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天祥与台州(一)

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

松 庐

(古典主义者)

“魏睢变张禄,越蠡改陶朱。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文天祥这首题为《过黄岩》的五言绝句,单就诗意颇为费解,但若细考当时文氏足迹,其实这首小诗中隐藏着状元宰相晚期岁月的重要密码。

据考,此诗作于德佑二年四月初。一年之前,元军南下兵逼临安,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尽散家财,从家乡吉州庐陵组织义军勤王入卫。德佑二年正月十九日,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当日即受命赴皋亭山元营议和。因抗辞慷慨,面诘元军统帅,数骂南宋降将,二月八日被拘北去。至京口(今镇江)侥幸脱逃,辗转苏北,历尽艰辛,九死一生,闰三月十七日于通州(今南通)涉海南归。一路上,文天祥以诗纪事抒怀,记述了勤王出使、扣押脱逃、流亡渡海的全过程。

渡扬子江时,文天祥作《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尽抒孤臣的一片忠贞之意。

后文天祥亲手辑成《指南录》四卷,凡104题180首。他在《后序》中写道:“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州,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之藏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写于仓皇逃亡途中的诗句,质朴无华,却披肝沥胆,热切真挚。“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这部《指南录》堪称作者的自传史诗,集中充盈满溢的浩然正气,为绚丽多姿的宋诗发展历程写下了光辉的句号。时人林景熙读后敬题曰:“哀鸿上诉天欲裂,一编千载虹光发。书生倚剑歌激烈,万壑松声助幽咽。”

闰三月底,海船行至台州境内,文天祥作《入浙东》:“厄运一百日,危机九十遭。孤踪落虎口,薄命付鸿毛。漠漠长淮路,茫茫巨海涛。惊魂犹未定,消息问金鳌。”并作诗序曰:“金鳌山在台州界,高宗皇帝曾舣舟于此,寺藏御书。四明既陷,不知天台存亡。忧心如捣,见于此诗。”此时,茫茫东海相隔,讯息难通,局势不明,漂泊海上的文天祥内心是何等的忧愤!

船至乱礁洋(今三门湾),岛屿星罗棋布,风光奇绝,文天祥的心情也随之变得阔朗起来。饱览海上美景后,他乘兴写下《乱礁洋》一诗:“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风摇春浪软,礁激暮潮雄。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末两句当指其在通州入海时,“闻二王建元帅府于永嘉”。在诗序中,他还难抑兴奋之情写道:“自入浙东,山渐多。入乱礁洋,青翠万叠,如画图中。在洋中者,或高或低,或小或大,与水相击触,奇怪不可名状。其在两旁者,如岸上山。丛山实则皆在海中,非有畔际。是日风小浪微,舟行石间,天巧捷出,令人应接不暇,殆神仙国也。孤愤愁绝中,为之心旷目明,是行为不虚云。”

然而,在海上逃亡途中,危险随时都会发生。就在写下前诗的当晚,文天祥就迎头遭遇了海盗船队。《夜走》诗序云:“舟入东海,报者云:'前有贼船。’行十数里,报如前。望见十余舟,张帆噢口,意甚恶。梢人亟取灵山岩路避之,一夕摇船,极其荒迫,际晓,幸得脱去。”诗曰:“鲸波万里送归舟,倏忽惊心欲白头。何处赭衣操剑戟,同时黄帽理兜鍪。人间风雨真成梦,夜半江山总是愁。雁荡双峰片云隔,明朝蹑屩作清游。”幸亏文天祥乘坐的是台州贩卖生姜往返通州的海船,船夫熟悉当地沿海地形,危急关口方能妥善处置。既然海行如此凶险,而雁荡山也已不远,那就在此舍舟上岸,改行陆路。

“予自海舟登台岸,至城门张氏家,盖国初名将永德之后。主人号哲斋,辟堂教子,扁'绿漪’,为赋八句。”这是文天祥为《绿漪堂》写的诗序。闰三月三十日,文天祥在城门镇登岸。城门镇为今三门县花桥镇,古称西岑,宋时改名城门。后有乡绅聘六和塔僧建石桥,桥栏多雕奇花异草,故名花桥,镇亦以桥名。清代花桥为临海县丞署驻地,现镇区尚有城门街。此地不远有仙岩洞,相传当年文天祥夜走避盗时曾栖宿于此,洞旁建大忠祠祭祀文信国公,山脚处还有一座“着衣亭”,后世官宦到此,必振衣弹冠以示敬意。

《绿漪堂》诗云:“义方堂上看,窗户翠玲珑。砚里云坛月,席间淇水风。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庭玉森如笋,干霄雨露功。”典出《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者以“庭玉”“干霄”称赞张氏精心培育子弟成材,同时也借绿竹的“清声”“直节”以自勉。

文天祥赋诗所赠的主人张哲斋,名和孙,是当地一位抗元义士。据文氏昔日白鹭洲书院同窗邓光荐所作的《文丞相督府忠义传》载:“张哲斋,台州海上豪也,所居曰城门镇,盖国初名将永德之后。丞相自通洲泛海,过城门,哲斋延款,结约举事,张欣然聚海艘,移檄海上豪杰听命。”台州民风素称质直,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临海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称家乡“其俗犹朴茂近古”,乡人多以节义自励,沿海尤多慷慨悲歌之士。张氏毅然应约举事,既为国难所激,亦当为乡风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天祥诗词500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朝的另类历史(七)
文天祥过南通
行走丨避风的港湾
诗话泰州——文天祥《泰州》鉴赏
妙联趣对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