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不知:白蛇求雨。

作者:师姐

大家好,我是五子的师姐。
上次我问小五,为啥那么多吓人的事不写呢?比如'死后还阳’、'诈尸’、'鬼报仇’啥的。他说不能瞎写,会吓坏粉丝宝宝。再说那么邪门的事,人家会质疑的。
我说那我写,我不怕被质疑。质疑能咋的?他没经历过,质疑是正常的。信就信,不信拉倒呗,又不会少块肉。咱也不是来给谁上课的,听个乐呵而已,就当茶余饭后的消遣了。
1,
村里原来有个老太太,姓白,一辈子没儿没女没结婚,脾气秉性古怪得很。村里和她来往的人很少,她和小五的奶奶(按辈分我叫五奶)还有老穆头儿有来往。
那时候村里的八卦小分队都传老穆头儿相中老白太太了。我让小五子跟踪了此次事件,结果呢?根本不是相中她了,是老白太太有一本古书,据说里面记载了一些上古巫术。老穆头儿对此书有很大的想法,但借了几回都被老太太拒绝了,所以他就想各种办法讨好人家。
今天送个萝卜,明天送棵白菜,后天送筐土豆。结果书没借着,差点把老白太太的芳心搅乱了。他还托唐应他爹(那时候还没拜师)去游说来着,也没管用。大伙劝老穆头死心,老穆头不答应,还撺掇村里的几个娃娃去偷来给他看,说'窃书不算贼’。让白老太太骂了一顿才消停。
五奶奶回忆,白老太太早先不是住在我们村。有一年发大水,村里人都跑到山上躲水去了,等回村后就发现在一个大树杈上挂着个姑娘。
大家把她救下来,醒了之后不哭也不闹,就说饿。那时候谁家都没多少粮食,就给熬了几碗米汤,她喝下去脸上有了血色,说自己是上游巴虎村的,家里人都被大水冲散了。
五奶奶说,那个月,河里经常漂着死人。洪水过去之后,白姑娘回过一次家,可惜,啥都没了,除了淤泥和一些死的鸡鸭鹅,啥都没了。回来后在五奶奶家住了几天。
老支书说,实在不行让她跟村里的一个孤寡老太太一起生活吧,以后要是能找到她自己的亲人更好,实在找不到就在村里扎根儿。大伙儿给她准备了些日常用品,东家一铺被褥,西家一副碗筷。虽说都不是新的,但总算能凑合过日子了。
早先就老太太一个人过的时候真没啥事,可自从多了这么一个大姑娘,这院子里的狗就没消停过。每到夜深人静,总有那不要脸的光棍汉扒墙头。时间长了,村里的老人都觉得不安生。
有人提议给白姑娘找个婆家。五奶奶说,白姑娘从始至终也没同意,但也没说不行。大伙觉得可能是她抹不开脸不好意思说,也就都没多想,热火朝天地给她张罗找婆家。那时候找婆家主要考虑人咋样?勤不勤快?孝不孝顺?看穷富的很少,因为家家都很穷,所以也就不考虑条件好坏了,只要善良勤快,一般都能说上媳妇儿。
2,
第一个介绍的是挨着住的邻居,啥都挺好,就是腿脚不咋利索,有点踮脚,天生的。白姑娘没同意。第二个是鳏夫,年纪大点,但人好,白姑娘还是不同意。第三个是我们村上一个跑江湖卖艺的,每到逢年过节就挨个村去唱小帽戏,条件挺好。但早头的人对唱戏的印象不咋好,觉得他们不能踏踏实实过日子,所以白姑娘也不同意。
这一番折腾下来,媒婆不乐意了。堵着白姑娘让给个准话,到底要不要找婆家?那年月的媒婆厉害着呢,一张利嘴能颠倒黑白翻江倒海,谁都不敢轻易得罪媒婆。
正当大家伙都觉得白姑娘要被媒婆拿捏的时候,白姑娘站在院子当中喝亮着嗓子说:我找婆家心气高,一要高门大户、二要骑马坐轿、三要才高八斗、四要情意迢迢。合我心者无需聘礼,我自会跟他白头偕老。
五奶奶说,白姑娘的这番话把村里人都镇住了,两个想挑事儿的媒婆也灰溜溜地走了。自那以后再没人敢给她说亲事。白姑娘也落得个清静。这一清静可不是一年半载,而是几十年。中间也有那不死心的,不是被怼回去,就是被吓跑了。
当年村里有个混世魔王,刘天宝,三十左右岁,一天天啥也不干。家里穷得叮当响,顶多饿不死。从他知道白姑娘在我们村扎根儿开始就一直心怀鬼胎。他看别人都碰了钉子,心里乐开了花,觉得是老天爷在给他机会。
