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成为福尔摩斯?快来修炼你的洞察力


精读:Jingdu999

每天一个小微课程。

进化你的知识网络

精进你的思维技能。




【一】


如何成为福尔摩斯?


“这是华生医生,这是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你好,我看得出,你去过阿富汗。”

“你怎么会知道的?”

“这没什么。”


这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的一段对话。或许,作为侦探小说迷的你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面,总感觉得来点火星撞地球的味道。然而,福尔摩斯却漫不经心地准确指出素未谋面的华生去过阿富汗。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柯南·道尔为了神化福尔摩斯这个角色。不可否认,柯南·道尔的文学存在夸张的成分。但是,这一场景的上演,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遭遇了一个洞察一切的人而已。福尔摩斯的洞察力才是重点。


那么,所谓的洞察力,到底是指什么呢?福尔摩斯的一段话或许能解开你的疑惑:


从一滴水,拥有洞察力的人就能推测出大西洋或尼亚加拉河的存在,而无须亲眼见到或听说过这些。因此,所有生命是一个大链条,只要看到其中一个环节,就能知道整个生命的特性。


你是否羡慕福尔摩斯,想要拥有如他一般的洞察力?



【二】


你知道,达尔文是如何创立进化论的吗?


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很多人愿意花时间玩一些类似拼图的游戏,其实,这些游戏就需要我们具备洞察力。当人们绞尽脑汁想出了破解之道时,我们就会感到这个过程非常有成就感。可见,我们天生就喜欢寻找洞察力。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获取洞察力呢?


达尔文22岁时,有幸受到亨斯洛教授的推荐,搭乘英国皇家海军“小猎犬”号远渡重洋。由于达尔文小时候就对自然历史抱有兴趣,在旅途上,他留意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在佛得角,他发现了悬崖高处的贝壳;在巴塔哥尼亚,他发现了已经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骨;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发现了不同岛屿上截然不同的知更鸟。经历了奇妙的发现之旅,达尔文开始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物种如此丰富?自然界为什么会培育出新的品种?


一天,达尔文翻看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书中阐述的核心观点是人口增长以及对于自然资源的竞争。马尔萨斯认为:“人口会不断增长,但是当达到食物供给的极限之后,人类之间就会为了食物相互竞争。”


读到这,达尔文立刻意识到,这正好解释了他所观察到的物种之间的各种区别——物种之间为了资源进行竞争,任何随机的进化都可能会成为某个物种的优势,于是胜利者生存下来,而失败者则被淘汰。通过这番探索,达尔文最终得出了他的自然选择理论。


激发洞察力策略一:触类旁通而获得洞察力。


通过接触新想法,借由触类旁通的方式将其与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结合起来,从而洞察出新情况。通过阅读马尔萨斯的文章,达尔文受到了“竞争资源”想法的启发,找到了缺失的那一角,并最终完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当然,想要应用这方法,除了需要辨别要联系的相关信息外,还要学会剔除不相关的信息。


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你真的看得完吗?最后,获取信息的性价比又如何呢?关注精读微信公众号(Jingdu999),回复“信息”,取阅微课程《你真的需要关注那么多微信公众号吗?》




【三】


你相信,20世纪最重大的天文学发现仅仅源于巧合吗?


20世纪60年代后期,剑桥大学天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乔斯林·贝尔·伯内尔,使用望远镜观测射电辐射受行星际物质的影响,并搜集与记录相关数据。在一次观测过程中,伯内尔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爆发现象。回忆起当时,伯内尔说:


我发现有一组波形曲线,对它我根本没有办法解释。在每400英尺的记录纸里面,你就能够看到1/4英寸那么长的一段波形曲线。在我最初看到这组曲线的时候,我的心理就充满了疑问。当我在第四次还是第五次又看到这组曲线的时候,我的大脑就像是在说:“你之前看到过类似的东西。”


一个月里,伯内尔持续跟踪了这项工作,终于找到这组曲线的具体运动轨迹。让她吃惊的是,这类爆发现象就像是一阵一阵不同寻常的规律性脉动。


不久,伯内尔研究了天空中完全不同的另一片地方,这次她又发现了一些奇特之处。跟之前的一样,当她打开高速记录仪并开始送纸,她回忆道:


只听到哗哗哗的声音,这次两两相隔的时间又是1/4秒,来源则是另一片天空。这真是一个美妙时刻,我茅塞顿开。


就这样,伯内尔发现了第三组脉冲,第四组脉冲。最后终于证明,这是一种新型的还不被人们认识的天体——脉冲星。




激发洞察力策略二:巧合事件驱使而获得洞察力。


巧合改变了人们的想法,使我们的关注点因此而不同,它往往可以引导我们产生新发现。伯内尔先是注意到了某种巧合,即在笔记记录下不同寻常的波动曲线,而这正是洞察力的源起。伯内尔回忆起她曾经在同样的地方见到过类似的爆发现象。之后,当她在另一片天空进行研究的时候,居然发现了同种信号。她没有对这些信号视而不见,认为它们“纯属巧合”,相反,她进行了深度发掘,并最终发现了脉冲星。当然,并非所有巧合都能带来真相,因此,在把巧合当真之前,必须学会对其加以检验。



【四】


世界第一款抗生素的产生竟来自他的好奇?


