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常说的“师傅”和“师父”,区别到底在哪?可千万别用错地方

“师傅和师父”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古代仅仅一个词语,就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两个词汇“师傅”和“师父”,就不能乱喊乱叫。

师傅

“师傅”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指的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人,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老师。师说的是师长,而傅指的是太傅、少傅,这两个字是同义词,可以互相组合在一起,于是才有了“师傅”二字。

这里的“傅”教育的对象,都是皇宫贵族的子弟,而平常的老百姓称教书先生为老师,不能随便叫“师傅”。

到了宋朝时期,“师傅”这个词汇意义开始扩大,民间的学子也可以称自己的老师为“师傅”了。

到了清朝中后期,各种技术活如雨后春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每一个行业背后都有一个老师,技术越多,老师也越多,后来学徒们把这些人称为师傅。

比如打铁的铁匠师傅、做木工和木匠的师傅、摆摊修鞋的鞋匠师傅、走街串巷卖冰糖的冰糖师傅,都被称为师傅了,后来师傅从狭义的暗指教书的先生,扩展到泛指有手艺的人了。

直到今天,我们继续将“师傅”一词扩大化,不论见到谁,都称对面为师傅,如果在师傅面前加一个姓,显得就更加的尊重对方了。

“师傅”一词应用之广,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是人人皆可以成为师傅了。而且我们现在所说的“师傅”,已经不是专有名词了,在年龄层次方面也没有过多的讲究。

师父

“师父”这个词出现的时间要稍微晚一些,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那个时候“师父”与“师傅”含义大概相同,都是指教书育人的先生或者老师,后来到了元朝和明朝时期,道教开始兴盛,佛教也盛极一时,这些道教和佛教的高人,被学徒恭敬地称作“师父”。“师傅”和“师父”出现了分水岭,最后一个字发生了变化,其本质的含义也大不相同。

举个例子:《西游记》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就要叫他师父。从礼节上来说,“师父”更加有地位,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是可以打骂弟子的,弟子为了从师父那里获得真传,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老师。

古代如果拜了师父,在规定的学艺时间里,父母与子女是不得相见的,而且弟子拜师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仪式方面很隆重,现在行拜师大礼,还要献红包和拜师帖。

有一技之长者称为“师傅”,应用的是十分的广泛;对自己的授业者称“师父”,是对自己谆谆善诱,耳提面命之人。两者都可表示师徒关系,但是“师父”一词显得更加的正式。

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学校里的老师是称为“师傅”还是“师父”呢?其实学校里的老师,如果是一般的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这样的老师就是“师傅”,如果老师深刻挖掘孩子的内在潜能,并且时刻关心辅导,这样的老师就是“师父”。

但是由于目前学校班级里的学生众多,老师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照顾得到,所以大多数老师都属于“师傅”这个级别了。

综上所述,“师傅”和“师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能乱叫别人“师父”。在佛门或者道家里,如果称自己的老师为“师傅”,也是大不敬的。因此我们总结了3点规律,方便大家理解:

1 、对于自己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用“师傅”称呼;

2、 对于出家之人或者道士,用“师父”称呼;

3 、确定了师徒关系,行拜师大礼,要用“师父”称呼;如果只是一般师徒关系,比如工厂里跟随老师学习技术,则称之为“师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武术师承关系简述
师父与师傅的区别
“师傅”≠“师父”,哪个才是用来称呼出家人的?
师傅和师父,这两个词有啥区别?我们都弄错了
“师傅”与“师父”,一字之差,用法有何不同?
莫把"师父"称"师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