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众家说语文| 翟颢:试析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微动作描写
一直以来,记叙文(尤其是记人记事的文章)是初中生作文训练的重头戏。按常理,对于一个十多岁的青少年来说,用600字左右的篇幅来刻画一个熟悉的人或记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并不应是难事,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进行此类作文的训练时,时常发现学生的习作表现出如下问题:或是不知如何下笔,或是刻画人物干瘪艰涩,或是写人千篇一律、个性全无。何以出现如此情况呢?通过观察和与之交谈,笔者发现这一写作瓶颈的产生根源是学生平时很少留心观察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和深入思考隐于其行为背后的个性特征,更不懂把人物放置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加以描摹,即不知将人物放置在典型的环境中进行细腻地描画和塑造。 
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论述,恩格斯曾经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笔者认为教师在学生进行此类文体的写作训练中应是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若要想让学生成功地刻画人物形象,就应先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地指导,尤其是指导和训练他们观察和筛选关于人物个性特征的有效信息。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里尔曾指出的那样:教师要能帮助学习者将注意力聚焦在信息呈现的关键部分,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效。可以说,成功刻画人物,让其个性突出的写作技法多如繁星,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仅想对用微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加以详细地论述。 
一、何谓“微动作描写” 
生动传神的微动作描写使所绘之人千姿百态、个性鲜明。何为微动作描写?它就是指对能够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看似多余的细小动作进行及时地捕捉和描绘,以此凸显典型个性特征的描写方法。这些看似多余的细微举动,却能一针见血地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正如作家刘真所说:“作品中的细节就像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当中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节部分决定的。”一个出色的作家之所以能让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是他们用自己的如椽大笔来描摹人物,用精妙的雕刀雕琢形象。
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里到处是用微动作刻画人物的例子: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在其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用一个“攥”字和一个“缩”字既刻画出胡屠户嗜钱如命、唯利是图的性格,又让我们揣测出他当时的复杂心情;鲁迅先生在其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用一个“排” 字和一个“摸”字成功地描画出孔乙己有钱时摆阔炫耀的性格和穷困潦倒时的寒酸形象;著名作家孙犁在其短篇小说《荷花淀》中是这样描写 “水生嫂”的:“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一个“震”字和一个“吮”字使“水生嫂”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其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用“扑”、“抢”、“撬”等一系列表示细微动作的词语将老葛朗台贪婪、嗜钱如命的性格写“活”了。 
然而,让我们老师感到沮丧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漠视这些展现人物性格的细微动作,更不要说用精当的微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了。因此,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观察人物、体味生活,学会运用微动作刻画人物。 
二、微动作描写的注意事项 
微动作描写确实能够用简洁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逼真、典型,使情节可信度增强。然而,学生在用微动作的方法来描写人物时要力求做到妥帖,不盲目。具体注意以下事项:
(一)真实可信,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且高于现实生活 
作文就要从真实生活细节中取材,书写现实。因此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微动作描写时一定要能够精确、逼真地反映现实中的人物的个性特征。其实,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真实”虽然并非要求“真”的人,但也决不能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必须符合生活实际书写“食人间烟火”的人。 
(二)典型 
用微动作描写人时,要能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并非不加选择、洋洋洒洒不着边际地全部描绘。可以说,人物个性不同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各异。 
(三)能凸显主题 
微动作描写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的,因此要精心挑选那些最能体现主旨和人物特有品质的细微动作加以描写。 
(四)要传神 
鉴于微动作描写在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特殊的作用,我们在遣词造句时务必反复推敲以传其神韵。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细小的动作镌刻于纸,铭刻于心。 
三、微动作描写的提高训练方法 
要使学生扎实掌握微动作描写的方法并在写作中熟练运用,仅靠观察生活和品读有关写人的经典语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让其灵活巧妙地运用微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 
(一)精于观察,善于积累 
俗话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要想用微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就少不了平时的深厚积累,其中多读勤思是主要的途径之一。教师要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让他们用独特视角观察身边的人和体悟生活,让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成为微动作描写的源泉。 
(二)专项训练,逐层提升 
梅里尔的教学理论指出:教师只有向学习者提供必要的辅导,依循从“扶”到“放”、渐进“独立”的原则,不断尝试应用才能收到实效。教师可通过专题训练授之以技法,给学生提供细节描写训练的平台,通过有梯度的训练,为学生的独立写作做好铺垫。具体可进行以下尝试训练: 
1、选词训练 
进行有关精当动词的填(选)词训练,反复推敲用哪一个动词更贴切、更巧妙。说起对精当动词的填(选)词训练,让我们不禁想起后人对贾岛的“推敲”典故的争论,很多人都和韩愈一样认为“敲”字要比“推” 字更精妙。但是,“韩愈的评判并非就是终审性的结论。此后许多文人墨客对‘推’字还是‘敲’字运用的孰优孰劣,多次展开过激烈的论辨,于是推敲的历史公案就产生了。到现在仍争持不下。有人觉得这二字各有妙处,强说其中的一字胜于另一字有失公允,似乎‘敲’字从声形合一的方面确如韩愈所说的胜过‘推’字;但如果从音韵读来,‘推’字要比‘敲’字悦耳些,并且还认为‘推’字更合当时的静谧的气氛。”(摘自吴礼明的“研文的余屑”中的《关于“推敲”公案:深处见诗心》)。还有学者认为,到底是用“推”好,还是“敲”贴切要看当时的具体情景,僧人要进的“门”是自家的,还是别人家的,自己家的门当然用“推”合乎情理,若是别人家“门”,用“敲”更合理些。可见,到底用哪一个动词或是用哪些一连串的动词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境。笔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时常引导学生反复琢磨作者运用动词的精妙之处并及时地让学生进行人物动作的片段训练。 
2、人物“写生”的训练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情境,降低人物描写的难度,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词可写,在平时的具体作文教学时,笔者曾进行两种教学的尝试:第一,让一位模仿能力强、善表演的同学进行现场表演,其他同学观看表演后进行讨论点评表演的情况,最后再进行文字描述。这样做虽然浪费了一点时间,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还是很有效的;第二,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来确定一个人物的特有性格,学生进行讨论后扩写。比如,请用至少5个动词来描写一位“慈祥”老人的细微动作。 
经过一段这样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用微动作描写人物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写人记事类作文干涩空洞的瓶颈问题。微动作描写是众多描写人物的方法之一,笔者并非排斥其他的写人技巧,我们可以将这种微动作描写的训练方法移用到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其他写作技巧的训练中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训练教学设计——用具体生动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作文干巴巴?十个诀窍让你的作文“活”起来!
在读后续写中培养学生的动作描写微技能
10条作文绝招,专治写作困难户!告别凑字数~提高写作水平
初三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同一份作文,一个0分,一个却满分!这其中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