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只是狂飚3,红双喜海绵的秘密,都在这了!

(乒乓装备)不只是狂飚3,红双喜海绵的秘密,都在这了!

乒乓国球汇
2016-01-01 17:50

红双喜的套胶对于发烧友来说已经家喻户晓,旗下最为经典的狂飚3已经统治了国人正手十余年。但是你可曾知道,在90年代的反胶领域,红双喜更多只是倚靠运海22#海绵打天下。从38mm到40mm+,这期间发生了什么?红双喜针对不同的器材改革又做出了怎样的对策?红双喜每一款海绵编号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秘密?让我们从38mm时代开始,去品味属于红双喜的海绵历程。

38mm——运海22#海绵,是一个传说

中国乒乓球历来强调正手、追求技巧、重视控制,而粘性胶皮正是为这些要素而生。粘性胶皮几乎是学球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乒乓球的一大特色。如果你球龄较长,那你一定知道22#海绵的故事,如果你刚学球不久,那不妨听听22#海绵的传说。

“粘胶+运海,疯狂的DIY”

90年代,中国的快攻长城被欧洲强劲的弧圈攻克,国人在反思自己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更新装备。怎样才能让粘性胶皮发挥出100%的优势?必须从海绵上下功夫。由于早期国产胶皮特别粘,搭配软质海绵根本打不走球,必须搭配硬质的海绵。

恰好此刻世界乒坛兴起的灌胶之风流入中国,队员们渐渐发现,稍显发死的运海22#海绵在灌饱了胶水之后,不仅弹性突出,爆发力更是惊人。于是涌现了许多使用粘性胶皮搭配运海海绵的DIY套胶,一些年长的发烧友肯定记得孔令辉与马琳都曾使用过999胶皮搭配22#运海海绵,也成为不少发烧友追求的目标,只可惜早期运海海绵在市场上十分罕见,难得弄到一片,都会觉得淘到了宝。22#海绵的传说,由此开始。

“新武器,非秘密”

既然运海海绵如此优秀,何不做成套胶,省去DIY的烦恼呢?在攻克粘性技术之后,红双喜推出了一款秘密武器,由国手王涛使用,在信息并不顺畅的90年代,颇具神秘感。直到G888推出,并标注“新武器,非秘密”,搭配22#海绵。早期的王涛、王励勤、闫森等国手的正手都曾使用G888,王涛那一板死转的高调弧圈,G888功不可没。

超粘的面胶、粗短的颗粒、极硬的海绵,能够完美发挥G888性能的也并非常人。然而90年代,市场上鲜有为乒乓球研发的有机胶水售卖,而进口的有机胶水在价格上又让人却步,国内大部分球迷粘合球板仍靠补胎胶,种种原因让G888没有真正的火起来,但是,它却是红双喜胶皮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国内也即将进入套胶时代。

有话要说:为什么红双喜的海绵需要刷很多遍胶水,性能才会略有改善?

红双喜海绵以橡胶体为主,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对于胶水并不敏感,加之发泡倍率不高,微孔少,比表面积小,吸收胶水也会相对慢许多。第一遍干透之后刷第二遍胶水时,海绵的敏感度便会提升不少,然而前几遍的作用更多是将海绵撑开,想要增弹就得耐下心多刷几遍。

40mm——套胶时代,20#海绵大放异彩

虽然球只大了2mm,却显得更难打透,硬质海绵不能单单只是“硬”。同时,进口产品开始普及,它加速了传统国套的演变,粘套阵营,几乎只有红双喜孤军奋战。然而,20#海绵的成功让红双喜一路狂飚,统治国人正手至今。

狂飚系列,十几年的经典

大部分球迷对于狂飚系列的印象是两款胶皮:狂飚2狂飚3,实际上在它俩推出之前,已经有“狂飚”套胶试水,只是狂飚2与狂飚3的名气太大,完全掩盖掉了“狂飚”作为引路者的风头。狂飚2与狂飚3是十分相似的产品,将打法细分,狂飚2偏向快攻,而狂飚3则偏向弧圈。由于狂飚2的面胶颗粒较短,十分考验发力的水平,渐渐地,更为百搭易上手的狂飚3成为了经典的大众菜。

