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生物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4~6章(含答案)

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实验发生的条件:半透膜、浓度差(是摩尔浓度,不是质量百分比浓度)

2.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1)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甚至涨破。

 (2)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

 (3)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__________。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

 (2)原生质层指_______和_______以及两层膜之间的________,相当于一层________。

 (3)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①有________(活的、成熟植物细胞) ②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①活的、成熟植物细胞②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液浓度

 (4)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________。(P63)

 (5)常用材料:紫色洋葱____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

2.(1)小于   (2)大于  失水皱缩    (3)动态平衡

3.(1)液泡中的细胞液    (2)细胞膜  液泡膜  细胞质  半透膜

  (3)大液泡  大于  小于   (4)伸缩性大    (5)鳞片叶外表皮

二、物质输入与输出的方式

5.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跨膜运输方式

浓度梯度

载体

能量

实例(运输的物质)

被动

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6.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

以________和_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例如:抗体的分泌、人体消化酶出细胞、蛋白质类的激素出细胞以及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单细胞生物吞噬食物的过程。这种运输方式与载体无关,但要消耗ATP)

答案5.

跨膜运输方式

浓度梯度

载体

能量

实例(运输的物质)

被动

运输

自由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需要

不需要

水、O2、CO2、N2、尿素、甘油、乙醇、苯等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血细胞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需要

需要

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

6.胞吞  胞吐  流动性

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着的许多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本质:酶是________产生的具有________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 

3.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

4.活化能:分子从________态转变为________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5.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P79),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________作用,同时还证明了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________的特性。

6.酶的特性

(1)____: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原因是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______。

实验(P79):FeCl3 H2O2、新鲜肝脏研磨液 H2O2

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酶只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加。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化学反应。

  实验:淀粉 淀粉酶、蔗糖 淀粉酶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______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而在低温下,酶的活性________,但不会失活。

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淀粉 淀粉酶(要先各自保温,再混合,用碘液检测)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H2O2 过氧化氢酶

(不宜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为在较高温度下过氧化氢无需酶的作用也能分解,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宜用斐林试剂检测。为什么?)

答案

1.化学反应2.活细胞  催化  蛋白质  RNA

3.活化能 4.常  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

5.催化  高效性

6.(1)高效性  显著  催化剂的种类(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2)一种或一类    (3)空间结构  降低

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8.ATP是________的英文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________。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不稳定。ATP与ADP能相互迅速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9.ATP中的“A”是指________,由________结合而成(若再加一分子Pi,即“A-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能量的通货。(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良好储能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10.细胞内的________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细胞内的________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________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答案

8.三磷酸腺苷   A-P~P~P  腺苷  腺嘌呤和核糖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9.糖类(葡萄糖)  脂肪

10.吸能  放能  释放

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的呼吸

11.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93)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95)

  人体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P95)

12.补充完整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P93)

注意: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

1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发酵指________________。(P95)

(2)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真核),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____菌。部分其它微生物的呼吸类型:醋酸杆菌:________; 谷氨酸棒状杆菌:________;破伤风芽孢杆菌:____________(P95)

(3)检测CO2的试剂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

 记录的因变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酒精:橙色的________溶液,在________条件下,变为________色。

(5)通过____实验说明酵母菌既可有氧呼吸(有利于繁殖),也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1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P95-96)

答案

13.(1)(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2)兼性厌氧  需氧型  需氧型  厌氧型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混浊程度  变色时间长短

(4)重铬酸钾  酸性(用浓H2SO4)  灰绿      (5)对比

14.温度、水含量、氧气浓度

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5.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主要部分)

(1)萨克斯,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________。(P102)

实验过程:黑暗处理(目的是_____)→叶片一半_____、一半_____→碘蒸气处理

实验现象:曝光的一半呈________色,遮光的一半则________。

(2)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放氧的部位是________。(P100)

实验处理:把载有叶绿体呈_______状的_______和_______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

实验现象:细菌只向________________的部位集中。(若装片曝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____________的部位)

(3)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主要吸收________光和________光。(P100)

 实验处理: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的临时装片。

(4)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________________。

 实验处理:采用了________法,用________分别标记H2O和CO2

 (即相互对照的两组:向两组植物分别提供H218O和CO2H2O和C18O2

(5)________________,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实验处理:用14C标记14CO2

答案

15.(1)淀粉  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曝光  遮光  深蓝  没有颜色变化

    (2)叶绿体  带  水绵  好氧细菌  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  叶绿体所有受光

    (3)红  蓝紫      (4)水  同位素标记  18O      (5)卡尔文

16.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________________中。

 提取方法:________________。

 提取过程中,需加入:SiO2(作用:________)、CaCO3(作用:________)

 若用95%的乙醇,需加入适量的________以除去乙醇中的水分。

(2)分离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结果:距离滤液细线从远到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色分别是______。相邻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宽的是_____,色素带最宽的是_______。