一天晚上,他拿了一块成色上好的布料去找白姑娘。五奶奶说,那年月一块好布料是很难得的。
刘天宝仗着自己混蛋,连门都没叫,直接一脚踹开。一边往院子里走一边嚷嚷着:“家里嘚,你看我给你买的好料子。”
这话一喊出来,任谁都会认为白姑娘跟他相好了。可这混账千算万算唯独没算到一样,跟白姑娘一起住的那个孤寡老太太,就在他踹门闯进来的时候正好咽气了。而他,也正好看见了他这辈子都忘不了的一幕。
刘天宝虽说是嚷嚷着进去的,但他没敢直接进屋,而是先趴窗户往屋里看。往日昏暗的小屋里点了好几根蜡烛,照的红亮。此时白姑娘正在低着身子给同住的老太太穿寿衣。刘天宝转了个心眼,想着此刻进去献殷勤肯定会赢得美人好感。于是转身便进了门,一句话在嗓子眼还没喊出来,整个人便呆愣在原地。
只见那个他心心念念的白姑娘正以一种怪异的姿势趴在炕上,头朝着一排蜡烛,不知是在吹气还是吸气,身体好似蛇一样扭在一起。那蜡烛的火苗忽高忽低,由红变绿。炕上的尸体随着蜡烛火苗的起伏缓缓地坐了起来。
刘天宝虽说平日里混蛋,但也没见过这场面啊。此刻早已吓得眼睛发直,两条腿抖如筛糠,连跑都不会了。或许是闻到了生人的气息,白姑娘抬头的一瞬间,那尸体突然举直双臂想要跃起。白姑娘转头摁灭了三根蜡烛,尸体重重地向后躺倒。
直到这个时候,刘天宝才哆嗦着喊:“鬼啊,鬼啊。”
白姑娘抬眼瞪着他:“滚!”
之后刘天宝好多天都没出门,穆老爷子去看他,才发现他整个人像被风干了一样,双目紧闭,面如白纸,气若游丝。穆老爷子用了两个法子都没管用,后来他去找白姑娘,白姑娘给了他一缕头发和一把坟头土,这才把刘天宝救回来。
经此一事,白姑娘在我们村可就成了名人了。任哪个泼皮无赖都不敢靠前。当然,她也成了我们村的单身贵族,这一单就是几十年。等我长大的时候,她都六十多了。谁都不待见,性格古怪得很。
这么多年她就跟五奶奶走得近,她过冬的棉衣棉裤都是五奶奶给她做的。五奶奶说,别看她平日里没笑脸,跟我一起的时候聊得可欢呢,月亮似的脸上镶着俩酒窝,笑起来可好看了。
3,
有一年旱灾,村里的老一辈人提议弄个仪式求求雨。我印象中每逢旱灾涝灾,村里都会拜神祭祀。你要说起到多大的作用吧倒也没有,这事就像安慰剂,做了心里踏实。但那年的旱灾,祭祀仪式起作用了,雨真的求来了。
求雨仪式在村上那个小庙里进行。那小庙简陋得很,最早时候是土坯的,后来怕塌,又垒的红砖。
说来也是奇怪,村里发过好几次大水,那小庙都安然无恙。里面供奉的神像也早就斑驳不清了。有人提出要再请一尊新的,村里的老人们说,这菩萨是一个路过的大和尚供在这的,自打有这座庙就在里面受香火。这些年乡亲们有点大事小情,解不开的心结啥的都来这念叨,初一十五小庙里从不缺供品。虽说没啥好吃的,但也都是村里人的一番心意。几十年的相互守望,可不是请来个新神像能比的。
新的神像没请成,原来的又太破,只好叫村里的蒋老师(就是小五一开始写的那个蒋老师)给菩萨画像。蒋老师特意让人去镇上买的颜料。抅抹描画,一下午就弄好了。
傍晚时分,祭神开始。香案供桌,一只大公鸡,几盘点心果子,一杯白酒。乡亲们有的来看热闹,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祝祷。那次求雨我印象特别深,因为那天我爬大墙的时候摔了个狗啃屎,小五子他们笑话我好几天。
那天的人不咋多,哎,其实每次人都不太多,可能大家觉得没啥用吧。我们几个半大孩子在小庙的左后方,那里有一堆碎砖头,站得高,看得清楚。村里的几位老者念叨了几句保佑风调雨顺的话,然后村里的刘一刀帮着宰了大公鸡,献了鸡撒了血泼了酒敬了神,相信的人就跪在地上磕头,每次大概都是这么个流程。完事后有的在小庙那望天等雨,但大多数都是各回各家,该忙啥忙啥。
那天也是,祭神结束后,几位老者对着一块儿云都没有的老天爷叹了几口气,絮絮叨叨地回去了。我和小五一边吃点心一边琢磨为啥不下雨?正无聊呢,小五捅咕我:“你看那是谁?”
