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测老的快和寿命的一些方法
08-21 15:15
#科学家发现14种死亡标记#预测死亡以及衰老速率的快慢,大致上有一些方法,这种是其中之一。
事实是,有的人死得快,有的人死得慢,即有的人老得快,有的人老得慢。这种“不公平”现象是真实存在的。目前没有太精确的方法预测这些,所谓14种死亡标记也只是能计算一个大概,原理有局限性。
人类年龄有两个,一个叫生理年龄(chronological age),这个很好算,会减法就会算;另一个叫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这个不好算,要综合看。每个人的这两个年龄并不完全一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Horvath研究发现,生物年龄偏离生理年龄越高的,早死风险越高。所以,一个60岁但生物年龄为75岁的人,他的“早死”在生物学上也算“寿终正寝”了。
怎么测算生物年龄?另外一个办法是去看一看人体内的“表观时钟(epigenetic clock,developed by Horvath in 2013)”。这面钟有一个特点,它会原原本本记录下我们一生的重大遭遇,并在DNA上一一做出标记,比如甲基化。所以,翻检相关细胞的甲基化水平,便能基本确定其衰老程度,亦即甲基化水平与生物年龄正相关。所以,可以用这个参数(生物年龄标志物,biomarkers for biological age)来预测人类的实际寿命。
Horvath领导开发的表观时钟模型,本可以预测高加索人 (Caucasians) 、西班牙裔人(Hispanics)和非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s)的实际寿命(中位误差3.6年)。方法并不复杂:抽取志愿者的血液,提取DNA并分析其甲基化水平(模型对诸如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疾病史、血细胞计数等传统风险因素进行调整)即可。
研究表明,5%的人就是比其他人老得快。这些“不幸者”在任何年龄上的死亡风险都要比其他人高出50%左右。举例来说,两个60岁的人,都抽烟、都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尽管身体其他指标都相近,但表观时钟更快的一个在未来10年死亡的风险高达75%,但另一个只有60%。再比如,本文开头那位50岁“寿终正寝”的人,即使他不抽烟、不饮酒,定期运动,膳食结构均衡,但表观时钟还是比其他人转得更快。
“早衰”背后的原理?
许多环境因素都会加速表观时钟。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研究法人员发现,抽烟、抽大麻都会加速老化,其中长期使用大麻可使生物年龄高出11%左右,也就是一个30岁人的实际生物年龄是33岁。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算法,可通过分析小鼠血液样本DNA上的90个生物年龄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来预测其实际寿命。英国巴布拉罕姆研究所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算法,则可分析小鼠基因组上的329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最终误差不超过3周。
那么,去除这些加速因素是不是可以延缓衰老?是的。实验中,切除卵巢的小鼠衰老加快,高脂饮食也有此效果。所以,如果一个人不想老得那么快,最好在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但,如何解释有些生活方式很好的人,反而老得更快呢?回答是:胎儿在子宫的“艰难遭遇”,以及幼年期的不幸遭遇(诸如精神压抑、性虐待等等),都可能让表观时钟加速,以至于到了健康的成年后仍“停不下来”。
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LSHTM)的研究人员发现,受孕后数天的胎儿基因组上,有一些区域(如MEs)的甲基化水平对环境(主要是子宫的)尤其敏感,试管婴儿的这一区域甲基化水平明显更高[5]。此外,孕早期营养不良会显著增高MEs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导致胎儿长大后肥胖风险和罹患结肠癌等风险上升。
这里有一项现成的史实佐证:1944-1945年荷兰大饥荒期间出生的孩子,大多一生饱受健康问题的困扰。在此期间,共计有2万荷兰人死于饥荒。新出生的婴儿也大多营养不良,经追踪发现,成年后的他们罹患肥胖症、糖尿病和精神类疾病的概率更高。2008年研究发现,这些人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IGF2)基因的差异甲基化区异常。201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家Lumey主导,再次对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生的数十万荷兰人的死亡记录研究发现,大饥荒期间出生的人群死亡率比那前后出生的人都高。“我们发现这一代人的死亡率在68年后增加了10%。”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长寿可以遗传”。除了长寿基因等遗传因素外,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活到90岁以上的女性,更有可能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收入也较高,饮食也较健康,这些环境因素对基因组造成的影响,将和基因一起遗传给了后代,结果她们的女儿更可能拥有“健康的老年”,且90岁前的死亡风险也较对照组更低。
