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白这3点,再普通的你也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很早就买了采铜老师的《精进》,当时只是泛泛一看,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收获。可当我现在心中有了具体的问题,再去书中寻找答案, 才发现,原来答案照就在那里,只是当时自己不是“刚需”,不够“渴望”!

这也提醒我,看书要有目的,才能收获百倍。书中干货满满,今天来分享第六章《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能力》带给我的震撼和能量。

一、再普通的人,也有独特的优势


1、优势识别器:想要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利用盖洛普公司提出的“优势识别器”,在线问卷,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答案。采铜老师提出,人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没有必要与人攀比,只要找到所能、善用所能就好了。

2、只要够努力,你就能变更好。我们常常说自己做不到、不可能,试着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换一种开放性的问法:“要做成这件事,我需要用什么方法”或者改问“要做成这件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这样就会促进你把精力花在怎么解决问题上,而不是犹豫要不要去做。要知道,把时间花在选择、纠结上面,是最浪费时间的。

二、这是一个“长板”时代:

1、老师举了一个金牌销售的例子,A其貌不扬,身材糟糕,连说话声也难听,但因为他在销售领域的才能无可挑剔,这家公司仍然聘用了它。

因为公司的用人理念是一个员工具备突出的优点比他没有明显的弱点要更重要。想到自己钦佩的很多偶像,看起来其貌不扬,但短短的交流就能从他们的谈吐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个人魅力。

2、“T”型人才要先“竖”起来:我们学生时代就在倡导的全面发展,但往往顶尖的工作却对我们的专业技能提出很高的要求。所以,先做出那一竖,站稳了,再做出那一横也不迟。

方法迁移,触类旁通:而且我们会发现,如果能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后再去涉猎其他领域也更能触类旁通,对提升“T”字那一横的含金量也很有好处。比如我之前想去学习“时间管理”,因为没有熟练的学习方法,想快速全面掌握一个陌生领域是很困难的。

但经过努力,收获一定的成果后。现在在回想这段“生涩的”学习的经历,我再把同样的学习方法复制到另一个新的领域,发现比第一次容易太多了。

3、对照这个曲线,我才发现自己做了很多尝试,但都不精通的原因是投入的专注时间还不够,还停留在能力水平缓慢期,还没熬到快速上升期,我的兴趣就“死掉了”。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在现代这个注意力极度匮乏的时代,如果不能专注于你的目标,永远停留在缓慢起步期的后果就是,你要喝大量同样处于缓慢起步期的人竞争初级的工作岗位,这也就是我们抱怨工资低、却有怕失业不敢做出改变的原因吧。

收入曲线让我明白事实的真相是——停留在缓慢起步期的我们,将会一无所获。而此时,我们很可能认为自己已经“耗尽了体力”,于是开始怨天尤人,抱怨社会,否定自己。

4、合作—实现完美共赢:承认短板的存在,我们不要试图用80%的时间去和短板较劲儿。我们看到各领域里很厉害的人,以为他们很完美,其实他们并不完美。但他们身后肯定有一只完美的团队。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找到几个可以信任、同时又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非常精通的合伙人,就能把他的短板补齐,让自己的长板更长,这才呈现给我们了“他很完美”的假象!这就是高效能。

三、把长板做到极致:


1、完美与舍弃:

(1)完美:我们的核心业务、对我们最有价值的那件事儿就要兢兢业业、做精、做细、做好。用完美来要求它,甚至是苛求。

(2)舍弃:运用“二八法则”,你投入20%的精力就能收获80%的效果。对待除了你的“核心竞争力”以外的事,我们用七八十分的标准来做就够了。

比如我正在学习知识管理,虽然PPT技能、演讲技能、思维导图等等能力,对我一样重要,但因为它不是我的核心业务,所以暂时学个“七七八八”也就足够当前用了。

2、时间最贵,合理分配:

采铜老师说,当我们在学习某样东西时,就出现了无法学习其他知识的“机会成本”。看完这一点,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做着做着某件事就心慌、容易怀疑自己,原来是舍不得放掉我其他的“机会成本”。

“杠铃策略”假设你有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那么就用8个小时专注你的核心业务,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剩余2小时两小时自由学习,这个时候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广泛涉猎,学习、捕捉未来发展的新机会。

反思自己,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几乎是“二八分布”,和老师提出的刚刚相反,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自己还在“缓慢上升期”苦苦挣扎了呀!

3、自设难度,不断“加码”:

(1)难度激发创造力: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学教授学做过一个实验,它给每个学生小组5美元的“创业资金”和2个小时来赚钱,最后获胜的队竟然赚到了650美元。要是没有这种自设难度,怎么能激发出团队的创造力。

(2)增加提取强度:看完一本书后,不妨合上书问问自己,这本书都讲了什么?怎么讲的?对我有什么启发?一边学一边测,这种“自己考自己”式的不断设问,会让知识在大脑里渗透到更深刻。

(3)不满足于“标准动作”:学科往往都有个标准,要成为真正的高手,就得拥有挑战标准,才能更接近高手的段位。

四、不痛苦的坚持:


1、坚持不能胜利:我们往往给自己定好目标后,会告诉自己,我要更有毅力,坚持就会胜利。然后发现一段时间后意志力行不通了,坚持不下去了。

2、激情的驱动:当我们因做好了一件事情、获得了成就感,有了自己的“成功事件”后,你会越来越有继续做这件事的激情。源源不断的激情,才是你坚持下去的最强燃料。

3、因努力而热爱:不一定要有兴趣才能开始一件事,如果我们能去做一些不特别喜欢但有些挑战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你在过程中不断获得正向的激励,你就会开启新的良性循环。

结语: 以前,我只知道学习好就要多看书,坚持就能胜利,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却不知道,原来我可以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找到兴趣,去享受和执着于我的热爱

总有些弯路要走,若你也有共鸣,欢迎,愿你找到真正的同类,让前行的路上不再孤单。

作者个人微信:yiyi871020 愿与上进、优秀的你做朋友。

欢迎关注公众号:伊伊的修炼手册(ID:yiyixiulian),让美变成你看得见的竞争力。

请勿擅自转载 合作请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技能
优势成长!到有天赋的领域去拼命努力
与尖子生相比,差在哪里
找到或培养你的长处,之后专注于它
珍爱生命,远离朋友圈打卡狂人
CPA通关有捷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