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效应(4页)
userphoto

2023.02.16 黑龙江

关注

精品文档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效应

根据传统理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脂质在血管壁的被动沉积造成的,因此,

治疗方案主要针对脂质的新陈代谢。 现代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复杂的炎症过程有

关,一些免疫介质参与其中。 他汀类药物最初被用来降低血脂 (传统的动脉粥样

硬化致病因素) ,后来发现该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成分也有直接或者间

接的影响,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获益可能不仅仅是降低胆固醇。 1. 他汀类药物抗炎效应的机制 他汀类药物通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数量而发挥抗炎作

用,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对某些黏附分子的抑制有关, 如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 -1 (ICAM-1),该因子与炎症细胞的聚集有关。 他汀类药物通过直接与 β2 整合素

结合抑制炎症反应,并不依赖于抑制 HMGCoA还原酶。 β2 整合素是 ICAM-1与白

细胞结合的一种主要受体。他汀类药物通过减少 P-选择素的表达和白细胞黏附

而保护缺血的心肌。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作用是非胆固醇依赖性的,在内皮源性

NO合成酶( eNOS)缺陷型鼠中消失,提示 eNOS介导了他汀类药物的血管保护作

用。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CP-1)的表达。 Luisa 等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抑制鼠肝脏产生的所有固醇或非固

醇类衍生物。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 HMGCoA还原酶活性而不影响血浆胆固

醇水平。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脂多糖和角叉菜胶诱导的白细胞聚集, 并可

抑制 IL-6 和 MCP-1的产生。同时应用甲羟戊酸可逆转他汀类药物对白细胞聚集

的抑制效应。应用 squalestatin 抑制固醇的合成并不能产生抗炎效果,表明他

汀类药物通过甲羟戊酸合成的非固醇化合物调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生成。 这

显示出他汀类药物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胆固醇的机制是不同的。 对于急性期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他汀是降血脂好药?这几个作用确实亮眼
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可以通过抑制慢性炎症减少心血管病风险
易损斑块生物学标志物及其意义,学术动态,医心网
长城论道:炎症在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中的角色
氢气是一级预防工具
文献阅读-TGR5激活通过减少巨噬细胞炎症和脂质负载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