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结一下最近常用的乒乓球技战术

小结一下最近常用的乒乓球技战术

最近几天打的乒乓球多了,水平也回复了不少,有必要总结近来常用的技战术,理顺下思路。由于水平有限,我只能草草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错误的地方一定很多,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真正的乒乓球高手来帮我分析一下我技术的缺点和弥补的办法,那此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1.发球。发过去的球按旋转可以分3种,低旋,上旋和侧旋。侧旋很少单独使用,常和低旋结合成侧低旋,和上旋结合成测上旋。    

      最近我较常使用的是强烈低旋和小侧上旋2种,都发到对手的反手位,按情况选择出不出台。出台的话,对手有侧身拉的可能,所以我倾向于不出台。
    不出台的强烈低旋一般是无法起板的,大部分人都选择回搓到我的反手位置,出台的可能性极高,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可以大胆侧身,拉强烈上旋直线球到对手正手位置;若是对方回球较短且未出台,我则继续搓回对方反手位置,控制住,争取下一次上手的机会。
    发到对方反手位的小侧上旋,若是对手判断失误,容易起高球,可以直接扣杀或者拉前冲弧圈。小侧上旋的关键是动作一定要隐蔽,不可以让对手轻易看清楚,不然对手侧身起板,或者加力推档,或者撇一板,我都很难受。隐蔽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发球动作要和低旋动作相似,另外一个可取的技术办法是用不拿拍的手臂遮住对手视线,半偏身,用身体侧面对着对手,一般来说,对手是看不到我的球拍球接触的瞬间位置的。


  2.接发球。接发球可以说是最需要动心窍的技术了。接发球的目的是破坏对方的战术意图,为自己争取主动进攻的机会。
  
  接发球基本有2种选择:  第一:回搓;第2:抢攻。
  回搓。对手发过来的3种旋转(看前面发球部分),应对的办法分别是a.低旋用低旋应对;b.上旋或者不旋用推挡,击打或者弧圈挑到对手难上手的位置,这一种已经可以算是抢攻了;c.侧旋则用顺着球的旋转方向加速它的办法,对付侧旋或者不旋,撇一板或者加力推档或者弧圈都是常用的技术,假如判断不准,也可以用低旋方式回搓(其实最常用),关键是手感要好,不能出高球。
  回搓球的质量决定于4大要素,分别是高度,落点,旋转,力度/手感。高度不言而喻,当然是越低越好;落点一般选对方难上手的位置,比如反手位,尽量要做到不出台,避免对方抢攻,假如对方提前做出侧身的姿势,可以调到对方的正手位,角度要大,有时对手的正手技术实在太出色,就尽量不要搓到他的正手位置了,不然对手的反击将相当可怕。旋转和速度是乒乓球技术的2个最基本的主题,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一般来说,旋转是越强越好,但是用太大力来加速旋转的话,也容易出错。有时候回搓不怎么强的旋转球对方反而比较容易起高球,这是个不错的战术选择。力度比较难描叙,没有一定的规范,这和个人的手感有关。
  
    抢攻。相对于回搓来说,抢攻更多是一种本能的动作,但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则必回搓高得多。首先是判断准确,看清楚对方的发球要出台,落点位置,是什么旋转,有多强的旋转,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其次是技术动作的选择,对于旋转不怎么强的急球,要用前冲弧圈或者打的方式,对于旋转比较强或者出台不多的,大都要用加转弧圈的办法。  
  
    就我自己来说,发到我反手位置的球,我一般都是老老实实的回搓回去,偶尔抢攻一板。比较难处理的是发到正手位置的球,低旋的还是回搓的好,但是大部分人选择发到这个位置都不会是单独的低旋,而是不旋,小低旋,侧低旋,侧上旋,再配上力量速度角度的差别,极其繁杂,每种情况的应对办法都有所不同。
    一想到这么多可能性,而且要在那短短的一瞬间判断出来再采用正确的手法应对,就是应对正确了,也未必能防止对方的第2板第3板,老天,我都头晕脑涨了,这个问题我们慢慢再研究。  
  

3.第3板。
    发球接发球,之后就是第3板。前面这3次触球加起来有个专业的名称,叫前3板。出色的前3板技术是中国队的杀手锏,多年来中国队之所以能一直雄据乒坛老大地位,高人一筹的前3板技术功居至伟。前3板技术一直都在发展变化中,其中一点小小的差别可能也能决定一个职业运动员的命运。当然,这些细微的差别对我这种水平层次的业余玩家来说并不甚重要,我只要摸索几种适合我的动作,再把它们训练成动力定型就OK了。如何界定第3板对我是一个颇具困惑的东西,一般定义里,当然是2个人加在一起的第3次触球。但是,假如2个人一直在那里搓来搓去控制对方,不愿主动上手,那第3板的意义有什么用呢?一般来说,对搓都不失误的情况下,最终总有一方要主动起板,这主动上手的一板,我自己把它定义为有意义的第3板,呵呵。不过叫起板还是比较实际些。
    我习惯的打法是弧圈结合快攻,用弧圈球来起板成功率比较高,适应范围大,不管来球是什么旋转,甚至不出台,都能起板。起板能否成功,我自己的体会是有2个关键点。首先是判断,假如对方回球是强烈低旋,则以上旋弧圈为主,身体重心略微下降,球拍和球的接触点在球的中部,甚至中下部,假如对方回球不太转或偏高,则以大力前冲弧圈为主,争取一板成杀。其次是步法,为什么练球时候可以连续打许多板,打局时候就不行呢?其中的关键就是打局时候脚步常常跟不上,导致技术动作变形。步法比较难练,我也没有系统的知识。防守对方的起板,我一般都是用推挡,推到对方反手位,不给他连续进攻的机会,有时则推到他正手位大角度。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打的。先写到这里,再之后就是相持球阶段了。

