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镇西:“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卓越的自己!”


昨晚上,我应邀回到武侯实验中学,给二十多位年轻的新教师讲我的故事。


面对一张张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我开玩笑说:“你们都很年轻啊,但我年轻的时候比你们还年轻呢!”大家笑了。我问:“你们现在多大?”一个女老师说:“22岁。”我乐了:“我年轻的时候才21岁呢!”大家又笑了。


我在讲自己成长故事之前,说的第一句话是:“在座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卓越的自己!”然后我从我读大学讲起,讲我1982年1月跨出大学后,到现在35年的经历:“未来班”、《中国青年报》第一版发表报告文学、北京见谷建芬、我犯过的错误以及我的态度、浪漫的高九五届一班、《爱心与教育》的诞生、出席苏霍姆林斯基八十诞辰国际研讨会、攻读博士学位、重返校园当班主任、来到城郊学校当校长、推广新教育、登上国际教育讲台……整个过程贯穿着我的一个切身感受:“自己培养自己”。


在讲述中,我给年轻的老师们说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刚工作之初,我想的就是怎样把每天的课上好,吸引孩子们;怎么把班带好,让孩子们喜欢这个班集体,当然也喜欢我。没想过什么中高、学带、特级,也没想过赛课获得金奖然后一炮打响,回学校后可能破格评为这个评为那个,或者被提拔进入学校‘管理层’。这些,统统没想过!因为专一,所以纯粹,所以幸福!”


“当你感到委屈,或者遭遇不公平对待时,最愚蠢的办法是抱怨,是逢人便诉说你的冤屈,是一定要‘讨个说法’‘还我公道’的冲动,是‘我凭什么要给这学校卖命’然后沉沦;最聪明的办法是——超越委屈,强大自己!”


“所谓‘嫉妒’,往往是产生于层次相同或相近的人之间。因此,摆脱嫉妒的最好办法是——拉开距离!鲁迅到我们学校来教语文,哪个语文老师会嫉妒他?钱穆来我们学校教历史,哪个历史老师会嫉妒他?徐悲鸿来我们学校教美术,哪个美术老师会嫉妒他?”


“当你全身心投入到你热爱的教育中时,那么多的感动,那么多的快乐,多么多的收获……会让周围关于名利、关于得失的一切喧嚣、一切诱惑,都烟消云散。和你终生享受的教育相比,那些小名利、小得失,算得了什么?简直微不足道!”


“从25岁到45岁,我几乎没有任何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荣誉,没评上过‘教坛新秀’‘市优青’以及任何一个级别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但45岁那年,特级教师的称号降临我的头上。只要你有足够的淡定沉静,老天是不会亏待你的。”


“当我面临在别人看来‘不公’时,我就想,反正那些评优选先提拔和我没关系,那我就一堂课一堂课地上,一个班一个班地带,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发表,一本著作一本著作地出版……编辑部和出版社不可能要你提供学校证明和公章才给你发文出书。所以这些是学校管不着的,我自己就可以做主了。我因此而享受教育的巨大幸福和成就感。”


“当老师仅仅凭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智慧,需要某些天赋,甚至智商。一个学校最可怕的事情是,一群愚蠢的教师却兢兢业业!”


“现在中国教育最令人忧虑的现象之一,就是教书人不读书,自己不读书,反而要求学生读书。这真是讽刺!”


“幸福,的确比‘优秀’更重要!‘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而且还有名额的——这次学校只有一个特级教师的名额,能否落到你头上,完全不是你能把握的;但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而且没有名额限制,人人都可以幸福。”


“所谓‘专业成长’,所谓‘超越自己’,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你自己目瞪口呆的‘我’。”


“只要你用心地爱着你自己选择的工作,倾情投入其中,你就完全可以把一堆琐碎的日子,铸造成一个伟大的人生;哪怕你一辈子也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这也不妨碍你把你的教育生涯编织成一串故事,创作成一本童话,缔造成一个传奇,导演成一部大片——这部大片是你自己献给自己的《致青春》!”


……


整个过程,我聊天似的和大家在说笑中讲我的故事。年轻人们听得特别专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我从他们明眸里看到了年轻时的我。


结束时,我这样说:“未来的你们一定会你们让自己的吃惊的!”


我随便问第一排一位女老师:“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她有礼貌地回答了我。


我说:“可以预言,若干年后,中国著名媒体上会有这样的整版文章,题目是《她创造了一个卓越的自己——我国著名特级教师谁谁谁成长录》……”大家都笑了。我继续说:“这篇文章写道,这位著名特级教师在回忆自己成长经历时说,我的一切都要从刚参加工作在武侯实验中学的第一个月的一个晚上说起,那天晚上,学校请来了老校长李镇西老师给我们讲他的成长故事,从那一刻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寻找到那个卓越的自己!”


老师们都笑了。我却说:“你们一定会的!”


然后我给大家签名赠书,再‘然后’我带着他们走进隔壁的“镇西资料馆”,这是教育局为我建的一个教育资料博物馆。墙上的说明这样写道——


“这里的每一行文字,每一幅照片和每一件实物,都见证了他教育成长的足迹。他有过改革的成功,也有过探索的失误,有过引以为豪的硕果,也有过追悔莫及的败笔。无论如何,他的经验,或者教育,客观上都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的财富。”


我给老师们解说着,并且和他们一起‘穿越’回到了我的青春时代……

 

               2017年9月1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每一颗“种子”生发出生命的力量
今天拜读了语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李镇西的一篇文章,李老师在文中质
李镇西:做老师,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讲座摘录
李镇西:“家庭教育不是纯粹的技术,而是父母的为人。”——拜访于漪老师(下)
特级校长李镇西:“教育最大的阻力,就是家长的不信任。”
往事犹可忆(黄坦镇小,芳华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