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千年来无法解释,却在1971年发现线索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德才兼备,名留千古的皇帝,但唯有一人可谓独一无二,那便是武则天。作为千年来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存在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则天的一生跌宕起伏,堪称传奇,为世人所赞叹。生前,她励精图治,明察善断;死后,无论是乾陵前高耸的无字碑,还是神秘的无头石人,都吸引了无数人驻足游览,一探究竟,希望能够解开谜底。

史无前例的第一女皇

武则天,原名武曌,并州文水人,可以说是古代女子励志奋斗的典范,在政治上达到了女子的最高程度。

其实历史上不乏身为女子却身居高位者,前有独掌汉朝大权15年,号称“无冕之皇”的汉高祖刘邦的接发妻子吕雉,后有手握晚清政权47年的慈禧太后,然而真正称帝的女人,却唯有她一人。

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次女,家境殷实,因其父在唐高祖李渊起兵时曾施以援手,给予资助 于是在唐朝建立后,得以官至荆州都督,获封应国公,其家族也上升为了氏族官僚家庭。

但天有不测风云,在她十二岁那年,父亲骤然离世,留下孤儿寡母无人庇护,为家族排挤,亲戚欺压,走投无路之下,母亲杨氏只能带着女儿搬回长安生活,尚且单纯的武则天已是初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她人生的第一次转机在十四岁,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驾临洛阳宫,听说武则天容止可观,便召她入宫,封为才人,赐号“武媚”,这便是诸多影视剧中“武才人”、“武媚娘”等称号的由来。

也许是因为才人在宫中位分不高,史书中并未过多记载武则天的才人生涯,唯一留下的记录还是她自己于晚年回忆起的驯马一事。

当初为了驯服名为狮子聪的骏马,武则天向李世民要了三件东西,铁鞭、铁棍和匕首。鞭抽不服则棍击,棍击再不服就割喉,其称帝后的杀伐果断此时便已初现端倪。

可惜在陪伴李世民的十二年间,武则天的位分从未得到晋升,始终只是个才人。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李世民病重期间,她与太子李治日益亲密,一来二去的,逐步建立了感情。

公元649年,李世民崩逝,按照惯例,妃嫔们必须入感业寺削发为尼,了此残生。但是才26岁的武则天不甘往后余生与青灯古佛为伴,即便迫不得已入了寺,她也不曾认命,私下里一直与李治保持着联系。

公元651年,这一年是武则天生命中的第二个转折点。凭借着李治的宠爱,她再度被诏入宫,不久后就生下了儿子李弘,母凭子贵,盛宠一时,三年后又生下了长女安定思公主。

盛宠之下,当时的王皇后与萧淑妃视武则天为眼中钉肉中刺,后宫暗潮汹涌,也正是这个时候,刚满月的安定思公主突然夭折,还是在王皇后起来探望后,不仅在后宫,朝堂也掀起了轩然大波。

关于公主的真实死因众说纷纭,早已不可考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借着公主的夭折,李治起了“废王立武”的念头,经过一番博弈,一年后,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此后,她的野心便逐渐展露。

公元690年是武则天人生中的第三个重要时刻。这一年,她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了史无前例的第一位女皇帝,开启了长达15年的统治,直至705年病逝于上阳宫,享年82岁。

神秘的无头石人

武则天过世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秦汉以后,帝后多不合葬,因此乾陵作为“二圣”合葬陵十分罕见,同时它也是迄今为止,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好,唯一没有被盗贼光顾过的陵墓。

这座陵墓采用双重城垣的结构,内城为皇城,外城为郭城,规模宏大,相传动用了20多万人,前后共耗时22年方才建造完成。

陵墓前除了著名的“无字碑”外,还有两组石人伫立于朱雀门外通道两侧,东侧29尊,西侧32尊,共计61尊。

从外观看,石人尺寸与真人无异,但服饰却各有千秋,不似唐朝官员的衣着,却每一个都手持臣子上朝所用的笏板,呈敬拜之姿。

根据石人的服饰以及背后刻有的文字,历史学家们认为,这些石人代指的可能是大唐盛世期间,各藩属国前来进贡的王子和使节,因此又称“六十一蕃臣像”。

诡异的是足足六十一个石人,竟全部失去了头部,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两种猜想。

一种是这些来自各族的官员因触犯圣颜,被处以斩首之刑,武则天下令于陵前立无头石人,以作警示之用;另一种便是这些石人原本是完整的,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因特殊原因遭到破坏,导致头部遗失。

几十年来,众说纷纭,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灵异的解释,但由于现有的史料中并无石人相关记载,因此猜测终究只能是猜测。

直到1971年的一天,两位在地里劳作的农民竟误打误撞地揭开了真相。起初他们只挖出了几颗石人头,尚且不以为意,直到越挖越多,方才引起重视,察觉到挖出的可能是文物,便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经专家鉴定,这些新出土的石人头,其材质与乾陵前的无头石人十分匹配,而对于石人头为何掉落,有头变无头,考古学家们从地理角度,提出了一种想法,认为可能是自然灾害导致了石人头部的遗失。

乾陵坐落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据史料记载,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曾发生一场强烈地震,距离乾陵只有100多公里,震级高达8-11级。

而这些石人年代久远,本就不是很结实,再加上地震的影响,脖颈作为最为纤细的部位更易折断,因此可能是地震使石人的脖颈断裂,进而导致了头部的遗失。

但若说是因为地震,石人的身体又大多保存完好,唯独头部无一例外,全部遗失,似乎又略显牵强。

于是有人从人文角度提出了另一种说法,认为唐朝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大量藩属国官员前来参拜,武则天为了让后世能够一睹各族朝拜的景象,特意修建了这六十一座石人,供后人瞻仰。

但随着历史发展,唐朝国力日渐衰弱,各藩属国的领导人们认为代表本族的石人在唐朝皇帝的陵墓前行参拜之姿有辱尊严,遂将石像的头部削去,表示不再臣服于唐朝统治。

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其依据,但又并不具备决定性的证据,但石人头的出土,至少可以确定无头石人并非出自武皇之手,在乾陵建造之初,这些石人是完整的。

贞观之治也好,开元盛世也罢,唐朝已然灭亡,唯有巍峨的乾陵以及陵前这六十一个石人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跨越了岁月的鸿沟,它们静静的矗立在梁山之上,默默地向我们展示着千年前的大唐盛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2年没有怀孕,却给李治生了6个?只因一点
乾陵旁留下一千年之谜:61个无头石人是何用意,两农民却意外揭开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千年来无法解释,却在1971年解开
武则天的61个守陵人头为什么“不翼而飞”?专家的话听了很震惊
武则天陵墓里到底有什么,为何近百年无人敢进?原因不简单
技术复原“武则天原貌” 倾国倾城,太美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