4.相持球技术之一--------推挡。
      前3板之后,就是相持球技术了。要在相持球技术中赢球,靠的是平时大量的科学的训练。对直板反胶弧圈快攻打法,最常用的相持球技术有2种:推挡和弧圈球。虽然我比较喜欢进攻,这大概和个人性格有关系,好高务远的人大都如此,呵呵,想想用几板大刀阔斧,重逾千斤的加力弧圈把对手劈于马下,那种淋漓尽致气势如虹的感觉真的爽到了极点,但随着近来打局越多,越是感到防守能力的薄弱,那种轻易就被对方杀死的感觉真让人吐血。因此有必要把心态放底点,重新关注到防守用的推挡技术中来。
    推挡技术分4种,A挡球,B快推,C加力推,D减力挡。A挡球是最基本的动作,引拍时上臂靠近身体,然后前臂前伸挡球,动作类似于把盘子平递出去的感觉,要点是手腕手指调节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松。B快推是站位比较近,用很小的动作,在球从台面弹到最高点之前推出去,适合防守一般的不太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是很常用的技术。C加力推是比较用力的推挡,引拍较大,增大用力距离,击球点离身体远一点,反正就是用力就是了。可以用来压制对方,获得主动。D减力挡一般用来防守加转弧圈球和大力扣杀,触球时有意识的把手臂和手腕回收削弱来球的反弹力。点是食指用力,拇指放松。

5,相持球技术之2----弧圈球。
    在能得分的技术中,弧圈球可能是我最依赖的技术。
    弧圈球涉及面非常复杂,首先是胶皮的选择。进口套胶和国产套胶的性能不同,对拉球风格有一定的影响,进口套胶胶皮黏性差,海棉弹性软,但弹性好,所以适合拉打为主的大力前冲弧圈球,国产的套胶如狂飙系列胶皮粘性大,海绵弹性大,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很短,脱板速度极快,所以对技术要求更高,适合以摩擦为主的打法。我前几天把狂飙2的套胶换成了狂飙3的,感觉还不怎么舒服呢。
    主要的弧圈技术分1,高吊弧圈(加转弧圈),2,前冲弧圈,3,台内弧圈。
    1,高吊弧圈一般是针对拉下旋球而言的。它以旋转见长,但是弧线略高,速度较慢。高吊弧圈的击球部位一般为球的中部,甚至是中下部,这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来球下旋越厉害,击球部位就越低。拉高吊弧圈,肩下沉的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较多,先要制造一个高过球网的弧线,然后用力方向向前,再制造一个向前的弧线。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则球很容易出界。
    2,前冲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转稍逊。拉前冲弧圈,击球部位一般为球的中部或中上部。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较多。若来球的下旋旋转很强,则必须增加转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缩的速度,以增大对球的摩擦力。
    3,台内弧圈球的技术难度比较大。我体会不多,一般引拍的高度较高,往往与台面高度持平,甚至高于台面,击球的中上部,由于摩擦球的部位很薄,因为对于下旋非常强的台内球,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而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来说,台内弧圈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拉台内弧圈球,要注意用力方向向上多一些,继而向前,要把弧线拉短。
      弧圈球技术中,髋骨和腰的使用非常重要,用髋骨带动手臂,稳定性高,力量大。击球位置在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这个位置发力最舒服。
      另外步法是连续拉的保证,仓皇失措,东倒西歪,被人拿来跳舞玩耍,还拉个鬼球?
      在拉球时候,比较常犯的错误主要有下面几种:
      1。重心后坐,腿部力量不能发挥出来,使手臂的走向多为向上,削减了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 2。  手臂僵硬。引手的过程中,肌肉僵硬,大大降低了控制球的能力,并锁住了力量。击球后肌肉僵硬,使力量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并降低了还原速度。3.      转腰不够,靠手臂拉球,速度、力量、旋转都有很大的损失。4.抬肘、抬肩。使腿、腰、手不能协调一致,当力量从腿、腰传到手的时候,能量中断。5.  步法迟钝。等球,使击球点太低,使全身的力量用不到球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乒乓技术:16种乒乓球接发球技术
运动保健美食健康-转帖]接球的十六种方法 !
技术教程:简单16个字教会你接好接发球
《乒乓微课堂》史上最全!乒乓球技术汇总数据库!图文讲解 GIF动图 48分钟教学视频!一张图片学会全...
推挡防守弧圈球时,手腕手指如何用力?
yasaka软防弧打法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