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拜谒三苏园有感

 清明拜谒三苏园有感

——苏东坡的廉政与诗意人生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赤壁赋》

满怀崇敬与仰慕,清明节期间我和家人重来三苏园拜谒,游园完毕,感慨不已,一代文豪文如其人,人亦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好文。用“气高天下”“千古风流”形容再恰切不过,正如诗人臧克家所题:“仰望东坡”!

殊不知,苏子的诗意人生竟和他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于是,人们常常忽视了,恰恰做官是他的主业。他25岁进入官场,最高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诰,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最低时,调任琼州别驾移廉州安置,从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他的父亲为他取名“轼”,是企望他像“轼”——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即巧为观瞻,确保安稳,处世圆通。然而,苏东坡做不了这样的人。他太有棱角,是非分明,一生仕途多舛,屡遭贬逐,但最为难得的是,无论担任的职务是高是低,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勤政廉政,努力做于国于民都有利益的事情。

苏轼从政为官40年,曾经历过三次大的贬谪生涯,但他的一生都坚持说真话。苏轼刚做官时,朝廷为庆祝宋军在北方边疆取得的胜利,仁宗下令,宫中悬红灯庆祝。负责去民间买灯的官吏们强行要求老百姓减价卖灯,弄得京城内外怨声载道。苏轼了解后,奏请仁宗,切莫把好事办成坏事,失去民心。仁宗认为有道理,于是下令禁止低价从民间购买红灯,当时为百姓所称道。

王安石变法,苏轼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政策脱离实际,在执行中又有恶吏因缘为奸,因而利民之法变成扰民。又看到王安石等利用手中权排挤反对者,提出言辞激烈的批评,为此也被外贬。后来司马光等重揽大权,废止新法,要将免役法重新改为差役。而苏轼深知,差役“法久多弊”,百姓因差役而多破产。已回朝任中书舍人的他,又站起来坚决反对,力主“免役不可改,差役不可复”。于是,守旧派又把他贬逐出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苏轼具有这样的精神。

苏轼一生虽然仕途坎坷,宦海沉浮,却始终常怀爱民之心,常谋利民之事。即使是在被贬后,仍然专注于为民办实事。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引洪入黄;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创办医院,赈济灾民;在密州,他捕蝗抗灾,常山祈雨,收养弃儿,检敛饿殍;在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所……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

东坡先生一生始终戒奢崇俭,清廉自持。每到一地,都留下了清廉、勤政、爱民的美名,被当地百姓世代传颂。在他政治生涯中,无论升官,还是遭降职贬官期间,他总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尤其是在降职贬官时,他也能做到随遇而安。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一度过着“向人乞米何曾得”的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东弄到一片坡地,苏轼便开荒种田,以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时间一长,苏轼就像乡间老农一样,又黑又瘦。寄情于劳作和诗词的苏轼,为这块地取名“东坡”,自称“东坡居士”,苏轼因此又被后人敬称为“苏东坡”。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苏轼却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寄托和乐趣。他在黄州先后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80多篇流传千古的诗词散文。正如题记中所引《前赤壁赋》中名句:“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何等高尚的道德品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书法——赤壁赋!太漂亮了!(值得收藏!)
苏志勇:缅怀苏东坡 快乐度人生
苏东坡的旷达人生
穿过千年的尘埃之十:苏东坡篇
“千年英雄”苏东坡之六:黄州东坡
《宋史 苏轼传》全篇翻译及注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