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谁该为“救护车认钱不认人”买单 ? 经典案例 ? 文库 ?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救护车未收到800元车费拒不发车 致湖南一岁幼儿死亡

“求你们看在一条小生命的分上,先送我孩子去长沙。我老公在那边的医院接,到了马上付钱。”这是2013年12月23日晚,一名危重患儿的母亲向湖南湘乡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的哀求。

可值班人员的回答是如此冰冷:“不行!我们有规定,要先交800元,不交钱不能发车。”等好心人帮这名母亲凑足800元,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虽转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抢救,可13个月大的孩子仍不幸离世。

孩子突发重症需转送

2013年12月23日傍晚,翔翔突然不停地哭吵,谭女士抱着孩子来到附近的诊所。当时,她身上只带了100多元钱。

简单检查后,诊所发现孩子的病症很严重,建议谭女士赶紧带孩子去湘乡市人民医院。见天色已晚,热心的诊所医生开自己的车将谭女士母子送到湘乡市人民医院,没有收车费。

到了市人民医院,已是晚上7时10分。医院给翔翔做了检查,晚上9时11分出结果。医生看了检查结果,告诉谭女士,孩子病情很严重,要她联系救护车,立即转到省儿童医院。

120称不交钱不发车

此时,孩子已全身发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谭女士赶紧跑到湘乡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联系救护车转院。值班的工作人员说,从湘乡到长沙,要收800元车费。

谭女士说,“我身上没带这么多钱,你们先帮我把小孩送到长沙。我老公在医院那边接,到了立即给钱。”谭女士的丈夫也在电话中再三恳求,“你们把人送来,我在医院这里等,车到马上付钱。”

工作人员答复:“不行。医院有规定,不能这样。”谭女士再次哀求:“我求求你们,看在一个小生命的分上,做做好事吧!”工作人员回答:“哪有这样的事情。不交钱怎么走啊?”

无奈,谭女士只好四处打电话筹钱。这时,几名素不相识的病友家属正在走廊上,见谭女士急得不行,每人掏出200元递给她。谭女士赶紧将凑来的800元交给收费室。

孩子转送长沙后死亡

收了钱后,救护车才开动,将谭女士母子送到省儿童医院。遗憾的是,翔翔还是在12月24日凌晨2点不幸死亡。死亡记录显示,死于心力呼吸衰竭。省儿童医院的医生说:“你们要是稍早点送来,孩子可能还有希望。”

事发后,湘乡市卫生局介入调查,认定市人民医院存在违规收费、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市卫生局已对该院通报批评,取消其2013年度绩效考核一类单位的评选资格;对院长、分管副院长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对值班的急救中心工作人员等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经协商,医院已补偿谭女士夫妇9800元。

冷血的救护车怎能承担生命之重

极度讽刺的是,该院120急救中心的墙上,还挂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字样,而事后调查发现,即使是这800元钱,也超收将近一倍。涉事医院倒不如直接挂个“金钱就是生命”的横幅,明码标价,钱越多救得越快。

虽说,孩子后来的死亡未必就与耽误的一个小时有因果关系,但院方如果真能落实“时间就是生命”,至少就不会给人们留下遗憾,也能让患者家属无话可说,“生命重于泰山”,也不是句空话。

见钱才开的120急救车让人着急。冷血的工作人员将原因归结于“院方规定”,而市卫生局也认定规定没有问题,只是“处理得太死板”,可见卫生部门的观念也有问题,你这不是认可“救护车见钱才开”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种规定更让人着急。

“时间就是生命”,不能是空谈的口号,而应该落实到医院的每一个“规定”的细节当中,你既然认可生命至高无尚,那么所有的通道就应该为生命打开,而不该留置前提条件。

出了这一次事故,反省和清算也不到位。对院方警告、整改、取消评优能有什么用?在金钱面前,弱小孩子的生命都没放在眼里,几句批评教育就能触及见利忘义者的灵魂么?如果最后用9800元赔偿就打发了,这不更是在说明“金钱就是生命”吗?

救护车不应认钱不认人

该地卫生局一位副局长称:120急救车转送病人,原则上确实要先交钱才能发车;但面对危重病人,工作人员没注意灵活性,“处理得太死板了”。保护病人的生命利益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很容易明白的逻辑,救护车要以“利”所驱动,但这个“利”绝非医院或医护人员个人之“利”,而是社会效益之“利”,群众利益之“利”。

现在,一些医院的救护车费用不低,可是救命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点公益性,完全让金钱说了算,绝对是不应该的。一些医院似乎从没有考虑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救护车应该怎样合理收费,怎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表面上看,救护车少收费或不收费,医院方面可能会吃亏,但实际上,如此一来,医院提高了服务质量,能获得更多患者的信任。同时,救护车由姓“利”变成姓“益”,这对医院信誉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救护车要先见钱才发车导致的悲剧,再次发出警示:一切向钱看,危害大矣!