1928年的一天,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培养皿里培养了一些葡萄球菌。后来,因为外出休假无暇看管,他就把这些培养皿放到一边。等他回来,他发现其中一个培养皿已经被污染,长霉了。奇怪的是,靠近长霉地方的葡萄球菌都被杀灭了,而没有与霉菌直接接触的葡萄球菌还是好好的。


一开始,弗莱明对培植葡萄球菌的实验并没有什么期待,但当他看到这份培养皿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他不禁说道:“这真有趣!”后来,弗莱明对这种霉菌进行培养,发现其中含有某种抗菌物质,它能够杀灭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就这样,通过这项研究弗莱明发现了全世界第一款抗生素——青霉素。




激发洞察力策略三:好奇心驱使而获得洞察力。


好奇心促使人们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就像弗莱明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最终发现了青霉菌。好奇心与巧合的不同之处在于:好奇心出自某一项独立的事件或者特别的观察,而巧合则出自某种规律的重复。



【五】


往宝马里弹烟灰的人是车主还是偷车贼?


有两个警察开车在路上例行巡查。当他们在等红灯的时候,较为年轻的警察看到一辆崭新的宝马车停在他们的正前方。车里的司机深吸了一口香烟,然后把香烟从嘴里拿出来,接着把烟灰直接弹在了车内。


“你看到了吗?他刚刚直接把烟灰弹在了自己的车内。”那位年轻的警察说道。他难以相信眼前的这一幕。“这是一辆新车,他居然直接把烟灰弹在了车里面。”年轻的警察再一次重复道。接着,他陷入了思考:什么样的人会把烟灰弹在一辆崭新的车里?肯定不是车主,也不会是借朋友车的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偷了那辆车的人。


这时,年长的警察也想清楚了其中的缘由,讲道:“我们赶紧锁定这辆车。”后来,他们拉响了警报,紧追这辆车。果不其然,坐在里面抽烟的人正是偷这辆车的人。


激发洞察力策略四:从自相矛盾中获得洞察力。


当我们遇到那些不合乎情理的观点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质疑的态度,这种怀疑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调查旁人经常忽略的地方。通过深入调查这些被人遗漏的地方,我们常常会获得新发现。年轻警察看到司机往自己的新车里弹烟灰,如此矛盾的一幕让警察怀疑,这其中一定预示有不同寻常的事情。



【六】


棋局不利的情况下,拿破仑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1973年,拿破仑·波拿巴遇到了一个问题,即怎么对攻占了土伦城、实力更为庞大的英国和西班牙联军发动攻势。因为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的存在,就取决于他们能否击退入侵者了。


此时,法兰西共和国陆军已经层层包围了土伦城,但是由于英西联军能够从海陆获得补给,所以包围没有起到效果。加上入侵军的实力强大,数量众多,而且防守做得极好,所以法兰西共和国根本无法击败。大家眼看着,也只能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拿破仑急中生智发明了一种新的战术。通过研究等高线图,拿破仑发现两座俯瞰土伦港的小型要塞防守薄弱,分别是艾格勒特和巴拉吉耶多尔。这两个要塞对于直接进攻土伦的入侵者来说意义不大,但是如果将这两个要塞用以控制船只进出港口,并使得入侵者无法再获得补给,那么意义甚大。


时任法兰西共和国部队指挥官的卡多对拿破仑的计划嗤之以鼻。他总是认为,他的部队必须占领土伦,逼迫入侵者投降。后来,由于无法击退入侵者,卡多被解除了职务,拿破仑才有机会使用自己的策略。


就这样,拿破仑应用轻火炮对敌方补给船只展开攻击。当英西联军意识到这些炮会切断他们跟海军的联系,以及可靠的给养时,他们很快就乘船逃走了。拿破仑胜利了,借助干扰对方后勤补给的方式他实现了这个目标。通过这场胜利,默默无闻的拿破仑一下子获得了名望和权力。




激发洞察力策略五:急中生智而获得洞察力。


急中生智让陷入僵局的人们不得不退后一步,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一些假设性前提,从而摆脱困境。换句话说,急中生智靠的是对思维定式的摒弃。土伦之战中,拿破仑摒弃了常规的假设,不再认为法国军队必须在数量上绝对压倒英西联军才有胜算。他只需要切断入侵者的补给,后者就不得不从海路撤退。



【七】


各种洞察力之间到底有何逻辑?


