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沉丹田论理

     气沉丹田,道家、佛家、武家、医家各门各派都很重视丹田功;但修炼的方法和理解各有不一。气往下沉固然可使重心稳定,若只注重于气沉丹田也会造成肢体运动迟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所以行拳时应注意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的相互配合。就气沉丹田而言,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要求,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气沉丹田”,“气沉”并不只是用意将气往下沉,这种下沉虽对稳定中心有帮助,但在运动中相应就会迟缓,前贤云:“沉者滞,浮者飘”。“气沉丹田”可以比喻潜水艇潜在水中,外不露形,而不是沉入海底。根据需要即可沉入海底,又可浮于水面;随心所欲。内经有云:气入丹田,如龙蜇虎伏。就太极拳而言,要求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相互配合,如果沉到底,它又如何能转呢?如同悬浮在水面的球,能够灵活旋转,但是它飘,不沉隐。所以要求气沉丹田不是用意识去压制,而是要气自然沉于丹田,使气在丹田可以自由的运转,就好象滚珠沿着轴承转一样,有它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带动周身气血的运行,根据需要走、化、旋、转、重心下沉来随时调节气血的运行。轮船到了海口需要把沉重的铁锚沉入海底来稳定轮船的平衡,开船时还需拔锚起航。太极拳在实战当中,是一种突发性的,一触即发,没有拔锚起航的机会。拳家从训练之初就应当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如太极拳论所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指的就是这种将分未分,临界待命的状态。太极拳的技击与养生,都是跟丹田有直接的关系的;丹田可以说是人体聚元气之府,气力相合之端,其中暗含阴阳之变化。气力本就分阴阳,太极拳要求“九曲连珠,节节贯通,无微不至,气贯周身,阴阳互变,气力相合;”由于气的根源在于丹田,所以古人形象的比喻功夫大成后,全身无处不丹田,全身无处不太极。

     丹田功是传统太极拳的核心功法 ;自古先师只有口授而很少书传,让后之学者难明其所以然;现将我敉十年积累的经验略述之:“丹田者,阳元之本,气力之府。欲精技艺必健丹田,欲健丹田必先练技艺,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丹田亏则气不充,气不充则力不足。丹田受之先天,人所固有,自足于内,无待于外,必善自保养修练。不贪色欲,不丧肾精,保养有方,则元气自充,可延年益寿。练丹田在于聚,在于运。八要中提到舌顶、齿扣、谷道提、三者并诸法。练时必先去其隔膜,一无阻拦,透过心肝脾肺肾,气才能全聚于丹田。如你聚之而不善运,也不能发为绝技,要善运用丹田之内气,才能使丹田之气力由背骨往上迥住于胸间,充于腹,盈于脏,凝于两肋,冲于脑顶。气盈于丹田,手足异常灵活,敌来势即变,气力随之即到,千变万化,无可形容。丹田之气是拳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重视修炼丹田功,才能将丹田之气力发之为绝技。

  丹田位于脐内1.5寸,与命门穴相对。(有些门派认为丹田在脐下1.5寸或小腹之处,或另有所见,在此不辩。)丹田为先天元气之舍,亦为周身气聚之所。只有丹田与命门之气贯通,充盈带脉,方能更好地使周身上下气血流通,使内劲收发于丹田。有人认为丹田只是一个小点,这是不正确的,丹田分上下左右中,是一个很大的团体,丹田鼓荡能带动全身气血的运行。

    丹田内转法 :丹田内转是丹田功法的基础,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有些太极流派只知强调气沉丹田,而不知内在实质为丹田内转。丹田如发动机,而丹田内转犹如启动发动机。有人以为气沉丹田只是一个重心下沉,增加稳定平衡,或是达到上虚下实的目的,这就未免太小看丹田的作用了。丹田是聚一切内劲、缠丝劲之总关窍。丹田内转是以丹田为枢纽,与腰同步旋转,并以此为轴,带动周身气血运行于四肢百骸,贯通五脏六腑,形成周身整体的旋转运动,这是训练整体浑圆力的捷径之道,可使丹田浑厚内气圆转自如。

