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知道这几条就别去荒野求生了
不知道这几条就别去荒野求生了
猫盟CFCA07.18 18:29阅读9580
猫盟野外干货,可救命,希望能成为所有自然爱好者的户外常识。再次,如题。

作为每年野外时间超过100天的人,我们享受并且敬畏荒野。

为了能长长久久地和自然共处,我们不敢作,也不想死,于是总结出以下几条救命的干货。

觉得荒野求生无比浪漫刺激的热血青年,请看。

觉得不去高海拔就不会死的人,请看。

觉得野外太危险,不敢迈出去的人,请看。

身边有热爱户外的人,请看并转给他/她看。

觉得不作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的人,就别看了。

有点长,不过跟命相比,看三分钟还是值得的:)


别被猛兽咬死

imgLoading
万一被毒蛇咬了,心狠手辣能救命!

常有人问我,哎呀在野外碰到豹子怎么办?遇到狼怎么办?遇到熊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你们哪里来的自信能在野外碰到那么多猛兽?在中国,在野外见到野生动物就已经非常奢侈,想见到猛兽?这得上辈子拯救银河系的人品才行!事实上,野生动物非常怕人,躲犹不及,怎会出来吓你。

当然这并不代表动物不危险。一般来说,毒蛇是户外活动中最可能致危的动物,近年来先后有生态玩家在野外被五步蛇和银环蛇咬至危及生命。怎么防?

首先,见到蛇绕道走。让一般户外运动者认识所有毒蛇是不现实的,也不要去相信三角脑袋是毒蛇椭圆脑袋的蛇无毒的鬼话,三角头只适合于蝰蛇科的种类,比如各种蝮蛇、蝰蛇之类,而那些能一口要你命的眼镜蛇科比如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都是椭圆脑袋,看上去温顺着呢……

怎么分辨?请记住,通常情况下,无毒蛇见人立逃;遇到你不逃依旧趴在路上或者树上的,多半就是毒蛇。所以,当蛇不躲开你的时候,你就躲开它吧。

万一被咬怎么办?千万不要迷信蛇药。蛇毒复杂,没有万能的蛇药。而且蛇毒在血液里扩散很快,诸如吸毒、绑扎之类的手法其实都没什么用。

其次,记住一个基本原则:不要惊慌。拍下/记住咬你的蛇很重要,这将帮助你在医院获得正确的血清,只要及时用上相应的血清,通常都有救(眼镜王蛇除外,不是血清没用,而是你活不到打血清的时候)。而且,不要过于激动也能让毒液扩散得慢一些,至少理论上如此。

还有一招狠的(管用)。蛇毒都是蛋白质,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分解。因此被咬后迅速烧肉(或者用烧红的刀子扎进伤口),是个很有效的解毒方法。当然,一定要心狠手辣,下得去手很重要。

此外,在野外最常见的动物攻击基本来自于蚊虫、蚂蟥。对于这种攻击我只能说:冬天会好点。

别被饿死

imgLoading
千万别让食物离开你!

很多人认为自己在野外可以靠吃野生动物和树皮活下去。别做梦啦……首先现在野生动物很少见,好吃的容易抓到的基本都被盗猎的抓完了,剩下的都很机警,没受过训练的菜鸟基本不可能抓住它们。至于树皮野菜蘑菇……你真的有把握能找到吃的而不把自己毒死或者是吃拉肚子吗?

所以基本原则是:出发前带足吃的。野外一天,准备两天的食物,待十天,至少准备十一天粮食。正常行进时,食物往往不是问题,但迷路或受伤后,食物就是必须的救命稻草。务必要有把握让自己在出问题后能多坚持一两天,等待救援。

食物的选择也很重要。在野外,经过压缩的高热量食品是王道,开心果、腰果等坚果类食品也很不错。葡萄干和巧克力能有效补充热量和葡萄糖,猪肉脯牛肉干则是好吃的干粮——动物蛋白消化得快,但吃的时候很愉快啊。

请计算好一天的食物量,别吃撑,提供恰到好处的能量就行。最后,别忘了到药店买两包口服补液盐,精疲力尽时倒进水里喝下去,能迅速补充体力(比红牛管用)。


别被冻死

imgLoading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绝对是自寻死路

中国总体处于北温带,只有一小部分在热带,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冻死的机率相对高一些,尤其是冬天。

对于老驴来说,受伤冻死是个逼到末路的结局,但对于一般户外活动者而言,冻死则是一个常被忽视但必须被重视的问题。

被忽视的原因有二。一是你想不到会有多冷;二、你不知道冻死会有多快。冬天常有人说:“冻死了冻死了。”然而只要在城市,人基本都冻不死,因为暴露在寒冷里的时间非常有限,并且总能找到地方避寒,身体有恢复的可能。

但野外通常避无可避,人是温血动物,活动的能力都源于热量,而且温度降低时,人没法像青蛙那样选择冬眠,大量的运动还会加速身体的能量损耗,维持生命的热量总显得非常有限。

更惨的是,野外冷起来真的非常冷,这里就不说海拔上升带来的温度下降了,因为大多数人不会涉足高海拔环境。简单地说,山里要比城里冷好几度,刮风时体感会继续下降好几度,也就是说,在城市里可能是0度左右时,在山里你要照着零下5-10度的低温来准备。