认识了激发洞察力的五种策略,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或是区别呢?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描绘了“三道路模型”图,清楚展示了这其中的关系。




什么是锚点呢?锚点即相对稳定的核心认知,我们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其他的细节进行解读。举例来说,前文中提及的年轻警察,他的锚点就是那辆豪车,以及驾驶员对于汽车完全不爱惜的态度。


如图所示,加里·克莱因将五种策略归为三条道路,其中将触类旁通、巧合事件驱使与好奇心驱使融合为一条道路。融合的原因很简单,相互联系的道路具有相同的机理——寻找可能存在的新锚点。例如,当达尔文读到马尔萨斯的著作之后,了解到了这样一种观点: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到某个程度,个体就必须争夺诸如食物和水源等有限的资源。这种争夺有限资源的观点就是一个新的锚点。


另外两条道路——自相矛盾道路和急中生智道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考虑到薄弱的锚点。例如,土伦之战中,拿破仑摒弃了薄弱的锚点——打败对手就要在实力上超过入侵者,或者逼迫他们投降。两者存在的不同点具体如下:





【八】


为何初出茅庐的研究者能够解开DNA的奥秘?


在上述案例中,为什么有些人洞察力不凡,而有些人却抱残守缺呢?就如土伦之战中,拿破仑和指挥官卡多处在同一环境中,可为什么卡多却无法洞察出明智之举呢?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人们的洞察力?


1951年,詹姆斯·沃森与佛兰西斯·克里克在剑桥大学相识。当时,他们都是初级研究员,就职于卡文迪许实验室。在一次闲聊中,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他们都相信DNA携带着人类的基因信息。由于都对基因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决定一起研究DNA背后的秘密。


当时,化学家纳斯·鲍林刚刚采用X射线的衍射手法,证明了蛋白分子是单纤体螺旋结构。鉴于DNA中4种物质的顺序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合顺序,于是,沃森和克里克就猜测DNA也可能是某种螺旋结构。后来,他们觉得单螺旋结构稍显简单,于是,就猜测DNA很有可能是双螺旋或者三螺旋结构。因此,他们决定针对每一种可能构建一个实际的3D模型。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没有收获任何进展,甚至被实验室主管警告停止实验。就在这时,沃森看到另外一位研究人员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拍摄的DNA结晶照片。看到照片后的沃森坚信DNA就是螺旋形结构。于是,他们做出了最后一搏。


克里克选择构建DNA的三螺旋结构模型。沃森则构建双螺旋结构模型。由于当时沃森手上缺乏所需的三维模块,他就只好先利用一些二维模块。然而,他惊讶地发现,通过两根氢键能够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结合起来,通过两根以上的氢键能够将鸟嘌呤和腺嘌呤结合起来,而且两个模型完全一样。




就在那一刻,双螺旋结构跃然纸上。沃森一下子弄明白了关于DNA的八大难题。由此,沃森和克里克这两位初出茅庐的科学家在整个科学界名声鹊起。


对于基因密码的本质,沃森和克里克有所洞察,但是其他科学家如纳斯·鲍林、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也拥有同样的数据,为什么却与洞察力失之交臂呢?


我们来看看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她是当时最权威的X射线结晶学专家之一,她的工作就是弄明白DNA的结构。正是她搜集了X射线衍射的数据,才启发了沃森和克里克。罗莎琳德的导师偷偷地把相关资料泄露给沃森,才帮助沃森和克里克走完了发现之旅的最后一程。而距离真相几步之遥的罗莎琳德,为什么没有走完发现DNA结构的最后几步呢?