  丹田内转是以人体中脉(丹田与命门之间)为中心,做平圆、立圆、纵圆、顺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丹田内转的练习,在盘架时方能做到气沉丹田与气转丹田相互配合。拳家有云:“缠化转换,开合呼吸,击打跌拿,均在丹田转换一瞬间。”根据历代太极拳师的经验和本人练拳体验,丹田功对于太极拳修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太极拳是要求一种圆的运动,周身要求一种螺旋缠丝劲,节节贯通,其内在的要求也是如此。气海为人体气机之所在,作为人体气机的根源,它的转动是可以带动周身的气机形成一体,如水中的旋涡,旋转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人如果掉入这个旋涡是很难从中挣扎出来的,太极拳运动不是停留在人的肢体上,而是内外同频,产生巨大螺旋力的效果。通过这种螺旋力才能把对方来力化于无有,也就是通过这种螺旋力,使人体的气机在人体的周身无处不在,如果功夫高深的人可以伤人于极小的动作。因此只有有效的调动人体气机的根源才能做到气力相合。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与气转丹田相互配合,决不是孤立的。

  苌乃周先生在气力渊源论中这样写道:气无形属阳而化于神,血有质属阴而化于精,神虚故灵敏不测变化无穷,精实故充塞凝聚坚硬莫敌,神必藉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气力乃成。夫乃知气力者,即精神能胜物质之谓也,无精神则无气力矣。武备知此,惟务聚精会神以壮气力,但不知精何以聚,神何以会,是以殚毕生心力而漫无适从也。夫精以神聚,神以气会,欲求精聚神会,非聚气不能也。传统太极拳讲究内实精神,没有丹田功,就如炮中无硝黄,弩弓无弦箭,满腔空洞,无物可发。欲求猛勇疾快如海倾山倒,势不可遏,必不能也。此为传统古训,摘录以供后学者参考。  

       丹田鼓荡法

  丹田鼓荡法,必须在丹田伸缩开合贯穿于肢体开合后,才能修炼。如果只是丹田小范围的运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带动周身鼓荡,才能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威力,如同水中巨浪,吞噬着水面上的物体,也就是说水借风势,风借浪力相生相依,周身的鼓荡借助于丹田的鼓荡动力,丹田鼓荡借助于周身鼓荡的威力合为一体,产生强大的威力。如拳家所说:“身如气囊,节节贯通,无所不在。”丹田鼓荡不是一个局部的运动,需要精神意识、气血及周身整体的变化相互配合,通过精神与意识使人体内在的潜能奋起,充分的调动内在机能。笔者需要指出的是丹田只是周身鼓荡的一个重要环节,周身鼓荡如长江之水,一浪接着一浪,劲法滔滔不绝,脱离了周身的运动配合丹田鼓荡的作用就无从发挥,读者不可不察。 由于各派的太极拳体系构成不同,作为太极拳的修炼者不应该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来断言有用或者无用,正确或错误。总的来说,只要 能刻苦修练,功到自然成。

     九十年代我在深圳当保镖时,早晨在荔枝公园锻炼时,一位名师在公园教太极推手,我向其请教,那名师要我先交学费。那时我虽然练了很长时期的太拳,但对推手沒有实战经验,不过练过外家拳擒拿、散打,在攻防转换有一定基础。我也毫不客气的说:我先与你推下式式看,如你能胜我再交学费;侥幸我把他推倒了。这位名师对我说: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你推手用力了,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犯规。笔者当时年轻气盛,我还笑着对他说:太极拳不是讲究化力打力引进落空吗?刚才我用的是蛮劲,你怎么不能化我的力呢?实际我并不是用的僵拙之力,还是一种松柔的弹抖力。很多人学一辈子太极拳不会推手等于没学,有很多学推手的只能按本门派的规矩或现代推手比赛的规则;这是有局限性的,不能登大雅之堂。太极拳各门各派的推手风格各异,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棉中裹铁,极沉重,松沉而不僵。也有非常轻柔,好似一张纸轻贴在对方手上,欲进不能,欲退不可。总的来说,你只等待别人按你的方法推手是不可能的,古人太极推手与技击是面向各门各派的,不象现代分门派。我看,只有我们去适应别人的各种技法,不可能别的门派都按我们的意愿来适应我们。假设歹徒向你行凶抢劫,歹徒学的是其它门派的武术,那你就只能受死了!当时给这位名师被我说得口服心服。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逐渐对待事情的心态有所不同了,实际别人有别人的长处,我不该揭人家的短,谦虚一点,才能更有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沉丹田和气转丹田,丹田功的正确认识
养生为本 技击为魂
丹田鼓荡是发力的基础
修炼太极拳务须“懂劲”
太极杂说 98
第1045期 | 太极拳以“养生为根本,技击为灵魂”,能养生又能对敌,才是真正的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