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的旅行照片看起来不像杂志上的

作者微博:@宋恩庭


嗨,和你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我是宋恩庭。

对于喜爱旅行摄影的我们来说,最恼人的事之一就是明明手里拿着的是同一款相机,可是拍出来的东西却和其它人的天差地别。我也用了一样的镜头啊,到了一样的地点,可是为什么拍出来的却偏偏和杂志里看到的差怎么多?

如果说是工具上的差异那还好解决,存钱买一个就是了,但是因为现在的设备,无论是从性能还是品质,都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准,甚至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照片也是用手机拍的,所以很难把责任归咎于设备。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能如何理解自己和“别人的相机”之间的差异呢?分享给你以下六个原因,让我们能更了解一张好照片的由来。

原因一:缺乏独特的个人风格

这个对于大部分的摄影者来说是最困难的,也是需要花最多时间积累的。虽然如此,但是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所以我把它列在第一位。

我甚至可以夸张一点说,纵使我们缺乏摄影技巧,如果我们拍出来的东西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是我们的,还能让人一直记着它,那我们就已经达到大部份人的摄影生涯所达不到的地方了。打中这一个红心,胜过其它十个”差一点点“的尝试

当然,这么说不是说技巧什么的不重要,应该是这么理解的:有独特个人风格的照片,通常,但不一定都有高超的技巧和经验;而有高超的技巧和经验,也不能保证这个人一定能拍出独特风格的东西。

这不是说模仿不重要,因为模仿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很多人爱上摄影是因为被一些照片激发到了,自己也想能够拍出那些照片。

这是一个很棒的动力,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在追逐现有的风格,那除了让自己开心以外,很难能做出什么有时间价值的东西。

追逐现有的风格,在上面花的时间不一定少,也不一定是容易做到的,但是成果好不容易出来后,大部份的命运就是被人短暂的消费了它的新鲜感,然后就被遗忘在一堆相似的作品当中,很可惜。

对我来说,这也是我最大的挑战。既然我现在无法完全做到,我就没有立场去告诉你该怎么做,我只能分享我自己是如何尝试去寻找自己的声音。

答案就是,不要轻易妥协与于既有的风格,哪怕自己是真心喜欢的,也要为了不妥协而不妥协,同一时间不停看书、听音乐、学习各式各样的艺术,借着沉淀,真正认识自己想要说的是什么,然后最重要的:一直拍照,不停地拍。

我在这篇文章里详细探讨了如何能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艺术状态,让这个状态反射在我们所拍的每一张照片里。

原因二:缺乏修图能力

是的,我知道这是一个受争议的话题。

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优秀的照片是不曾经过修图的,但是每一张这样的照片,就有十张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更不用说,大部份我们在杂志上看到的照片都是经过处理的,轻则微调基本颜色和光线反差,重则什么原本没有的东西都可以把它P上去。

但是,我们是否要因为别人都这么做而自己也这样做,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决定,修与不修,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先不提“修图”的意义,就是艺术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光是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这就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论点,因为每个人对于“修”的定义,照片的目的,摄影的意义,都有不一样的立场。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我说“缺乏修图能力”的时候,我并不是说“缺乏修图”,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

一个不修照片的人,不一定不懂如何去修它,因为他可能对光线、颜色、线条、故事等之间的互动已经相当熟悉,所以他在拍摄的那一刻,就已经把需要调整的元素“修”好了。因为他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如果需要,他照样能借着后期调整出他想要的东西。

所以练习去修图其实是一个很好回归摄影本质的方式,因为当我们在玩着那些奇形怪状的按钮的同时,也是在学习这些视觉属性和情感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对摄影时会面对的各种参数更敏感,更精准衡量一个画面的潜力,也同时能够更了解修图的局限,懂得如何去珍惜自然发生的事物。

我在这篇文章里解释了为什么想要拍出更好的作品,可以从修图开始。

原因三:缺乏故事

旅行摄影最吸引我的就是故事。

好的旅行照片能带我们从一个旅者的视角去认识他看到的事物,感受他在旅程中感受到的一切。每一个小镇,每一条森林小道,每一片树林,都是因为有人放了第一块砖,走出了别人没有走过的第一步,撒出了那第一颗种子。

背后的这些积累,这些曾经,都是有趣的故事,也是一张好的旅行照片会传达的东西。

我们要如何陈述这些故事,而不是看到什么就拍下什么,是每张好的照片都会经过的思考问题。

要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的知识内涵和思考能力是关键,这就是为什么我每天都要求自己一定要写1500以上的字,因为透过这个看似和摄影没什么关系的行为,刚刚好就能锻炼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这和用照片说故事的能力是相通的。

另外,对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语言等的了解,也能帮助我们在拍摄一个地方的时候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灵魂。

如果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对这个地方什么都不了解,那拍出的东西反射的大多就是事物的新鲜感,本身缺乏和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连接,看起来也就很容易腻,牵引不出深刻的情感。

