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究 | 阳原传统民俗的发展与演变,还有这些你不了解的历史

阳原文化旅游

阳原传统民俗作为阳原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在阳原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制约下

孕育、发生、传承并演变的。

因而阳原传统民俗既有中华民族民俗的共性

又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个性

影响民俗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是阳原处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既受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又受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所以民俗中既有黄河文化的成份,又有草原文化的成份。

二是当地有相当数量的村庄和百姓,是明代山西洪洞县的移民,某种程度上保留洪洞县的生活习俗,如社火中的背阁、晋剧。

三是建置的几度变革与山西的广灵、天镇、阳高,河北的蔚县、怀安、宣化时分时合,也受较大的影响。

所以桑干河南的辛堡乡、马圈堡乡、浮图讲乡一带,部分方言、习俗有蔚县的影子。

揣骨疃一带,部分方言、习俗和广灵相似。

桑干河北的东井集镇一带,方言、习俗与阳高、大同极为相似。

高墙乡、化稍营镇一带方言、习俗与宣化基本相同。

四是清末明初,阳原大量外出大库伦读:kuluan即乌兰巴托谋生,也受蒙古族风俗的影响,如喜欢喝烈性白酒,喝砖茶、奶茶等。

原始信仰的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阳原也不例外。

自然崇拜、动植物祟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算命、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管是巫术、祭祀仪式,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郁在渗透着原始信仰习俗。

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

如东白家泉村二月二龙抬头节,提皮影;

五月十三日老爷磨刀节(也有五月初五)赶庙会,天旱到龙王庙祈雨等,都包含着对农业诸神的信仰。

当地还把所有的男性神称作爷爷,如真王爷、五道爷、龙王爷、关老爷、财神爷、土地爷、阎王爷、城隍爷等;

女性神称作奶奶,如泰山奶奶等,这既是对神灵的敬畏,又体现了与神灵的亲密无间

禁忌,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

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婚礼、丧葬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祭祀、禁忌活动。

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礼服,如婚礼服;祭服,如孝服。

其实制服也是礼服的变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红背心黄背心、红裤衩黄裤衩、红腰带、黄腰带、玉佩、护身符、长命锁等。

遇到出远门或家庭、社会较大活动时,人们也常选择黄道吉日。

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及村庄保护神一直是家庭、村落的重大事务。

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

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无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

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辟邪趋吉活动。

丧葬因与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更是形式繁复,名目众多。

传统节日看,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春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都有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仪式。

原始信仰习俗在传承中始终表现出浓重的神秘性

人们觉得这些习俗是不可捉摸和无法解释的,

在神秘莫测的气氛中产生的

恐惧、敬畏心理便导致了盲目信从的民俗行为。

宗法观念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系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

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阳原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从当地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明显地反映出宗法观念的影响。

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它不仅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纵向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夫、妻系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细微的区分。这种烦杂的称谓方式,实际上是表现了血缘亲疏和系别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等,正是由称谓表示出来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确立的男女、长幼的不同地位而排定的。

从传统的社会生活看,亲属集团乃至村落社区的多种民俗活动大多是围绕血缘关系这一轴心展开的,如红白喜事,节日祭祀、祭祖、庆典。

异姓男子常常通过“结义”的方式结成“干兄弟”,异姓女子“结拜”成“干姐妹”。师徒间以父子相称,徒众间以兄弟相称。人们认为,通过某种仪式使非血缘的关系转化为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凝聚力。

宗法观念影响下,数千年来,“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们时时重复做的一件大事是对去世先祖的隆重祭奠和顶礼膜拜,以此祈求祖先保佑后人人丁兴旺,家族昌盛。

人们认为其他神灵都不如祖先神尊贵,因而有条件的都建有祠堂或家庙,各家都奉祀祖先牌位,而定期举行祭祖仪式则是民间最重要的信仰活动。在阳原,一个人如果不祭祖先,那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孝亲”的另一表现是对在世长辈的顺从和孝敬。在人们心目中,“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源头。

正如《孝经》中说的,“大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因此,“百善孝为先”成为社会公认的准则,而“无父无子”、“六亲不认”的人,则为众人所不齿。

继承中变迁

阳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延绵不断的发展系统宗教信仰,在原始信仰习俗长期延续的同时,还相继传入了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在岁时节日、游艺竞技等方面,也因历史变革和外部文化的传入而发生许多变化。

还有一些民俗事象,虽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春节祭神的内容已经淡化,一家团聚、娱乐的内容逐渐强化;

腊八节食腊八粥,好多人已经不知道其原由;

多数庙会变成物资交流会等。

总而言之,阳原民俗在传统架构中的不少内容已发生了颇大变化——

一些民俗的内容和形式以其原型或变种长期保留着

一些民俗虽保留了传统的形式,但原始内容则日趋淡化和消亡;

一些民俗在传承过程中仅保留了原有的名目,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一些民俗在传承过程中已被摒弃

还有一些民俗却是由于文化的变革或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新产生的。

民俗的传承,既保持着固有的传统,显示出鲜明的自身特色,又时时变动,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
-----

想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屏南端午走桥习俗
刘继红 | 麾村春节
今天是元宵节!
李俊群:春节的传统意义
非遗与人文图典:蓝大将军出巡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春节各日习俗与禁忌大全,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