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常疲劳、没力却找不到原因?小心,你可能有...

经常有很多年轻女性咨询自己血压偏低,低者多数血压在85 / 50mmHg左右,有时由蹲位站起时出现了头晕、黑曚。


有一次,一位年轻女性患者描述为自己由蹲位站起时,就像电脑屏幕黑屏了一样,需要扶着墙站会儿,才感觉到电脑重启了。


这个对低血压的比喻还比较形象,也是原发性低血压导致的主要症状。




通过科普,及接触身边的高血压患者,大家对高血压的知识已经了解很多了,但对于原发性低血压,存在很多不解和未知。


医学界对于低血压的认识由来已久,但很少像高血压一样,把它当做一个独立的疾病去研究,主要是低血压的病因复杂,症状不典型、非特异性,且年轻女性多发,严格的试验设计存在困难。


但是低血压具有一定的流行人群,存在潜在的心血管病、抑郁症以及痴呆的患病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原发性低血压定义

原发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同时应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在体虚、进食偏少、贫血、过度劳累的人群中多发,特别是年轻女性脑力劳动者,往往具有家族遗传史。


原发性低血压往往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比如疲乏、虚弱、头晕等类似高血压的表现,及胸闷心悸不适症状、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等主观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晕倒。


我国原发性低血压男性患病率为2.7%,女性为7.36%,男性明显低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低血压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在地区分布上低血压患病率,呈南方高北方低现象。




原发性低血压可能的原因

有研究发现,原发性低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呈现出迷走神经兴奋性代偿性增高。多见于女性,可能与女性情绪易波动,大脑皮层功能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有关。


且25~39岁年龄段女性生活压力较大,大脑皮层处于较紧张状态。这也就符合内外环境因素通过大脑中枢,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血压发生变化的规律。


发生原发性低血压,还与体内产生扩张血管的一氧化氮等物质增多有关。体质偏瘦弱,或过度减肥也会导致气虚,也是造成低血压的主要因素。




患有原发性低血压怎么办?

原发性低血压的防治,以饮食调养和运动疗法为主,同时情绪调理和优化生活习惯。




饮食调养

加强营养,食物上荤素搭配,不挑食,一日三餐合理进食,遵循早饭吃饱、中午吃好及晚上吃少的原则,选择一些营养丰富的食品如:肉、蛋、奶、鱼、虾、豆类、谷物及全麦类食物,保证热量充足,以改善虚弱消瘦体质。


年轻女性不要片面追求身材苗条、盲目减肥、节食偏食。平时可适当多吃些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羊肉等食物,有利于增强植物神经对血管的调节作用,促使血压回升。


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如苹果、桔子、菠萝、油菜、西红柿,以及红豆、黑豆等豆类制品。与高血压病相反,低血压者不必过分限制食盐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运动疗法

根据个人体质,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跑步、打球、散步、保健操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天半小时,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逐步增加活动量,关键在于坚持。


体育锻炼既可增强体质,又可使心脏功能增强,血管紧张度增强,神经系统机能得到调整,心血管系统能更好的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种种变化,使低血压逐渐得到改善。


除此之外,夜间或者清晨起床前最好在床上做两分钟伸懒腰、收缩下肢肌肉等预备性活动,“提醒”血压调节机制早做“准备”,可以减少因体位骤变,血压调节机制不能及时调整,造成的低血压,防止摔跤或者晕倒。



情绪调理

要正确认识疾病性质,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开朗,消除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


随着年龄的增长,低血压状况多数也会得到改善,尽量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临睡前不宜过多谈话、看书,不宜长时间观看紧张、惊险的电视



生活调理


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可以温热水泡脚,足底按摩。日常劳动或排便时不要久蹲,站立时不可过猛,应慢慢站起,如果手边有可以扶持的物体,尽量扶持,防止摔跤。


通过这些方式的调整,血压无明显改善或者有低血压带来的不适症状,可以辅助中医中药调理。



结束语

目前对于原发性低血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大多数低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偏低是个暂时不成问题的“问题”,但长时间处于低血压状态,会影响心脑血管系统,危及健康,仍需认真对待,及时处理。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压低怎么办?
女性常见的低血压,对健康有影响吗,要怎么办?
血压长期偏低,会不会引发疾病?不是这些原因就不用担心
健康|高血压遇上高气温,老年患者如何安稳度夏?
最全解读:八大角度玩转直立性低血压
【科普】高血压低血压常识,太全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