狂飚3使用了红双喜的20#海绵,海绵颜色为橙色。与22#的绝对硬质不同,20#海绵较为柔软,韧性更强,打40mm球更容易上手,虽然绝对力量不及22#突出,却拥有颇具压迫感的连续性。

早期,球风稳中带凶的刘国正一直是狂飚3的代言人,如今市场上常见的普狂、省狂、以及国狂均为20#海绵,绝对称得上是一款“全民海绵”。由于狂飚系列套胶的成功,红双喜干脆将门下的高端球板也命名为“狂飚”,如今狂飚已经成为红双喜的另一个代名词。

有话要说:G666究竟是G888的前辈还是后辈?

从数字编号看,很容易误以为G666是G888的前辈,实际上,G666在2003年左右推出,也是20#海绵的产品,曾经在一段时间作为王皓的正手胶皮。且别说G888了,比起狂飚系列,G666也是后辈。

天极系列,多一种选择

同样作为20#海绵的产品,天极系列通过对面胶结构的改变,成为了狂飚系列的一种延伸,天极2使用粘涩结合的面胶,强化了单板爆冲的脱板速度,天极3则在高粘面胶的基础上采用塔状颗粒,让胶皮更持球,相持更稳定。天极2与天极3的打法代表人物分别定位为马琳和王皓,分别针对单板质量和连续拉的压迫感。巧的是,天极系列与狂飚系列同命运,稳定高粘的天极3广受追捧,有发力门槛的天极2则越来越显得小众。

无机时代——无尽的探索

虽然无机胶水让乒乓球朝着绿色环保迈进了一步,但由于海绵独特的工艺,禁胶令对于吃胶大户红双喜而言显然不是个好消息。为了延续自己在套胶领域的领先地位,红双喜开启了无尽的海绵探索模式,增加了许多新型海绵,也加速了新品发布的频率。

“救世主,Neo”

“Neo”代表着新意,《黑客帝国》中Neo的救世主形象深入人心他敢于打破传统束缚,并最终带领人们获得新生。有机时代火爆的狂飚系列与天极系列,在红双喜的研发下成功获得了Neo的力量。

Neo系列均为预置打底版套胶,并都采用真空包装,套胶在出厂前将20#海绵进行预制活化处理,充满弹性,打底层不但可以让维持内能的新鲜感,更带有一些增弹的作,以此来“找回失去的弹性,享受速度的快感”。09年横滨世乒赛为Neo的首秀,Neo也完美的完成了救世主的任务。

在Neo问世之前,市场上鲜有2.15mm规格的海绵售卖,实际上2.15mm规格的海绵并非刻意而为之,由于增加了打底层,套胶整体容易超厚,那0.05mm更多是因为规则做出空间上的让步,而Neo这一无心插柳的做法反而受到了不少球迷的追捧,20#海绵在减薄了0.05mm之后,显得更容易被打透,更容易出质量,甚至能打出属于硬质国套的金属声。

小众的18#、19#与21#

在无机胶水的刺激下,器材界掀起了一阵免灌风暴。虽有Neo助阵,但20#海绵的产品终究无法列入高弹领域,为了达到高弹的效果,红双喜在无机时代试水了许多海绵,18#、19#21#海绵便是典型的例子,虽然名气不大,也较为小众,但是他们也是红双喜研发高弹海绵路上的宝贵经验。

19#与21#海绵较为罕见,都曾搭配狂飚、天极的面胶问世(19#的狂飚3与21#的天极3),没有单海绵产品。19#与21#海绵的特性较为接近,更多像是20#海绵的轻量版,虽然手感柔软,但是却称不上弹,出球较肉,欠缺爆发力。18#海绵相比前两者走了不同的路子,没有依据20#海绵为蓝本,并且有自己的独立产品迷印系列。18#相比20#对于胶水的依赖偏小,弹性略有增加,但也比较有限。迷印系列从整体上看已经不再是传统国套的手感,对于弹性的突破,近在咫尺。

拉弓引箭,50#与60#

无机时代,是蛋糕海绵迅速扩张的时代,红双喜也紧随其后,打出了自己的蛋糕王牌:50#与60#海绵,具有革命性质的天弓系列由此诞生。天弓系列在问世之始推出了天弓、天弓3两款产品,采用涩性胶皮,分别搭配红双喜50#、60#高弹海绵,掀起一阵国产的弹性风暴。