(3)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________光。

答案

16.(1)无水乙醇  研磨过滤法(或萃取法) 有助于研磨充分  防止色素被破坏  无水碳酸钠

(2)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纸层析法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叶绿素a

 (3)蓝紫光  蓝紫光和红光

17.光合作用过程(补充完整下图)

光反应的场所:(色素附着于)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________________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中(叶绿体内膜不含光合作用的酶)。

  叶绿体内ATP的转移方向:________________

ADP的转移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暗反应不需要光,但需要光反应为之提供的[H]和ATP

答案

17.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转移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转移  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18.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P103)

19.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生产上的应用(P104):

注意:在透明的有颜色的玻璃下生长的植物,植物接收的光就是该颜色的光。温室大棚可以调节温度(冬天保温)、CO2浓度(如施农家有机肥,微生物分解有机肥,将CO2持续地释放)。

20.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P104)

 自变量:________ 因变量(观察记录):_________

21.化能合成作用

(1)某些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______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_______的合成作用。

(2)硝化细菌能利用________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将____合成糖类,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

22.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都能合成有机物,因此属于________生物,而人、动物、真菌以及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属于________生物。

答案

19.光照(光照强度、光照面积、光的波长、光照时间)、温度、CO2浓度、无机盐含量、水含量

20.光照强弱  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21.(1)无机物  有机物    (2)NH3氧化成HNO2和HNO3  CO2和H2O    生产者

22.自养  异养

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节  细胞的增殖

1.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1)用不同大小的含________的________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用________模拟进入细胞的物质(相同时间,扩散深度一致)。

(2)细胞________越大,其________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________就越低。

2.生物体的生长,既靠________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量。

3.细胞增殖的方式:________。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________。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________、发育、________、遗传的基础。

答案

1.(1)酚酞  琼脂块   NaOH    (2)体积  相对表面积  效率

2.细胞生长  细胞分裂

3.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生长  繁殖

4.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1)分裂间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分裂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裂中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分裂末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1)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细胞体积增大(动物细胞:中心体复制)

(2)①核仁解体、核膜消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染色体,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②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平面,形态数目清晰

 ③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两极移动

④染色体解旋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赤道板平面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5.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及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变化的曲线图。

6.画出基因型AaBb(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动物个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并标注基因。

7.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材料:洋葱________

(2)制作装片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染色→________

 ①________:15%的____和_____%的C2H5OH等体积混合形成的____液,作用是_____。

 ②________: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③染色:________、________等碱性染料

 ④________: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注意:比较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的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为什么制片在第1步?水解和解离有何区别?)

(3)观察制片    

①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②分生区细胞的特点:细胞呈________,排列________。③视野中的细胞多数处于________期。

8.无丝分裂

________先延长,________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核,随后,________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没有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实例: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1)根尖分生区   

(2)解离  漂洗  制片

 ①解离   HCl  95  解离  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②漂洗

③龙胆紫、醋酸洋红  ④制片

(3)正方形  紧密  分裂间

8.细胞核  核  整个细胞    纺锤丝  染色体  蛙红细胞

2、3、4节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1.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和生理功能上发生________的过程。

(1)细胞分化是生物________的基础。

(2)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3)细胞分化是一种________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________的状态,直到死亡。(正常情况下不能逆转)。

(4)细胞分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的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的潜能。

(1)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________的方法,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等作物,拯救珍稀濒危物种,通常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过程。

(2)胡萝卜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株,说明____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得到____植株,说明________________。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说明了_______,过程先后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

答案

1.后代  形态结构  稳定性差异  (1)个体发育    (3)持久性  一直保持分化后  

   (4)基因选择性表达

2.完整个体  (1)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再分化 (2)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单倍体  植物生殖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体细胞细胞核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核移植  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3.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________减少,细胞萎缩,________变小,________速率减慢。

(2)细胞内________活性降低,细胞________速率减慢。

(3)________体积增大,核膜内折,________收缩,染色加深。

(4)细胞膜________改变,物质运输功能____________。

(5)________在细胞内积累(出现老年斑)。

注意:老年人出现白头发是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下降,而白化病患者是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酶缺乏,从而无法合成黑色素。

答案

3.(1)水分  体积  新陈代谢  (2)酶  呼吸  (3)细胞核  染色质  (4)通透性  降低 (5)色素

4.细胞衰老的原因:________学说,________学说。

5.细胞的凋亡(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由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6.细胞癌变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减少,下降,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产生________和________)

(2)细胞癌变的原因

致癌因子使细胞中原本存在的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基因发生突变。

 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________,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

 ②抑癌基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③一个细胞中至少发生____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_____效应。

答案

4.自由基  端粒

5.基因

6.(1)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糖蛋白  黏着性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2)原癌  抑癌  细胞周期  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5~6  累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考试试题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详细版
宁夏育才中学2017届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高三生物教案 细胞的代谢
2012高考试题与模拟新题 .C单元 细胞的代谢.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