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相机也能“摄月”!手把手教你拍超级月全食


本月31号晚上,将有一次非常非常难得的“超级月亮 蓝月亮 月全食”,到时候还能看到很漂亮的“血月”,并且这次月食,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下雨的地区很遗憾...),甚至城市也能拍摄、观看,所以是一次很难得的拍摄机会,不容错过!



前两天小编已经给大家稍微介绍了下拍摄月全食的方法,后台收到一些朋友的留言,诸如“我的徕卡Q能拍吗?”或者“M机配标镜能拍吗?”,现在小编统一回复:当然可以!

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基本上所有相机(包括手机)都可以拍到月全食,只不过效果不同罢了。


小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拍摄月全食:


1. 何时拍摄月全食

2. 拍摄所需装备

3. 具体拍摄方法

4. 拍摄注意事项



 何时拍摄月全食 


关于月食的成因,小编在这里就不做科普了,感兴趣的朋友可百度一下,31号晚上的这次月食时间表如下图所示:




月球进入地球半影是在北京时间18时51分,不过这个时候并不适合拍摄,因为月球表面没什么大变化;

真正能观察到的月食开始是在19时48分,即“初亏”阶段,这个时候“天狗”开始食月了;


而最壮观的时刻是在“食既-食甚-生光”这个阶段,也就是20时51分到22时07分,此时月球完全处于地球本影之内,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折射到月球表面上令之呈现红铜色,人们常说的“血月”就是这个阶段了;


到23时12分,月亮复圆,也就是说,你能观测、拍摄到的月食阶段有将近3个半小时,激不激动~



本次月食发生在月球近地点,所以也是“超级月亮”,比最小时的月亮大10%左右,拍摄效果更佳!


月全食过程,by Scott Q


 拍摄所需装备 

下面就是大家比较困惑的问题了:“我需要用什么装备才能拍到月亮?”


● 相机:

中画幅,全画幅,APS-C画幅,甚至更小的画幅,像素够清晰的话都可以。

另外相机最好具备长曝功能(30s左右即可),这点大多数相机也都具备。


● 镜头:

在人们印象中,拍摄月全食需要用 400mm 以上的焦段才行,其实这是很片面的。

所有的焦段都可以用来拍摄,不同的焦段能拍出不同风格的月全食,如果你非要拿广角拍特写,那我是真没办法。


● 三脚架:

如果你想拍出令人惊艳的月全食,而不是随手一拍,那么脚架是真的少不了。


图为捷信旅行者三脚架。君峰有售。


● 快门线:

这个看情况,快门线能够方便地拍摄B门、延时,减少按快门时的震动。常拍风光的人肯定用得上。

Leica SL 快门线


● 大容量的SD卡:

如果要拍摄延时的话,还是准备一张64G的卡吧,毕竟动辄要拍摄数小时,并且存储速度也要跟的上,90mb/s以上是需要的。


● 充满电的电池:

电池一定要充满!一来拍摄时间长,二来冬季气温低本来就影响电池续航,不充到100%别出门!

备用电池最好也带一块。


 具体拍摄方法 

好了,装备带齐了,怎样才能拍出月全食的壮观景象惊艳朋友圈呢?别急,我们慢慢说。

首先,把你的相机调至M档,然后MF档手动对焦到月亮。


▎广角(35mm 以下)

广角你是拍不出月亮细节的,在画面中,它就是一个点的大小,但是却可以拍到月亮变红的过程。所以推荐你用长曝光或者是延时摄影来拍月球“拖线”或“月轨”效果。


照片by Mahyar Moradi Chafi


因为地球的自转,你可以用B门拍摄来捕捉月球的轨迹,ISO 可以设为400,用 f/8 或 f/11 的光圈;建议此方法在“血月”阶段使用,拍出的月球拖线将是橙红色的


2000.1.21日月全食。©Fred Espenak


也可以用“延时摄影”叠加拍摄,比如说单次曝光30s的话,因为徕卡相机很多都需要机内降噪,所以间隔时间也至少30s,这样拍摄持续1个小时(如果想拍月食全过程需要3个小时),后期再进行堆栈处理。


● 注:

是不是听“延时摄影”、“缩时摄影”都要听晕了?其实,你的 Leica Q 里就有这个功能!(小编打赌,99%的朋友没用过)


先测好曝光,调好快门速度,然后打开你的相机菜单,选择“场景模式”-“时间流逝”,你会看到三个选项:



先确定拍摄间隔,比如说你要十分钟拍一张的话,就在“分钟”那里输入“10”;



然后是“缩时拍摄图像数”,可以算一下,如果你要拍摄1小时的话,每10分钟拍一张,那一共就是6张,所以输入“6”,按屏幕上的对勾确定,自动返回;