我伸脖子一瞧,是白姑娘,现在已是白大娘了。她来干嘛?小五问。
我说可能是来吃供果的吧。
小五说咱俩躲起来,看她到底要干啥?
我俩躲在小庙边上的柴火堆后面,白大娘慢悠悠地来到小庙前,从怀里掏出两根蜡烛。我说这是要放火?小五朝我嘘了一声。两根蜡烛分别插在了庙门两边,然后她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当时我离得有点远,没看清里面是啥。只知道是类似粉末样的东西。
只见白大娘找了个树枝在庙门口划拉几下,然后在小布包里抓了一把撒在刚才画的地方。弄完后围着那个画走了几圈,一边走一边举起胳膊做动作,嘴里还哼着唱调。
小五说:“这是作法?”
我说不知道,没见过这样的。
太阳卡在半山腰,晃得我有些看不清白大娘的脸。她转完圈便跪在那里头压得很低,身子一起一伏像是哭了。不一会儿,我听着有些细碎的声音由远及近,声音越来越密,越来越大。我问小五,这是啥动静?
小五摇头,一脸懵地四处看。随着声音的越来越近,我俩闻到一股腥味,是那种江河中特有的土腥味儿。小五还好点,我干呕了两口。然后平地突然刮起一股邪风,卷着地上的沙尘弄得人睁不开眼睛。等我转头再看白大娘的时候,眼前已是尘土飞扬,只看见白大娘周围好似有什么东西围着打转。空气里腥味大得不得了。
我刚想往家跑,就听头顶轰隆一声闷雷,然后便是豆大的雨点砸下来。一开始是零星的几滴,随着又一声沉闷的雷声,雨水瓢泼一般倾泻而下。我和小五几乎是瞬间就变成了落汤鸡。俺俩赶紧往小庙那边跑,想进去躲雨。刚到门口还没进去呢,一股力量差点把我和小五带倒。耳边有人大喝:“回来!”
我扭头一看,是白大娘,她拽着我俩的衣服不让进。小五喊,“撒开”。话音刚落,一个炸雷正落在小庙门口,距离我俩不到五米。
我顿时感到身体一激灵,脑子里有金属敲击的声音。小五离得比我近些,雷落下后,他一下坐在地上了。白大娘上前看看我,又看了看小五,朝我俩喊道:“赶紧回家!”
我都不知道怎么到的家,小五也是,回去的路上摔了好几个跟头。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夜,梦里都是白大娘作法的情景。
第二天早上我去找小五,问他做梦没?他奶奶说何止做梦,说了一夜的梦话。我问说的啥?五奶奶说不知道,不是咱东北话,滴里嘟噜的啥也听不懂。我问小五还记得自己做的啥梦吗?小五傻了吧唧地在那摇头。
我和小五那时候还没有拜师,碰到这样的事不知道该找谁说。那几天村里天天议论祭神求雨多灵验,只有我俩知道那雨来得多么诡异。我提出去白大娘家打听打听,小五说她肯定啥都不承认。我拿眼睛瞟小五奶奶,小五撇嘴,表示不可能。
我笑嘻嘻地说:“五奶奶,我那天看见白大娘从镇上扯了块料子,可好看了。你带我去看看呗。我想让我姥买一块给我做裙子。”
五奶奶起身往外走:“哎,你姥那手艺不中,等我得空我给你做。”
“好嘞。”我们仨边说边往外走。
白大娘没在家,等了一会儿才回来。五奶奶说来看布料,白大娘说送人了。两个老太太东一句西一句地唠起家常,我和小五房前屋后的转圈。后来我不耐烦了,直接问:“白奶奶,下大雨那天是你把那些东西招来的不?那雨是你求的对不?”
五奶奶拽我:“这孩子胡说啥呢?那雨不是咱村求的吗?再说那都是赶巧,可别瞎琢磨了。”
“五子,你说!咱俩昨天都看见啥了?”
五子说:“奶,我真看见了。”
就把那天的情景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五奶奶听得一愣一愣,看着白老太太问:“哎呀,这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是真的不?”
