俊不禁,司机们张口闭口的“咱四九城”,常常也会让游客满肚子疑问,这紫禁城、北京城、皇城,我们都能理解,四九城是指的哪呢?又有说东富西贵,这些在当时的老北京是怎么区分的呢?

图片:的士司机剧照

一、四九城指的是哪?

其实如果是对老北京稍有研究的编剧,在民国前,是不会出现四九城这个说法的,四九城的故事要比紫禁城晚得多了。

明朝开始建紫禁城的时候,当时的面积没有这么大,宫门有四个,分别是:地安门、天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四个门守住了皇帝的一片天地,宫门外的地方还是百姓们的居住地,但是清朝进关之后一切都变了。

清朝入关,不仅仅是政权易主,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是,以游牧为主的草原人们开始了第一场大规模迁移,他们随着清军告别草原,拖家带口来到了北京城。

图片:紫禁城剧照

皇帝自然是入住紫禁城,自己的家眷也都安排好了,但是这些随军家属们怎么安排就是个大问题了。当时的北京城居住面积并没有扩张,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城市,大批满人涌入无处居住是肯定,于是,清皇朝下令,让当时居住在北京城的汉人全部搬离原住所,去到郊外居住,而满人则可以入住北京城。

没多久,清王朝为了安抚一同打天下的各队人马,册封也正式开始,满洲人根据不同的队伍分成了镶黄、正黄、镶蓝、正蓝、镶红、正红、镶白、正白八个大族,并且将北京城分成8块区域,让他们分别管理,守卫紫禁城。

在这8个区域加上紫禁城有9个城门,都是统一管理,到点开放关闭,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关城门”指的就是这九个门,但是所谓的“九城”可不是这9个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清朝北京分成八块区域

满人入关之后自然需要从事生产、繁衍后人,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康熙皇帝对汉文化的喜爱和接纳,满汉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小,通婚也越来越多,最后有一拨人则是“满汉混血”。

对于这部分人,皇帝也要慎重对待,于是,在原来八旗的地盘上,在康熙年间,又分割出了一部分专门供这些“混血儿”居住,因此原来的八块区域变成了九块,这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九城”。

民国时期,对北京城又进行了重新规划,所以,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四九城的说法才开始出现,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整个北京城贫富差距加大,才有了“东城富西城贵”的说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清朝北京四九城

二、为什么会有东城富西城贵的说法?

以前老北京人常说,能够在皇城脚下住的那都是极贵重的人,紫禁城旁边一圈就是皇城根,正常在这个范围内是不会安排大臣们居住的,但是皇帝每天都要上朝,官员们一大早要去上班,如果住得太远每日奔波也很辛苦,于是在清朝,皇帝就开始在北京城内赐一些府邸给大臣,最重要的是给汉臣。

从康熙开始,给有功的汉臣赐府邸越来越多,皇帝就选择了一块区域专门给这些汉臣居住,这就是宣武区。宣武区原本就是皇帝儿子们长大后建府的风水宝地,比如礼亲王府、郑亲王府,还有有名的恭亲王府都在这里,都是正儿八经的皇亲贵戚,能够在这里有所宅子,那肯定是贵气逼人了。

所以,所谓的西城贵,指的就是宣武区。

图片:恭亲王府剧照

东城富的说法则和京杭大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京杭大运河开始运行之后,这座四四方方的老北京城有了极大的改变,东边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离港口近,因此,这里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同的仓库用来储存货物。

据当时的数据显示,清朝一共建有13个大仓库,其中就有7个在东城,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崇文区。由于货物流通的原因,在崇文区也出现了各种钱庄,一时间东城崇文区就宛如现如今的金融中心,繁华异常。

而之前居住在这里的一些汉族小官吏,利用手中的职权开始做起了隐形的保安,和当地地头蛇一起控制了这个区域的经济管理,大量金钱的吸纳,让居住在东城的人渐渐富裕起来。

因为这两个原因,才渐渐有了“东城富西城贵”的说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清朝北京的东城、南城、西城、北城、中城

三、南北为何比不上东西?

很多人不知道东城富西城贵还有下一句“北城穷南城贱”。东边让富人霸占了,西边又是贵人的宝地,那么普通的百姓就只能往南北两个方向发展了。

到了民国时期,原先的九城已经被划分得只剩下3个城区,可是这一点也没有改变清朝末期遗留下来的阶级问题。

北边一直是普通百姓的居住地,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在这里的房舍无法得到修葺,一有点钱的人就会找机会搬离这里,有一段时间,这里就是北京城的“贫民窟”。

在碰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总是有大量游民迁徙,清朝也不例外,由于大量外地无家可归的百姓涌入,北京城南边成了他们的聚集地。游民会聚集在南边,是因为那里拥有几座天桥,人们在天桥下可以遮风挡雨。

图片:有点钱就搬家剧照

历史上,北京城的南边一直是赶集的集中地,在这里每个月都有几场庙会,有无数好吃好玩的东西在这里出现并售卖,游民们就在这里表演一些杂技讨口饭吃,而这些在富人贵人面前极其低贱的工作,就自然是这些没有身份的人来完成,久而久之,在这一区域居住的百姓就被称为“贱”。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北京的版图已经重新被更新,原本根据身份来划分的区域已经消失了,但是北京的历史地位依然没有改变。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城从明代到今天,名称未变的胡同何止43条--吕长鸣
老北京俗语“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啥意思?背后有一段历史渊源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北京故事
“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老北京的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北京人说“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是何意?为何这样区分
北京杨叔一句话解读,南城与北城的区别,东城与西城的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