拍摄时间默认“00:00:00”,确认后半按快门回到拍摄界面,然后再按快门,就会按照你的设置来拍摄了。


此时的拍摄界面是这样的:


屏幕右上角显示了倒计时,和数字“6”,即剩余拍摄张数,下方是我预设好的曝光参数:ISO 100,F16,30s。按下快门,相机就可以自动拍摄了。


SL 的玩家们也可以参考以上设置方式,在菜单里找到“驱动方式”-“缩时”,然后回到菜单里设置缩时的时间间隔、拍摄张数,原理与 Q 的一样。


最后,你需要把得到的照片后期叠加到一起。


拍星轨也常用此方法,Leica SL 24-90,单次曝光20s,间隔20s,持续30分钟,多张长曝后期拼接,并用PS做了处理;图片by Kristen Meister


▎中焦(35mm-90mm)

中焦情况下,月亮不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小球,这种情况下,我们再拍月轨就有些浪费资源,推荐多次拍摄叠加来拍“月亮串儿”。


选择好场景(地景不要有太多杂光),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来拍摄整个月食的过程。要注意月亮是东升西落的,所以构图时给月亮留出空间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机的参数设置要注意,我们先设置好当前场景下的正确曝光参数(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长曝光了),然后再用“缩时摄影”功能定时拍摄,比如让相机每隔10分钟拍一次,持续3小时


by Kai Cadarette


ISO 100,f/2.8,1/400s,by Matipon Tangmatitham


相机内没有“延时/缩时摄影”功能的朋友们也不要灰心,毕竟,咱可以“手动延时”呀,十分钟按一次快门也可以拍出来月全食过程的效果~最后将得到的照片进行叠加处理即可。


ISO 200,f/5,1/640s,by Jan


▎长焦(90mm-400mm)

长焦就不用多介绍了,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地景作衬托,拍月亮特写就可以了。


血月时光线暗淡,曝光组合需相应提高。200mm,ISO 640,f/10,2s,by Idan Hemo

170mm,ISO 1000,f/7,5s,by Dale Johnson


由于月球在月食期间亮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月食的不同阶段改变曝光参数。

满月时光线强,ISO 设定在200-400即可;而月食期间,尤其是“血月”阶段,光线较暗,曝光值也要相应增加,ISO 可设定在 1000 以上。


月食刚开始时光线仍然较强。300mm,ISO 100,f/29,1/4000s,by Marjan Petkovski


超长焦(400mm 以上)


超长焦就可以捕捉到更多细节,甚至可以清楚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


800mm,f/8,ISO100,1/40s,by John Visser

600mm,f/8,ISO6400,1s,by Carlos Da Silva


不过徕卡有超长焦吗?

有呀~我们前几天刚提到过的徕卡82望远镜【点击此处回顾】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Leica APO-TELEVID 82望远镜接在Q上


像 Q 本身是28mm焦段,加上望远镜之后,x25倍,最短的焦距大概是700mm,最长可以到1400mm,如果你用上 Q 机内自带的画幅裁切成50mm焦段,那就可以达到2500mm!

用这个焦段去摄月,绝对没问题~~


 拍摄注意事项 


● 观测月亮无需刻意跑到郊区,月亮本身较亮,一般雾霾和光污染不会影响到拍摄。


● 月食不同的阶段选用的曝光参数不同。比如满月时用ISO 200,到“血月”就需要用到ISO 1600,再加上部分地区的雾霾天和光污染情况,曝光参数的差别比较大,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如果不是拍摄光轨的话,建议曝光时间不要过长以免月亮糊掉,尤其拍摄特写时,一般快门不长于「300/焦段」s,比如用SL 280mm焦段拍摄,曝光时间单次最好不要超过1s。


● 进行延时拍摄月亮组合时,拍摄间隔的时间越短,最后叠加得到的照片中月亮越密集。建议10分钟拍摄一次为宜。


● 冬季户外寒冷,请做好保暖措施哦。



好啦,关于月全食的拍摄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不知道大家看完文章后有没有心潮澎湃想要去摄月的冲动?

再次提醒大家,机会难得,如果有条件拍摄的话,不妨在31号晚上试试看吧~到时候不要忘记把拍到的大片跟小编分享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资讯|百年难遇的月全食要来了,就在1月31日晚(附拍摄技巧)
明晚有月全食!这种“超级红月亮”下次见可能是150年后了
超级月亮拍摄最全攻略—摄影早自习
11月8号月全食现“红月奇观”,大部分地区可见,观测时间与拍摄指南!
月全食非专业拍摄之路 拍月全食全攻略
8日“天狗”将来袭 教你拍摄月食的正确姿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