第一,罗莎琳德认为DNA不是螺旋结构。于是,她的使命就变成了如何证明DNA不是一个螺旋结构。回想下罗莎琳德拍摄的那张结晶照片,当沃森看到它时,他在第一时间就洞察出这张照片背后的意义——DNA就是螺旋形结构。而罗莎琳德忽略这张照片的时间长达10个月,之后她才发现,这张照片表明DNA确实是螺旋结构。这归因于她所抱持的观念是错误的。由于固守某些错误的想法,导致她对新发现视而不见。沃森一直在寻找证实螺旋结构的证据,而罗莎琳德则不停寻找证伪螺旋结构的证据。


第二,罗莎琳德的脑海里没有DNA分子间距和角度的概念,因而她不会建模研究,而沃森和克里克则使用相关间距和角度的细节,来构建DNA模型。这归因于她缺乏某种相关经验。经验不只是掌握必要的知识,它还教会我们怎样使用知识,调整我们的关注点。


第三,沃森和克里克兴冲冲地猜测各种相关问题,而罗莎琳德对这种态度却非常排斥,她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耐心地进行数据搜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这归因于罗莎琳德的态度相对消极。态度积极的人一般都更具有怀疑精神,对于那些主流的观点,更愿意随时提出质疑,并不断深究,不断搜集新的信息。


第四,沃森和克里克两人都奉行玩耍式的推理方式,这一过程帮助他们验证了各种不同的想法。而罗莎琳德执着于假象式的推理方式。究其原因,则源于罗莎琳德是个固守死板推理方式的人。她只想根据实际情况来工作。而奉行玩耍式推理方式的人,他们更喜欢尝试一些新的想法,从而让人们对洞察力保持开放的态度。


以上四点也正是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归类出的与洞察力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






【九】


拥有这些,你也可以成为福尔摩斯


我们审视了阻碍洞察力的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洞察力呢?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从洞察力的三道路模型分析,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的路径以获取洞察力。


1、不可忽视的矛盾


电视剧《神探可伦坡》中,彼得·福克饰演警局重案组的罪案侦探法兰克·可伦坡中尉。他在听取证词时,总是显得好不生疑,这往往会让一个老练的罪犯自以为可以把可伦坡当成笨蛋一样糊弄。可是,当可伦坡踱步出门,逗留片刻,沉思一个让他困惑的点后,他就又转身回来。这个点就是那个自相矛盾的点,一个能够帮助他拆穿罪犯谎言的点。年轻的警察又何尝不是注意到“豪车”与“弹烟灰在车内”,这两个自相矛盾的点呢?根据矛盾点进一步判断,才使警察抓住了偷车贼。


提升洞察力方法一:善于利用矛盾,而非避开矛盾。面对困惑、矛盾以及冲突时,应运用自己的好奇心深入研究,激发出自己的洞察力。


2、创意,源自不同想法的融会贯通


乔斯林·贝尔·伯内尔在她的射电望远镜的记录中,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波动,她感到这些似曾相识。于是,伯内尔将这些想法进行融合,最终洞察出了天体脉冲星。


提升洞察力方法二:依赖于各种想法的融会贯通,进行意想不到的相互联系。要想给自己灌输新鲜的想法,你可以通过接触更多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尝试涉猎更多的知识;接触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的领域等方式来实现。每一个想法都可能会成为新的锚点,酝酿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当然,想要在不同想法之间催生出更多意外的相互联系,这需要我们学会过滤掉一些无用的想法。


3、想要急中生智,练习批判性思维


土伦战役中,拿破仑·波拿巴在情急之中想出了新的战术——通过切断敌方补给逼迫其撤退。可见,拿破仑在重新审视战略情形时,所需要的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的大脑。


提升洞察力方法三:练习批判性思维。陷入情急的场景时,我们只有找到办法,打破我们的思维局限,才能找出道路。或许,人们会被鼓励罗列出他们所有的假设前提,然而这是一件令人费神的事。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凭借专业经验来判断哪些假设是薄弱的,从而摒弃它们。要想做到这点,最有效的方法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这是一套对假设前提提出质疑的思考流程。它不是通过让人们列出所有假设来找出薄弱点,而是有逻辑地审视所有的证据,从而决定到底要不要相信一些具体的观点。



【十】


成功的秘诀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否只能越来越大?


为什么分析家 Richard St. John认为想出点子的创造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有人成功是因为他们具有创造想法的洞察力?


请看TED视频:成功的秘诀(3分24秒)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本课程版本号:V0.1


阅读有所得,顶一顶精读。

底部广告条,一点寸心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兰克林:DNA光环背后的女人|音频
英国白富美不爱化妆爱化学,间接催生3个诺奖,却因性别歧视默默无闻英年早逝
照片51号的缔造者
“开悟”了的沃森与克里克随即展开新一轮建模工作。1953年2月28日,克里克冲进剑桥大学校园内的老鹰酒吧,大声宣布:他和沃森“已经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将近两个月后的4月25日,他们撰写的千字论文发表在
DNA之父每一个都拿诺奖,DNA之母们却被历史遗忘
因为是女人,她被窃取研究成果,错失诺贝尔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