幼年期经历,至关重要
人类基因组可记住母亲子宫的营养不良与炎症环境,当然也记得住幼年期的不幸遭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有122个基因上的高甲基化水平与儿童精神低迷正相关,那些父母工作不稳定的儿童生物年龄升高1岁左右,父母事业或双亲去世的儿童则“老”了1.85-2.4岁。特别地,压力、创伤、虐待、贫困等因素对女孩的影响更大,共计有1400多个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
不管是老了1岁,还是1.85-2.4岁,都说明“早衰”是可以测量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学术医学中心(Amsterdam UMC)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的人平均比健康人群老8个月左右。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他们的生物年龄甚至比生理年龄老10-15岁。研究小组除检测分析血液样本DNA甲基化水平,也对74名抑郁症患者和64名对照者做了脑解剖,结论是一致的。
UMC的研究表明,一方面特定位点上的甲基化水平确实与年龄增加呈正相关,这说明表观时钟的运行是比较准确的;另一方面,那些16岁前经历过童年创伤的抑郁症患者,他们的甲基化水平更高,由此导致的表观时钟加速在进入晚年后更加明显[8]。也就是,时间并没有治愈所有的创伤,后者都被记录了下来,导致老病交加提前到来。
如图:随着生理年龄(Chronological age)增加,对照组与实验组人群的甲基化水平均升高。但,MDD(抑郁症患者)的“早衰”愈来愈明显。
总结一下:我们能做什么?既然基因组能记住环境的变化,把它标记在DNA上,并可能传递给子孙后代,那么我们就要像君王一样,即使表面上身体是自己的,也要慎言慎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因为还有专门记录帝王起居注的起居舍人在一旁“盯着”。
同时,为人父母的,从备孕开始就要给未来的孩子打造好成长环境,并在他的童年给予关注与爱,因为这些也会记录在基因组上。
参考文献:
Steve Horvath et al. An epigenetic clock analysis of race/ethnicity, sex,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enome Biology, 2016;
Albert Stuart Reece et al. Cannabis exposure as an 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and accelerant of organismal age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BMJ Open, 2016;
Daniel A. Petkovich et al, Using DNA Methylation Profiling to Evaluate Biological Age and Longevity Interventions, Cell Metabolism, 2017;
Thomas M. Stubbs et al., Multi-tissue DNA methylation age predictor in mouse, 2017;
Noah J. Kessler et al.,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ly-sensitive DNA methylation states in the very early human embryo. Science Advances, 2018;
Aladdin Shadyab et al., Parental longevity predicts healthy ageing among women, Age and Ageing, 2018;
Ligia A. Papale et al.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 in Saliva are linked to Childhood Stress,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Laura K.M. Han et al. Epigenetic Aging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8;
Painter et al., Transgenerational effects of prenatal exposure to the Dutch famine on neonatal adiposity and health in later life, BJO: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 rics&Gynaecology, 2008;
Lumey et al., Prenatal famine and adult health,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倒拨生物时钟,有望通过表观遗传时钟控制生物老化速度,重返年轻可能不是梦!
只需2个月,让人年轻3岁?通过饮食/运动/睡眠改变DNA甲基化,能够逆转衰老
DNA甲基化与人类健康衰老
你是否真的老了?老年医学顶级期刊Aging Cell最新文章给你答案
2个月年轻3岁!饮食、运动改变DNA甲基化,逆转衰老!
利用DNA甲基化工具或能有效预测机体健康寿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