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行知办的晓庄学院出了10位革命英烈

李克勤(jixuie)题记:1946年陶行知先生去世的时候,毛主席为他写的挽词称之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这不是随便说的。在南京,陶行知先生曾经办过一所“晓庄学院”,开一代教学新风,就是从这所学校走出了10位英勇不屈的优秀共产党员。

陶行知与他的学生:汤藻、叶刚、石俊、谢伟棨、袁咨桐、沈云楼、郭凤韶(女)、姚爱兰(女)、胡尚志、马名驹10英烈

对于晓庄学院的办学特色,我们不能不重视这10位革命英烈。

在那个年代,如果说有个别的学生加入地下党,从情理上讲还是属于正常,可是有如此之多的学生是共产党,并且学校的校长竟然和他们如此之亲密,这位校长不是共产党,也是被国民党政府视为“通共分子”了。

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建了晓庄学校。他将学校的大礼堂命名为“犁宫”,并亲自写了一副对联贴在“犁宫”两旁:“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学院创办后,行知先生即以“教学做合一”指导学校实践。

蔡元培先生赞之为“现代教育方法中最好的一种”,并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匾额,供师生观摩践行。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上,和毛主席共产党所主张的教育,有着深层次的相通之处。

陶先生写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

他鲜明地指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因为第一,它教学生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第二,它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民、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为此陶先生主张并实践被他称为的“生活教育”,内容是:

 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陶行知在《新时代的学生》一文中说:

  旧时代之学生的生长过程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新时代之学生的生长过程是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陶行知先生的思路,就是有破有立,至于破的对象,和立的方向,都和毛主席共产党极为相似。

陶行知的批判性思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了。  

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后,于1945年10月11日返回延安,陶行知带领育才师生到机场欢送,并在机场与毛泽东合影。左起:张治中、毛泽东、陈诚、陶行知。

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受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1946年7月25日在重庆上海爱棠路爱棠新村13号突然去世。

惊悉噩耗后周恩来匆忙赶到,陶行知的手尚有微温。许多民主人士猜测这可能又是特务暗害,经沈钧儒行医的儿子诊断判明还属因脑溢血病亡。

不过,听说蒋介石得知这一眼中钉除去曾窃喜不已。

去世当日下午,周恩来便向延安发电评价:“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假使陶先生临终时能说话,我相信他必继韬奋之后请求入党。”

7月29日,新华社发表时评《陶行知怎样死的?》一文:

  【新华社南京二十九日电】京沪民主人士对中国民主运动领袖之一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氏病逝,莫不非常悲痛。在陶氏弥留之际,民盟常委、人民救国会领袖沈钧儒及陶氏生前老友数人在侧,中共代表周恩来、邓颖超两氏闻讯,立即于当日(二十五日)上午十一时驱车赶到时,陶氏已停止呼吸,惟手心尚有余温,因病发仓促,致未及留下片纸遗言。周、邓痛吊之余,于午后偕返南京,因悲恸过甚,致未克于当日与马歇尔将军会晤。陶氏奋斗一生,为人民民主教育工作,健康早已受损,复以最近下关惨案,昆明李闻政治暗杀案接踵发生,受刺激过甚,临逝前数日,又突有国民党特务前往氏宅调查其行踪,乃被迫寄居友人处。弥留前夕,氏犹不计辛劳,对友人侃谈时局,卒以过度刺激与疲劳,遂于二十五日以脑出血不治。

“晓庄十英烈”纪念碑位于陶行知纪念馆的东南侧,1951年晓庄师范复校时建立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史料科副科长徐霞翔介绍,当时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创办后,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前去求学。1928年,学校建立了中共晓庄地下党支部、青年团,并领导学生积极参加声援工人罢工的示威游行等革命活动,在当时南京的中共地下党支部中,晓庄支部是人数较多、工作开展得较好的一个。1930年4月,学校遭国民党查封,汤藻、叶刚、石俊、袁咨桐等十位晓庄党团学生遭到残酷杀害,长眠在雨花台。徐霞翔说,其中袁咨桐才16岁,也是牺牲在雨花台年龄最小的烈士。

我们在今天想起这些为了新中国,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烈,不能不百感交集。

陶行知先生呕心沥血培养的杰出学生,加入了共产党,这对先生来说是值得欣慰的。

然而,这样的学生却惨遭杀害,先生本人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其实也是被先生批判的那种“传统教育”的结果。

陶行知先生会做出怎样的思考?

无疑,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而新教育,也就是先生主张的“生活教育”,是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教育,这正是包括那10位革命英烈所奋斗的目标。

我们要纪念革命英烈,更要为他们未尽的事业继续奋斗。

包括教育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行知的资料,陶行知简介
晓庄革命烈士纪念碑
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
“行知合一”读gàn
陶行知的“做中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