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趣陶然之兰亭墨华

书写一幅对联请欣赏:春草近通周子意,墨华远得晋人风。

书法作者:隶书轩凉河散人

华夏名亭园(北京陶然亭)内仿建的“兰亭”和“鹅池亭”是纪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世人称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共称为“二王”。兰亭景观原型位于浙江绍兴的兰渚山下,正是王羲之等人的“修禊”盛会和《兰亭集序》使“兰亭”名闻天下。

陶然亭内的这处景观精心布局,仿建于1986年。“兰亭”坐北朝南,四角飞檐舒展,好似王羲之笔下龙飞凤舞的墨迹。亭子内置一座龙纹装饰的“兰亭碑”。碑上“兰亭”二字虽然做成了残字,但我感觉太假,容易使人跳出氛围。还不如按照原型仿制成“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残碑”更真实,更传神,更讲究,更耐看。

国画插图:禅雪常乐

兰亭后面是一方水池,应该就是对应书圣洗笔的“墨池”吧,水旁有“墨华”石刻,作者张旭,心想肯定不是那位古人“草书之神”所做,应是北京市的书法家张旭。另有一处假山石上雕刻着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作者处字迹已经模糊,难以辨认。

    景观设计者将“墨池”的水引出,环绕兰亭向南向西,注入不远处的“鹅池”,形成了“曲水流觞的意境,为景观带来一些灵韵。

在垂柳瘦竹掩映下,“鹅池”水面清清,几只白鹅雕塑栩栩如生,对面仿建了“鹅池亭”,单檐三角尖顶下三根立柱,简洁明快。亭中间竖立鹅池碑。上刻“鹅池”。传说王羲之爱鹅,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书法运笔的奥妙, 鹅池碑俗称“父子碑”, 相传其“鹅”字系王羲之一笔而就,“池”字由王献之从容续成。一碑二字,父子合壁,传为千古佳话。

纵观整组景观,虽没有《兰亭集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意味,但也能自然的联想到东晋王羲之等文人贤士们的盛会之情,领略千年前我国文人吟诗赋词的雅兴。

据《陶然亭公园志》记载:慈悲庵观音殿内藏有明代著名书法篆刻家文彭刻《兰亭序》石砚。可惜《兰亭集序》真迹唐太宗带入了自己的坟墓昭陵。后又被盗墓贼从地道进入昭陵,将陪葬的物品全部搬走。使天下第一墨宝从此在人间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到底有什么一波三折的故事?|消夏微线路:南城人的后花园--陶然亭
记:绍兴兰亭
南游记之二十七 兰亭
绍兴兰亭
王羲之喜欢鹅,是因为“吃”,还是“痴”
走读绍兴:兰亭之鹅池、碑亭及其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