50#与60#海绵不同于红双喜之前的硬质海绵,最高硬度仅为邵氏37度,海绵发泡气孔较大,手感活,弹性佳。50#海绵非常易透,造就了天弓套胶拥有可媲美外套的一触即发式快感,打透了之后也有销魂的金属声,非常容易上瘾。

而60#海绵则相对硬质,比起50#的高速度,60#海绵在蓄力上更为突出,中台也有足够的底劲,但需要更好的发力。60#海绵还推出了搭“中西合璧”式的金弓套胶,采用日本胶皮,同样受到了不少专业选手的喜爱。

40mm+——百花齐放

40mm+的到来,器材界又再次迎来一次洗牌,虽然这次不及无机那般惨烈,但是广大群众的胃口已经越来来越难以满足。红双喜采用百花齐放的策略,不以单项指标为重点,粘性、弹性、通透三手抓,总有一款产品,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狂飚的通透革命

在苦于老款狂飚需要灌胶,而对进口胶皮又手感不适时,人们迫切需要一片既能够维持狂飚独有的旋转性能以及诡异弧线,又有良好通透性的套胶。在狂飚8正式上市之前,市场上就流传着不少内测实验版,人们似乎意识到狂飚即将进行一场通透革命。

狂飚8继承了老狂飚的扎实手感,并采用了新型致密性海绵+高弹粒子渗透技术,相比传统的20#海绵增加了15%的弹性,打新球更容易上手,即便没有任何膨胀作用刺激,狂飚8的通透手感也足以让人耳目一新。美中不足在于海绵的力量相比20#略显逊色,但对于大部分业余球迷已经完全够用。

“飚风过,再引弓”

红双喜在狂飚系列通透性的改革之时,也着手开发更适配新球的天弓系列。由于天弓系列主攻反手领域,在通透性上会比狂飚要求更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65#大孔径高弹海绵由此而生。

65#海绵也使用了高弹粒子渗透技术,海绵本身硬度适中,介于50#与60#之间,手感通透,且支撑力强,借力表现有十足的亮点。另一方面,天弓5的纯涩面胶也没有给65#海绵任何滞后感,粗壮的齿粒更是扩大了65#海绵本身的弹性优势。天弓5在弹性上已经超越了不少进口胶皮,每一板击球都伴随着销魂的金属声,却又保留了国套独有的控制感,实属不易。

混搭也精彩

早期的粘性胶皮,与软质海绵搭配起来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早期的粘性胶皮表层过粘,配合软质海绵的形变效果,极容易造成不出球的现象。随着人们对速度的要求逐渐增加,红双喜有刻意收敛胶皮的粘性,如今的狂飚、天极系列套胶相比10年前,粘性已经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而这并非“偷工减料”,而是为了顺应时代,给套胶增速。

红双喜正因此而出了一个奇招:高弹的50#、60#海绵与粘性胶皮搭配,混搭出了两款新品:狂飚3-50天极3-60。或许是水土相服的缘故,这两个由经典粘性胶皮+全新软弹海绵的搭配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手感,不仅控制佳,也降低了发力门槛,使用者能够非常轻松地打出套胶的力量。由于50#海绵相比60#海绵稍显硬质,狂飚3-50更扎实,正反皆宜,而天极3-60更偏向高弹,更适合反手使用。

细看红双喜的海绵史,更像是一部国产套胶的发展缩影。从粘到涩,从硬到弹,每逢器材改革,红双喜总能抓住契机,去研发新式海绵。在套胶时代,红双喜的海绵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它的编号也仅仅是一个代号,不同编号的背后有着不同的适应群体,一切秘密,都直接体现在产品性能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双喜四大系列热门反胶全盘点
【乒乓装备】必买乒乓套胶之“国产实力派”!-国球汇
你的正手胶皮够硬吗?-国球汇
红双喜天弓、天弓3、天弓5涩性胶皮性能对比:这款国套有点涩
乒乓球底板W968的黄金配胶方案
【分享】谈红双喜 狂飚、天极套胶的不同,哪种更适合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