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种分析 | 配方替代助力豆粕逆袭 期货现量价背离


替代效应发力 豆粕需求逆势增长 



近期,豆粕价格跟随美盘迎来一波反弹,而且巨量大豆到港并未给库存带来太大压力,仅从蛋白价格来看,貌似国内需求还不错。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饲料需求低迷
  
根据农业部180个重点跟踪企业的数据预测,上半年全国饲料总产量为8730万吨,同比下降1.7%。其中,猪饲料3600万吨,同比下降7.1%;禽蛋饲料1350万吨,同比下降3.4%;肉禽饲料2300万吨,同比下降1.05%。饲料产量数据显示,上半年的需求不及去年同期,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生猪存栏处于下降通道,需求难言乐观。5月,农业部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如下:生猪存栏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9.8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1.20%,同比下降15.50%;育肥猪存栏环比下降0.08%,同比下降9.11%。5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695.06万头,环比下降2.31%,同比下降14.86%,是八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值。
  
即使目前生猪与仔猪价格反弹,存栏也并未恢复,屠宰量也并未增加。生猪饲养周期较长,存栏出现恢复性增长尚需时日。低迷的存栏是饲料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
  
玉米价格同比大幅回落,验证了饲料需求的低迷。我国玉米产量的50%用于饲料消费,饲料消费是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2014/2015年度临储收购玉米量达到8329万吨,比2013/2014年度的6919万吨多出1410万吨。巨量的临储收购并未推高玉米价格,仅仅是拖住了价格下跌的脚步。截至7月8日,主产区饲料厂玉米采购价格为2301元/吨,同比下降190元/吨。
  
配方替代助力豆粕逆袭
  
从2014年5月开始,全球大豆丰产带来的供应放量不断压低大豆销售价格。随着到港大豆成本的下降,国内豆粕价格也屡破新低。2014/2015年度伊始,市场普遍预期国内大豆进口量将达到7400万吨,目前预期已经达到780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9%。
  
前期,市场焦点转移到国内是否能消耗掉如此大的采购量、油厂到底何时会出现胀库上,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胀库预期一再推迟,巨量大豆到港后,港口和油厂大豆库存相比去年同期依然偏低。6月底,随着美盘天气炒作的展开,市场信心不断增强,油厂挺粕意图更加明显。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胀库现象未出现,并非饲料需求不差,而是豆粕添加比例上调使得其用量大增。豆粕、杂粕以及进口DDGS比价处于历史低位,饲料企业纷纷上调豆粕添加比例,同时降低杂粕添加比例。分品种来看,猪料由于对适口性及毒素要求较高,杂粕与玉米副产品添加量始终较少,因此猪料配方中豆粕的增量可以忽略不计。豆粕用量增长主要体现在禽料和水产料配方中豆粕添加比例的增加。
  
以华南地区为例,禽料为降低配方成本,常添加5%—8%的杂粕。目前,杂粕已经完全被豆粕所替代。水产料中的替代更加明显。淡水鱼料中,菜粕的添加量通常在20%—35%,现在已经降至15%,有的企业已不再使用菜粕。豆粕正以其较高的性价比,逐渐替代其他蛋白原料。2014年替代已经发生,2015年将愈演愈烈。
  
2000年之前,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时带动饲养规模不断扩大,蛋白饲料需求随之快速增长。2000年之后,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蛋白饲料需求萎缩。与此同时,饲料原料之间的差异开始显现,豆粕作为最主要的蛋白原料,其在配方中的用量不断提升。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在蛋白原料总体需求放缓的背景下,配方替代空间下降,今后豆粕需求增长或受到抑制。(陈建业)


豆粕 量价背离



7月14日,豆粕1601合约价格创下该合约上市以来的新高2926元/吨,持仓量大幅增加,且近月1509合约价格创下今年3月以来的新高,最高至2838元/吨,持仓量则持续下降。最终,1509合约报收于2806元/吨,持仓140.3万张,日减仓6.5万张;1601合约报收于2884元/吨,持仓115.5万张,日增仓13.7万张。可见,豆粕主力合约逐步转移至远月1601合约上,预计本周即可完成主力合约的移仓换月。
  
7月以来,豆粕期货持仓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7月9日,总持仓为279.3万张,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值,相比6月1日的历史最高值583.8万张,降幅达到52%。从7月10日开始,持仓量有所恢复。截至7月14日,豆粕期货总持仓291.9万张。不过,仍低于6月同期的541万张。在豆粕指数节节攀升的同时,总持仓量却有所下降,价格与持仓出现背离,预计后期豆粕期货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具体合约上,6月25日至今,连续14个交易日1509合约持仓量下降,累计减仓约217.3万张。1601合约持仓量自7月10日开始增加,7月14日日增幅创下该合约上市以来的最大值。1509合约持仓量下降,表明资金有流出迹象。1509合约持仓量下降的同时,1601合约持仓量上升,则表明豆粕主力合约有移仓换月行为。
  
交易所持仓数据显示,在1601合约上,7月14日,多单减持前三席的中国国际期货席位、北京首创期货席位和金瑞期货席位分别减持多单6458张、1680张和1592张,累计减持多单9730张;空单减持前三席的光大期货席位、东航期货席位和方正中期期货席位分别减持空单11069张、3197张和2563张,累计减持空单16829张。前三席的持仓数据显示,空单减持数量高于多单减持数量。
  
另外,多单增持前三席的海通期货席位、广发期货席位和申银万国期货席位分别增持多单15108张、11503张和7567张,累计增持多单34178张;空单增持前三席的信达期货席位、新湖期货席位和永安期货席位分别增持空单19541张、13227张和6990张,累计增持空单39758张。前三席的持仓数据显示,空单增持数量高于多单增持数量。
  
对于增、减仓的前三席而言,1601合约多单净增加24448张,空单净增加22929张,多单净增加数量高于空单净增数量。可见,豆粕期货资金格局偏向多头市场。
  
综上所述,豆粕期货延续持仓换月现象,近月1509合约持仓量继续减少,1601合约持仓量有所增加。从量价关系看,若没有仓位的配合,则后期豆粕期货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吴光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亿资金豪赌豆粕期货 商品新王者诞生
沪胶多头减持力度更大
股指期货稳步震荡走高 主力合约IF1603收涨2.95%
期指交割日前国泰君安再怒加空单 之前加空单后A股回落
豆粕需求变好,饲料企业提货加快,库存降低,期货冲高,还能涨?
文华财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