而冻死是非常快的。一旦体内的热量无法供应,人就容易失温,没力气走路,意识模糊,然后很快就死了——通常来说如果保暖不够,又赶上迷路或受伤,在冬季哪怕北京郊区的几座高山上,只要救援当晚没有及时赶到,人基本就完了。

所以,为了防止冻死,务必要穿得合理,保证身体温暖干爽。请参考户外三层着装:内层——吸汗速干的内衣,中层——保暖的抓绒或棉衣(羽绒),外层——挡风的风衣。强调一点:内衣很重要。剧烈运动后,如果汗水糊在衣服上干不了,停下来就会很冷,极易导致失温。

帽子、手套、袜子也很重要。尤其是帽子(很多人会忽视),城市里脑袋冻一会儿没大问题,但是头部是人体散热大户,戴帽子和不戴帽子,在野外有非常本质的区别。

就我自己而言,基本什么季节进山都会带个羽绒服,特别是去西部,反正一件超轻羽绒服也没多重。

另外,食物充足也很重要。再回忆一下刚才说到的食物:巧克力、干果、肉干……嗯,高热量!

如果非常不幸,大冬天真的被困野外了,怎么办?首先麻利找个挡风的地方,减轻风寒效应。其次:能量有限,节省体力,不要轻举妄动。尤其不要在夜间赶路,除非你对路非常熟悉,否则受伤和迷路的可能性非常大。最后:掌握一点生火的技巧。虽然野外到处都有防火措施,但命是你自己的。

补充一点:据说冻死前的刹那人会产生幻觉,会觉得很热,热到把衣服脱光裸奔……这似乎算是个好消息。


别被迷路和受伤整死

imgLoading
这事很多时候是不作就不会死,够冷静就不会死

迷路是野外最常见的危险情况。“驴友被困山间,当地出动数百人进山营救”的新闻屡见不鲜。

俗话说不作就不会死。但是迷路这件事情有时还真不是作(当然很大一部分都是)。首先记住一点:在野外,迷路很正常。尤其是在陌生山区或者戈壁,转来转去很快就丢掉了方向感。而熟悉的野路也常会因为植物生长、雨水冲刷等原因而消失——于是走着走着就找不到路了。

这没啥丢人的,迷路之后的所作所为才关系到你的荣誉。一道选择题摆在你面前:A.继续前行,试着探路;B.原路返回;C.原地坐一会儿。

这道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建议先选C,坐下休息一会儿。迷路后心情一定不好,心烦意乱免不了,惊慌失措也有可能,这些情绪都有可能导致犯错,而有些无可挽回的错误犯不得。因此先安静一下,想几个问题:我大概在什么位置,离我最近的安全路线可能在哪里,地形地势是啥样,给养还能坚持多久,等等。这里面有几个前提:你对当地做了足够的功课,在地图上仔细研究过;你有手持GPS、罗盘等工具,可帮助你识别方向。事实上避免危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发前细致的准备,而这往往是热血青年和菜鸟们忽略的。

然后,做出判断:继续探路还是原路返回绝大多数情况下,原路返回都是最安全的选择即便你可能要爬很高的山、走很长的路,但最大的优势是:你心里有底,而探路极有可能越迷越远。

当然有时候你会遇到彻底迷路,进退两难的问题。那么有一些规律可以遵照:一、沿着沟通常都能走出去,挑大的山沟,一直往外走。人类的定居地从来都在河谷开阔地,因此你总会走到有人烟的地方。但是有些沟谷垂直跌落很多,一旦遭遇断崖或者瀑布(冰瀑),就无法继续往下走,这种地形或许可以尝试沿着山脊往下走。但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变数非常大,只能作为最后一个选择。

而受伤……我要说的是:不要受伤、不要受伤、不要受伤!

和受伤致危程度差不多的是生病。在野外,这两种情况都非常糟糕,都会极大阻碍你的运动能力,进而被困野外。为了避免落入这种境地,我的建议是:保守一点。不要跑、不要跳、能爬过去的地方就不要跳过去、能慢一点就不要走太快、没把握的路线宁可绕一下。不要总想着征服自然和挑战自己,一旦走出野外,就要步步谨慎。

当然,必要的准备永远是重要的。背包里准备一个医药盒,里面退烧药止痛片抗生素以及碘伏绷带创口贴等都不能少;另外就是:无论出什么状况,都要确保自己还能生存1-2天,为救援留出最起码的时间。

说了半天,其实感觉哪都没说透。不过没关系,还是那句话:no zuo no die,作的人依然会义无反顾去野外送死;而那些真的愿意长期去享受自然的户外行者,看到这些或许也就够了。

PS:其实,以上每一条都应该成为户外常识。人生那么不长,别着急死。人生那么不短,慢慢走,更安全。

如果这也算彩蛋:

imgLoading
猫盟设计当家猫小昭的作业现场,她的笔在哪儿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狼猎蛇很有一套,靠走位摆动猎杀毒蛇
你不知道的求生节目 还有这些!(所有荒野求生系列合集驴友必看)
别闹了,就你还打得过熊/狼/藏狗/牦牛/蛇……?
狙击手潜伏作战时,害怕遇到什么?并非毒蛇和猛兽
全球最恐怖的蛇岛—巴西蛇岛,被称为人间地狱,一步一条蛇
自然界中敢吃蛇的4种动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