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为官五日,留情千年

今天的蓬莱山上,耸立着苏公祠、卧碑亭、宾日楼等与苏东坡有关的建筑。可是,苏轼在蓬莱为官的时间仅有短短五天,是何原因能让当地百姓如此怀念,又是何原因能为蓬莱留下如此的云云名迹?


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

众所周知,苏轼的一生是浪迹天涯的一生。北宋元丰八年,已被流放黄州苦闷煎熬六年之久的苏轼,在新一轮的政权交替后,终于得以启用。这次,他被安排到山东登州,即今天的蓬莱做登州知府,也就是地方军事和行政长官。这一年是蓬莱阁初建后第二十四个年头,当时的蓬莱阁还名不见经传,又远离朝廷。苏轼十月十五日到任后,仅五天就收到了朝廷调任礼部郎中的诏书,十一月初便离开登州。苏轼在蓬莱做了五天的知府,总共呆了不过二十几天的时间,然而在这些天,他深入地方,了解民情,视察海防,为当地百姓做了几件大好事,让他在蓬莱的足迹成为永恒。

俗话说:“油盐酱醋茶”。古今中外,食盐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当年,灶户(煎盐之人)煮盐为生,老百姓吃的食盐规定从灶户那里买。“榷”就是专卖、专供或专利的意思。而榷盐制度,是当时的规定,灶户所产盐只能卖给官方,再由官方转卖给百姓。由官方低价购入,高价卖出,导致灶户无利可图,纷纷破产,只好远走他乡,而老百姓又必须高价从官家买盐,价格高昂,经济负担极重,普通百姓买不起盐,只好少吃盐或不吃盐。长期以来,百姓身体缺盐缺碘,身体虚弱患病,造成了社会危害。这一制度的弊端被正在登州任职的苏轼发现,他疾愤写出并上书朝廷,要求免除登州的榷盐制度。朝廷经过商议,《乞罢登莱榷盐状》昭准,废除了过去的当地食盐官营专卖制度,改为由沿海盐民(灶户)直接卖与地方百姓,官府只收盐税。这样既保护了盐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方便了百姓生活,而且交易价格下降,减轻了百姓负担。清代盐政碑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治绩也。”

由于当时的登州北部接近辽国,随时可能爆发战事,处在国防前沿,而在登州的数日里苏东坡发现这里的防御不尽人意,回京后立即向朝廷进奏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在《议水军状》中,苏东坡首先分析了登州在防御东北少数民族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接着报告了百余年间登州屯兵戍守的具体情况,指出当时登州武备松弛,屯兵多有外调的严重问题,向朝廷表示了他深恐“兵势分弱,以启戎心”的忧心。在他的奏请下,朝延同意了他的意见,从此,登州海防、边防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做了如此多的好事,登州百姓自然对这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尽。此后,当地百姓自发在蓬莱阁附近修建了苏公祠,祠内供奉着苏轼的画像,苏公祠门口,有一对联“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短短一联,便把苏轼对蓬莱的影响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书全才”苏轼为蓬莱留下了大量珍贵墨宝

苏轼在短短的任期里,除了给皇上连呈两道奏折为登州的海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提出建议外,还对登州海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专门去拜当时的广德王庙,也就是现在的龙王庙。在离开登州之前,他还两次登临蓬莱阁,留下了《望海》、《海市诗》、《海上书怀》等诗文佳作。

苏轼《海市诗》部分截图

苏轼《海市诗》部分截图

在这些诗词里,数《海市诗》独领风骚。来登州之前,苏轼已经看到前人对登州海市的记述,听到过时人对登州海市的描绘,苏轼便对海市心生向往。然而他在登州停留时间实在太短,这使得他在临别登州之际更加渴望能一睹海市奇观。可时值冬季,海市难见,为了实现夙愿,苏轼向海神祈祷。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天海上竟真的出现了海市,苏轼惊喜之余提笔写下此《海市诗》。诗云:“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蜇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诗句所描绘的“海市蜃楼”,仙气回荡,声势浩大,既表达了苏轼面对蓬莱山水美景的欣喜,也表达有对人生的感悟和前程的忧思。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名声与威望使他的《海市诗》引领了蓬莱诗文,《海市诗》发表后,吸引了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到登州必写诗著文,成为了蓬莱文化一景,而蓬莱阁也因之增色,名扬四海。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来到蓬莱但有闲暇,便携同僚饮酒蓬莱阁上,赋诗论道。在这期间,来自京城的史全叔送来了吴道子的画,请苏轼鉴赏。苏轼颇有兴致的做了题跋,笔墨飞扬,神采奕奕,成为苏轼传世书法中的名篇。后来被元人摩勒刻于石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卧碑了 。碑的背面刻楷书苏轼的《海市诗》,正面刻行草《书吴道子画后》,从《书吴道子画后》一文看,元丰八年的年款署于文中,后续碑文书风明显差异。经推断,石碑原为《海市诗》,诗刻成之后,又在背面刻文。由于《书吴道子画后》一文手迹少于《海市诗》,为此,在文后续上了与此文相关的另一苏轼手迹一节,借以填满碑面。虽然不是一气呵成,但苏轼的书法风格确是统一的。此卧碑是蓬莱阁内珍贵碑刻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这边还有清朝人龚保琛题的诗:“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为此,人们还修建了一座坐落在丹崖山古建筑群的东北侧,面北而立的亭子,其实这亭子并不是一座亭式建筑,而是与其他建筑相连接的一座卷棚庑式屋宇,不过人们追求一种雅意,便把它命名为卧碑亭了。

作为一代文豪又是宋代四大书法家的苏轼,他所留下的墨迹无疑增添了蓬莱这一区域的文化含量。蓬莱阁也自此成为文人骚客的雅集之地,琳琅满目的历代名家书法刻石、楹联、碑文、题记,比比皆是,着实为海山增色。清代有诗人在瞻拜过“苏公祠”过后,写道:“赖有公来官五日,三山万古重蓬莱”。(本文摘自《旅游世界》11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迹东坡古登州
青未了 | 在蓬莱:与东坡同行(中篇)
苏轼登州“五日游”
《三苏祠宇遍神州》蓬莱苏公祠
山东烟台蓬莱阁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散文||在蓬莱:与东坡同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