公益、市场不分,催生了山寨救护车

湖南这次的情况并非孤例,显而易见的是,倡导医院自身自觉,以救人为第一要务没错,可是非根本办法。而且就算医院自觉了,其救护车也不一定达标,没有一个系统的配置,很多比较偏远的地区恐怕连够格的救护车都没有。有人提到用制度来严加规范、管理,还有人提到让救护业务免费,或者由社保来买单,这样的话,医院也就没有“拒载”,讨价还价的理由了。可是如果公益和市场不分的话,这样做只会带来沉重的公共医疗负担。而资源一紧张,可能甚至“潜规则”都要来了。对于很多需要紧急救护医疗服务的人群依然难有裨益,医疗水平本来就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更是如此,医疗资源肯定是一级级配置的。

不分的话,即使全部真正地姓“公”,也得出问题。澳大利亚的维州就是个例子,在2008年,当地能够提供救护车服务的组织合并成为一个官方机构,区域内所有的救护服务都通过该机构完成,不管是紧急的还是不紧急的。结果就是,尽管有好几百个各地分支,还是人手紧张,特别是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偏远地区,去年有过好几起因为救护车到位不及时而耽误治疗、病患死亡的案例,有的甚至还闹上了法庭。另一方面,尽管该州参加了医保的人使用救护车是免费的,可是无医保人员就得缴纳高额的费用,拒载或者讨价还价倒是不会,可事后的高额账单让该州饱受诟病。最终,该州作出一个计划,每年转十几万不棘手的医疗服务去别的健康部门,自己腾出手来处理迫切的需求。

总之,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先把公共服务属性的救护车服务和市场导向为主的救护服务给分开。在此基础上,才是加大公共服务属性这部分公益性质的问题——港台地区的免费;美国很多地区收费,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免费,并且还有专门的救护车保险可以加入,都是可以探讨的方向。

见死不救,“救护车”成了“救富车”

“救护车”不救急该叫“救富车”,这并非“落井下石”危言耸听。根据湖南省物价局、省卫生厅于2002年9月发布的《关于调整规范我省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从湘乡市人民医院到省儿童医院,按车程满打满算,其救护车费仅为400元上下,可院方却咬定要收800元,明显超出规定。记者又调查到,当地多家医院急救中心转送病人到长沙,也都是如此开价,否则不给发车。这么说来,称其为“有病没钱莫来乘”的“救富车”,并没有夸大其词。

名为“救护车”,且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项政策待遇,暗里却挑三拣四地不干救急之事,甚至变本加厉地大大超越规定,把所有病患家属都当做可大宰一把的“肥羊”。此种行径,说其是“救富车”还算轻了,根本就是穿着白大褂的“剪径者”了。

“救护车”太冷血,根在“管车者”无温情。尤其是,那种在“时间就是生命”标语下只愿去开“救富车”的医院,最有力的问责,不应对准那些“人微言轻”的做事者,而要向那些高高在上、浑浑噩噩的管理者,动一动“思想手术”了!

【启示与思考】

因为“见钱才开车”的决策失误,患儿家庭痛失爱子。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值班的急救工作人员等责任人都因此受到了处理。当地卫生部门还重新制定了急危重症病人接诊、转诊的相关规定,要求全市医疗机构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急救服务。

一个没有赢家和受益者的决定是愚蠢的。医院管理者为了避免后收费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出台这种“死”规定。结果是付出了近万元的赔偿,还活生生把自己员工逼迫成一种“冷血和没有医德”的社会形象,他们显然要为此买单,成为肇事的最大责任人。

保护病人的生命利益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伤害病人的生命利益就是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不是一种太难明白的逻辑,但为什么管理者却迷失了方向?很大的一种可能性在于,管理者没有识别出这种“救护车认钱不认人”的危险思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救死扶伤的医院投身于市场,赚钱成为一件必要和重要的事情。但与此同时,在拯救生命和赚钱这件事情上,孰轻孰重?万一出现了最极端的情况,救命和赚钱成了矛盾,哪种利益是最大的?哪一种利益必须为此妥协让步?管理者必须对此进行思考,给出一种鲜明而正确的答案。

当做对了事情,不但能够规避风险和麻烦,还会得到奖励。做错了事情,惩罚和麻烦会找上门来,苦不堪言。大量案例足以证明,“救护车认钱不认人”是危险和错误的选择,对医院而言,如果不把拯救生命放在前面,受到惩罚恐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希望更多的医院管理者,能够识别出这种“救护车认钱不认人”的危险思维,排除这种危险要素,把病人和自己都置身于更安全的境地。当然,也有必要提醒一下就医者,上医院还是要尽量准备好费用,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120称“不交钱不发车” 1岁孩子转院后死亡|医生|病人
壮筋骨神方
男子街头晕倒 交警为其当20分钟人肉靠背
09年,湖南男子割肾救妻,12年后查出双肾仍在,谎言揭穿下场凄惨
【三湘文艺】高三九/祈福老母亲
今早,宜兴市人医门口发生的这一幕......【内附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