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我读经典:《司马法》严位第四(下)


[原文]凡胜,三军一人,胜。

[译文]但凡取胜,都是三军配合得如同一人一样,就能胜利。

[解读]这里讲的是军队之间的协同问题。《司马法》里所说的三军,与我们现在的陆、海、空三军全然不同,通常来说是指前、中、后三军。其中,前军一般是指我们所说的先锋,后军则为后勤补给、警戒掩护等部队,最为重要的为中军,它是主要的作战兵力。当然,这里也可以将“三”理解成“多”的意思,凡指参战的所有的多种、多方、多股、多样等力量,用现在的话来说,相当于“多维”力量。所以,《孙子兵法》中也多有“三军可夺气,将帅可夺心”之类的语句,指的也是如此。


[原文]凡鼓,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鼓兼齐。

[译文]鼓的使用,有命令旌旗的,有命令车、马的,也有指挥步兵和兵器的,还有命令士兵看清并保持队形的,也命令部队起坐行动的。这些种鼓的使用都必须规定齐全。

[解读]这里指指挥方式与内容,必须要事先规定周全。古时指挥多用视觉、听觉信号传递信息,其中听觉信号多以金、鼓、号、锣等为手段,视觉信号多用旌旗。所以有“昼战多旌旗,夜战多金鼓”之说,但使用这些手段传递的信息必须事先规定,并在日常的训练中加以不断强化。如什么样的鼓声是进军,什么样的鼓声是停止,什么样的鼓声是变什么样的阵形等都需要事先规定,目的是让所有的将士听到相关的信号就能够清楚地知道要执行什么样的命令。这也是由于通信技术所限所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原文]凡战,既固勿重,重进勿尽,凡尽危。

[译文]一般的作战,战斗力强就不要过于持重防守,但即使兵力雄厚,进击时也不要一次就把力量用尽,凡是把力量用尽了的都很危险。

[解读]这里其实涉及到了作战时对兵力使用的“度”的把握问题。《司马法》认为,如果能够保持阵形稳固时,就没必要在防守上保持太多的兵力,也就是此时要将更多的兵力用于进攻,而在进攻的时候,即便兵力很强很多,也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能全部都投入到进攻的行动之中。虽然这里没有谈到留下的兵力做什么,但通过逻辑我们可以判断是用来防守或应付意外情况的。这事实上就是强调作战时要留有兵力上的余地,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指挥员手里始终要有“预备队”。而保留预备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战场情况出现新的变化之时指挥员手里还有能够应付的力量,否则,如果指挥员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战斗之中,且战场情况没有按指挥员预计形势发展,此时则是最为危险的。至于预备队应该占多少才合适,这也要根据己方兵力及战场上可变情况的概率与程度而定,现代战术理论通常认为以己方兵力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事实上对预备队的保留与使用属于指挥艺术范畴。


[原文]凡战,非阵之难,使人可阵难;非使可阵难,使人可用难;非知之难,行之难。

[译文]作战,不是布阵本身困难,而是训练士兵习于阵法困难。并不是训练士兵习于阵法困难,而是使这些阵法用于实战困难。不是知道难,而是做到难。

[解读]这里主要是讲战术的“知”与“行”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普通人也多多少少都是一个战术家。尤其是当我们在玩各类游戏时,我们大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一定的战术原则进行实践。但知道应该怎么做和能不能那样做到真的是两回事儿。这如同我们每个人大都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总是难以完全按理论上的去做一样。按这个思路,就是我们不能单纯地“纸上谈兵”,还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实践。但是军队作战的实践与其它的社会实践不同,没有战争,它则永远没办法做到真正的实践,而一旦要真正的实践,也没有机会再次去验证。所以,日常的训练、演习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而日常的训练、演习能否体现出将来的实战情况,则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也经常强调“实战化训练”的口号,只是却不知训练本身就应该、且必须要是实战化的。


[原文]人方有性,性州异;教成俗,俗州异。道化俗。

[译文]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随地区的不同而互有差异。教化可以形成习俗,习俗随地区的不同也有差异。通过道义的教化可以形成统一的习俗。

[解读]这时似指训练的重要性。不同地区、不同秉性、不同习俗的人来到军队之中,必须通过教育训练才能使其都成为整齐划一的合格战士。


[原文]凡众寡,既胜若否。兵不告利,甲不告坚,车不告固,马不告良,众不自多,未获道。

[译文]不论兵力多少,即使打了胜仗也跟没打胜仗一样不骄不懈。武器不锋利,甲胄不坚固,车辆不牢固,马匹不优良,兵力不够多,都是没有掌握用兵的要领。

[解读]此句前面说说的与“胜不骄,败不馁”是同一个意思。后面是提醒为君、为将者必须重视军队的平时建设,才能在战时获得胜利。这也体现出“有备无患”、“忘战必危”的思想。


[原文]凡战胜,则与众分善。若将复战则重赏罚。若使不胜,取过在己,复战则誓己,居前,无复先术,胜否勿反;是谓正则。

[译文]凡作战,胜利要与士兵分享胜利果实,如果再次作战,就另行规定赏罚事宜。如果没有取胜,则要把责任归咎于自己。再一次作战时,就要身先士卒,不能再使用以前失败的战术。不论胜利与否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这就是正确的作战原则。

[解读]这里涉及到军队中的赏罚与战术灵活性的问题。自古以来,军队中都强调要赏罚分明,其中一事一赏、一事一罚也是原则之一。即便是现在的各种奖惩制度,也强调这一点。另外这里还对将领提出了要求,即在自身修养上功劳应归于士卒,过错要纠于自己,并且要率先垂范;在战术选择上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要懂得灵活应变。这些说起来很简章的道理,但作为一个指挥员、管理者来说做起来真的很难。


[原文]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劝,以功胜。故心中仁,行中义;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让以和,人以洽;自予以不循,争贤以为人,说其心,效其力。

[译文]凡是士卒,都就用仁爱之心去关心帮助,用道义去激励他们作战,用智谋来指挥他们,用勇敢来鼓动他们,用诚信来使其专一,用利益去鼓舞他们,用功劳去引导他们争取胜利。所以将帅要怀仁爱之心,顺道义而行,这样才算大智大勇,方可赢得长久的威信。谦让并且和气,人们自然就会协调和洽,把过错留给自己承担,把利益让给他人,人民就会心中喜悦,从而争相效力。

[解读]这段话主要讲的是带兵的方法与将帅修养问题,也可以将其延伸为带一个团队的方法来看待。虽然这些方法都可能用到,但对不同层次的指挥员、管理者来说,其侧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如基层的指挥员、管理更倾向于“带领”,即以实际行动影响部属响应;而高级指挥员、管理者则更侧重于“指挥”,即以决策的正确性取得下级的信任。同时强调,作为指挥员自己本身不能贪功求利,这也是对所有为“官”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原文]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闲窕;击其大惧,避其小惧,自古之政也。

[译文]一般作战,要进攻那些因力量微弱而显得安静之敌,避开那些实力强大而安静的敌人。在其劳累时实施打击,避开其闲适轻松的敌人;选择敌人在非常恐惧的时候进攻,躲开那些非常谨慎的敌人。这是自古以来的作战方法。

[解读]这里谈到进攻对象、时机的选择问题,归根结底是要“避实击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兵法》原文译文阅读
《孙子兵法》译文
诸葛亮《将苑》全文
重塑战国智慧,揭秘战国军事典籍中的瑰宝 | 白话《吴子兵法》全文
诸葛亮兵法
孙子兵法谋攻篇 谋攻篇全文 孙子兵法谋攻篇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