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个天才之间的对决,欧洲乒坛“改朝换代”之战!-乒乓国球汇


   
   
   
    乒乓国球汇
   
   

   
    2018-05-23 10:34


 

“能打到世界冠军的欧洲人,都是天才!”在乒乓球项目上,这句话毫不夸张。

缺少中国式完善的人才培养流程,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团和教练科研团队,能够在中国乒乓球队的统治下拿到世界冠军,难度堪比登天。

近二十年来,也不过寥寥数人:老瓦、佩尔森、普里莫拉茨、盖亭……

仍活跃在世界乒坛的,仅余3个,萨姆索诺夫、奥恰洛夫以及今天比赛的主人公之一:波尔!

谈到波尔,国球汇君最先想到的,还是那句令人说烂了的:遇强不弱、遇弱不强。其次就是由他率先使用的反手近台加力反拉了,这项技术也奠定了2006年——2016年十年内反手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

但是,波尔强大的反手在某种程度上也掩盖了他正手的锋芒,要知道,在北京奥运周期,他的正手高吊弧圈球也让“二王一马”吃足了苦头。

包括今天推荐的这场比赛,波尔就赢在了正手上。这场比赛的另一位主人公,是欧洲乒坛截止到目前最后一个拿到世乒赛男单冠军的人:施拉格!

如果说波尔是天才,施拉格就是天才中的天才,我们常说:天赋只能赋予你一个高的起点,努力才能到达高的终点。

施拉格显然是个例外,动作不规范、练球不刻苦、比赛很随意,施拉格在极其“业余”的路上越走越远,却拿到了让无数人仰望的世乒赛男单冠军。

其实,很多人不喜欢看施拉格打球,国球汇君也是。

但是不得不承认,施拉格对乒乓球的感觉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是比赛中的算计和关键时刻的大胆出手,多少也有一些马龙和张继科的影子。

国球汇君相信,假如台内拧拉提前问世,手腕爆发力出色的施拉格绝对是此项技术的佼佼者,即便没有拧拉,他当时的发球也成为了诸多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容易出台,但是旋转足够强烈。

此场比赛波尔能够胜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自己是左手,施拉格的发球容易用正手拉起来。呃!

请欣赏比赛精彩动图

波尔出色的发球抢攻

波尔正手大角发球+反拉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马龙世乒赛最后一球)

波尔强行侧身,正手打出强烈侧拐

波尔的正手相持更胜一筹

施拉格偷袭长球直接得分

施拉格发球旋转强烈,直接拿下第二局

波尔摆短,二跳不出台,施拉格判断失误

施拉格尽管动作不规范,出球威胁仍然很大

施拉格正手反拉失误

再现施拉格偷袭直接得分

第五局波尔在对方连续进攻和幸运擦网后心态波动,发球直接失误

施拉格连续防守波尔正手进攻,拿下第六局,进入决胜

波尔调整心态,击球思路清晰

波尔偷长,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决胜局超级对拉,波尔最后一球反手击出强烈侧拐

致胜一球

有人说施拉格是大气晚成,如果身体状态能再持续几年,对中国队的威胁难以估量。很遗憾,国球汇君并不这么认为,毕竟时代在发展,打球的灵气再足,一些常规的规律还是必须的。

例如雅典奥运会后国乒大力强调的“发球不出台”,施拉格甚至是老瓦在这方面均有纰漏,技术更具亚洲化的波尔则很好的汲取了这一点,从这个思路上看,这场对决,也开启了欧洲乒坛的改朝换代,一批前三板技术相对细腻的欧洲人开始冒头,包括了后来的梅兹、许斯等。

到了台内拧拉风靡的现在,单纯的“发球不出台”似乎也不足以控制进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球毁一生”这种事,如果真的存在,请让他先哭一会儿!-乒乓国球汇
乒坛名将榜:施拉格
大器晚成的乒乓天才!30岁才战胜孔令辉等人夺世界冠军,认识吗?
乒坛大事件年度盘点,乒乓江湖的刀光剑影!-国球汇
国乒绝世天才复出国球天团之战,曾被两大主帅痛批开除出国家队
(万字长文)乒坛“欧洲5虎”与“欧美5虎”,创造过辉煌与肩负复兴的这10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