但是如果我们能深入其中的一项去做研究,例如食物,或者建筑,那我们自然就能看到许多被人看不到的东西,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我在这篇文章里提供了七种能用照片说故事的方式,让拍出来的东西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原因四:不够有耐心

专业摄影和业余摄影之间最大的差异之一就在于两者为了捕捉一张好的照片所愿意花费的时间

一般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如果人太多,我们顶多会稍微等一下,找个能妥协的角度进行拍摄。拍完之后就赶着去下一个景点。

但是如果我们观察任何专业的旅行摄影师,我们通常会发现,他们可以在一个点一直等,等到他们想要的那一刻。如果人太多,明天再来,如果下雨,明天再来,反正就一定要等到完美的光线,等到条件都合适了。

等到完美的光线代表什么?

代表凌晨三点天还没亮就要爬起准备来去拍照;代表在夕阳前两个小时就提早到事先找到的定点等待光线的变化。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时,我们也可以想象,为了能够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方,这张照片背后是经历了多少的等待,多大的耐心才能完成的。

我们要找寻的可能是一个新的技巧,一个我们还不知道的秘诀,或是一个神奇的地点,但是,答案往往是等待,很多的等待

下面竹林照片去过京都的人想必都不会陌生。一般来说,这里全时间不分季节都是人满为患的,所以为了要能拍到一条没有人的通道,捕捉到我在竹林感受到心里的那份幽静,我就必须要等。

为了这张照片,我在同一个地点等了超过两个小时。

原因五:缺乏预先研究

当然,不是所有的好照片一定都要等待,都一定要花上这么长的时间。有时候就是刚好在对的地方对的时刻,画面就出现了,完全不需要等待。这是很幸运的,但這可遇不可求,所以更好的方式是,预先做好功课,增加好运气发生的机率。

惊人的旅行照片通常不会偶然发生,背後都是經過大量的研究和準備,知道在什麼時候太陽的位置會在哪裡,光線的角度會是怎樣,會有什麼樣的人出現。

我们可以如何针对一个地点做研究呢?

闭上眼睛,想像我们现在准备往目的地出发,火车要坐十几个小时。

好,这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选择?我们的票买的是左边还是右边的位置?火车是什么方向?海岸线在左边还是右边?太阳在哪面落下?

花一点时间做研究,我们就能轻易避免坐了火车却“浪费”掉途中景色拍摄的机会。

以此类推,当我们到了一个城市的时候,我们住的地方是靠近城市的哪里,我们旅馆的窗户有多高,面向哪里,顶楼是否进的去等等,都是我们可以预先知道的。

有些人不喜欢计划,觉得这样会剥夺旅行中意外的惊喜。我就是属于这类人,通常一本护照一个背包就飞了,到了目的地才会考虑睡哪里(如果抵达时间太晚了,机场内或机场附近一般都有提供住宿)。

不过那是因为我的旅行不总是为了拍照。如果我是想增加拍到好东西的机会,准备还是要有一点的。

预先研究并不代表就一定要跟着计划走。在计划的同时保持弹性,我们就能既把握当下,又能避免浪费时间在无谓的试错上。

原因六:太安全

在摄影这条路上会遇到很多种的瓶颈,其中一种就是陷入多年来习惯了的拍摄方式。

我们面对一个画面,总有自己的构图习惯,自己的相机设定数值,还有一套熟悉的后期程序。这些能增加作品产出的效率,給自己一个统一明确的风格,但也能困于舒适圈而不自知。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一个有十年的工作经验的人,和只是用一年的经验工作了十年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前者在十年里在不停试错,不停成长,而后者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系统以后就固化了。虽然前几年两个人产出东西的品质可能差不多,甚至后者还会更有效率一点,但是时间一长,前者的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两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总是要推动自己的界限,挑战那些“不正确”的摄影方式,冒险并尝试用新的角度,新的技术,来让自己成长。

不要活在过去的荣耀里头,因为当我们害怕失去它的时候,也是我们已经开始失去的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往前

我在这篇文章里分享了如何让自己不会被困在舒适圈里头而不自知,答案很简单:我们如果没有听到足够多的“不”,我们就无法发挥出我们潜在的价值,没有痛苦,我们就无法的得到我们想要的。

总结

一张照片之所以能触动人心,禁得起时间的考验,里面一定不缺乏故事和无可替代的个人风格。无论背后是坚持,是极大的耐心,是预备,还是不停督促自己前进,他们都在追求那多余的1%。

如果大部份人都做到90%,我们就要做到91%。看似微不足道的1%,可能需要花费双倍的耐心与执着才能完成,但这才是最难被取代的地方,它的积累造就我们的独一无二:不要停止追求那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提高摄影水平?
让你快速成为摄影高手的5招
摄影杂谈10你需要好的摄影思路
拍摄极简风格照片的4点建议
著名摄影大师简介——1. Henri Cartier-Bresson
《地球之盐》——摄影师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