白老太太瞪了我俩一眼,跟五奶奶点点头。
五奶奶惊讶极了:“诶呀,我的小花呀(白老太太小名),你咋这么大能耐呢?这么多年都没透个风,你可是真人不露相啊。快跟俺说说咋回事。”
白老太太看着我和小五,五奶奶哈哈一笑,扯着我俩就扔门外去了。小五老实,还真想回家。我拽他衣服指了指房后,俺俩悄摸地来到后窗户。夏天,窗户都开着,屋里说啥基本能听个大概。这一听,还真把我惊着了!
4,
原来,白老太太跟正常人有些许不一样。这一点她自己打小就知道。她祖上是立过战功的武将。可惜她生下来身体就不好,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又接连遇上时局动荡,没办法,十岁那年,母亲把她送到了山上的尼姑庵,意为请佛祖庇佑她。
几年后,她的身体真的调养得很好,但山上的生活枯燥乏味,无聊至极。那些经文她根本看不进去。庵里有一间书房,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里面翻来翻去找到一本古书。很奇怪,上面的字和她平时看到的都不一样。老尼姑说那书很早以前就有,因为没人认识上面的文字,也看不懂那些图的含义,所以被弃之角落。
白姑娘说,我认识,我能看懂。老尼姑也没多想,就让她拿去看了。
白老太太说,她自己也不知咋回事,那上面的字和图她真的都能看明白。即使碰到一些有难度的,她夜里准会梦到一条小白蛇来点拨她。又过了两年,一场运动之下尼姑庵未能幸免。小白蛇深夜托梦,让她速速回家。她回到家中时发现母亲已经病入膏肓,没几日便撒手人寰了。之后便是漫天的口号和常年的饥荒。
她说,每当自己在老屋快饿死的时候,家里的米缸里一定会凭空出现一些粮食。她知道,是小白蛇在帮她。连她被大水冲到下游挂在树上都是借助它的一臂之力。所以,她曾在月圆之夜摆坛起誓,愿入仙门,终生不嫁。
这一晃几十年,青灯常伴,得偿所愿。这次她出手求雨,也算是对当年乡亲们收留她的报答。她说自己不久便要归去了。到时候还请五奶奶逢年过节给她送些香火。如果遇到了大灾大难就面朝西南,心里默喊三声她的名字,她自会前来搭救。我们在后窗户听到的大概就是这些。
转过年的开春,村里人好几天没见白老太太出来,找去家里的时候人已仙逝了。五奶奶说,她跟活着的时候一样,一点没变。至于白老太太说的有求必应,后来五奶奶真的试过一回。
五奶奶有一个小儿子,整日就知道喝酒赌钱,极其不省心。我们村和镇上交界的地方有一条火车道,有一年也不知怎么了,总有卧轨自杀的。后来政府在火道口盖了个小房子,雇个人在那看着。那也没看住,一个夏天死了好几个人。
有一天晚上,五奶奶的小儿子不知在哪喝的醉醺醺的。回家后五奶奶让他赶紧回西屋睡觉,他不听。偏说外面有人喊他出去耍。五奶奶急了,因为她根本没听见有人喊,于是拽着小儿子不撒手,说啥都不让他出去。可五奶奶力气不够,撕吧几下就没劲儿了。她儿子兴冲冲地冲进了漆黑的夜里。五奶奶拿着手电追出去,发现他往火车道那边去了,心里又急又怕。于是想起白老太太的话,面朝西南默念了三声白老太太的名字,求她把自己的孩子拉回来。
五奶奶说,其实她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就是急得没办法了才想试试。过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小儿子真的回来了。进屋就跟五奶奶说,自己不知怎么跑到火车道上睡着了,梦里有人狠狠扇了他几个嘴巴才把他打醒。他往回走的时候听见身后有火车开了过去。吓得他后惊后怕。
五奶奶说类似的事还有一些,她心里感激,不光是年节,月圆的时候,她总是弄点香火祭拜一下白老太太。只是她生前住的那所小院子再也没人住过。
前两年上山,我还跟师父提起过白老太太,奇怪的是,他老人家说不了解。也或许是不想多说,谁知道呢。每个人心里都有秘密,不说就不说吧。
今天就聊到这吧姐妹们。那个小五子贼讨厌,非把我写得吓人的那部分删掉了。还让我美化他一下,美他个大头鬼。下回我写他被鬼吓尿的故事,哈哈哈哈哈!
我文化不高,写这些事都没啥章法,也不会用啥好词,大家多担待哈,咱们有缘再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者说】小编欲背老人下山,她说:我得适应,你走了还是我一个……
盘点《红楼梦》中,那些伶牙俐齿的女子
麝月,红楼梦中的辩论高手
再论送宫花,后续河汉先生《梦演红楼》第九十九出
风雨奶奶庙(上)
亲历故事:买来的四川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