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兴国模范师

兴国模范师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兴国县

中央红军的12个主力师之一.番号为红三军团第六师,全师战士均为兴国县人。1935年土城战役后编入其他部队。

目录

概述
组建出征
成员发展
组织序列
部队沿革
著名战役
战斗历程
历史评价

编辑本段概述

  1933年6月红三军团在大湖坪整编,只有三个师,其中一个是第六师,又名兴国模范师,全师战士均为兴国县人。

编辑本段组建出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34年毛泽东授予兴国县扩红奖旗。

兴国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在实行农村军事化过程中,决定凡7岁至15岁的儿童与少年均加入儿童团,凡16岁至25岁的青年均加入少先队,凡26岁至45岁的青壮年均加入赤卫队。儿童团、少先队、赤卫队均属军事化组织。1930年3月,兴国县刚成立苏维埃政府时,便建立了兴国县少年先锋队中队部。少年先锋队寓兵于农,平时训练,战时出发,不脱离生产。一旦上级发布命令,便听从指挥,配合赤卫军、地方红军和主力红军开赴前线作战。

编辑本段成员发展

  1932年8月,在城郊筲箕窝组建了兴国模范师,指战员从少先队、赤卫军挑选出来的优秀分子组成,共7,000余人,辖5个团,1个特务营。师长钟元洪、政委谢远崧、参谋长邱会钰、供给部长谢持泮。1933年5月,在江西军区少先队动员部部长钟发宗的指导下,兴国模范师全师集体报名参加红军。6月6日,在筲箕窝检阅台广场,接受红军总政治部驻兴国扩红队长罗荣桓、江西军区总指挥陈毅的检阅,并接受陈毅代表中革军委颁发的“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军旗。被批准参加红军的兴国模范师全体指战员共5,161名,从兴国出发,开赴乐安整编,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6师。这一壮举在中央苏区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央苏区的扩红运动。不久,博生团、石城团、胜利模范师、瑞金模范师、于都模范师纷纷组建加入红军。
  1934年1月31日,毛主席在瑞金召开的二次全苏大会期间,亲自主持了热烈了授奖典礼,亲自授予兴国一面扩红奖旗。[1]

编辑本段组织序列

  兴国模范师是兴国人民子弟兵,全师除少数干部外,指战员清一色是兴国人。
  出发长征时,师部主要领导是:
  师长:曹德卿
  政治委员:徐策
  参谋长:杜中美
  政治部主任:欧阳钦
  全师共5,000多人枪,辖16、17、18等三个团:
  第16团
  团长:李寿轩
  政治委员:刘随春
  参谋长:陈世明
  第17团
  团长:王松青
  政治委员:甘渭汉
  第18团
  团长:曾春鉴
  参谋长:吴子雄

编辑本段部队沿革

  1934年10月21日晚,中共中央机关率中央红军共86,000余人,向国民党军在信丰、于都边界王母渡、韩坊、古陂、新田一线构筑的第一道封锁线发起突然攻击。
  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由广东军阀陈济堂部驻守。封锁线是在德国军事顾问指导下,按照西方现代化军事防御手段,使用了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修筑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工事分为三层:第一层由铁丝网、竹桩、鹿砦组成,并埋设了地雷;第二层为深沟、暗堡;第三层是高墙、堡垒。国民党军认为红军没有坦克和重炮的装备,这样的工事已经是“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为了顺利突围,长征出发前夕,中共中央利用陈济棠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派代表与陈济棠进行了秘密谈判,双方达成了五项协议,其中提到“必要时可以互相借道”。红军在突围前,曾将红军借道的路线通知了陈济棠,并声明只是借道进入湖南,保证不进入广东腹地。但是,陈济棠当时要回避蒋介石派到他部队里的特务,无法把“同意借道红军经过”的意图通知前线中下级军官。因此,当红军发起进攻时,广东军抵抗得很激烈。

编辑本段著名战役

  红3军团担任全军的右路先锋,经过半天激战,红3军团率先突破封锁线。22日午前,红4师攻占了白石圩。午后2点,兴国模范师第16团胜利攻占了韩坊。下午,兴国模范师另2个团乘胜追击,攻占了固陂,并前进到砰石,掩护中央纵队通过封锁线。
  23日,广东军队边打边撤。26日,中央军委正式通知红军前线部队,陈济棠部队已答应红军借道经过,故对撤退的广东军队不得追击和俘其官兵。
  27日,兴国模范师占领崇义县城。
  29日,兴国模范师和5师奉命担任军团左纵队,由崇义的稳下、左溪、关田、文英、热水一路,向汝城方向挺进,准备突破国民党军构筑在湘赣边界的第二道封锁线。
  11月3日,红3军团以4师主攻汝城,5师在汝城以东设伏打援。兴国模范师在汝城连珠岭、东冈岭一线构筑了工事,准备和红5师一起伏击资兴、桂东增援汝城之敌。当日,红4师攻打汝城未克,军团领导立即改变战略,让4师监视汝城之敌,由5师6师在汝城以南突破敌人的封锁线。
  11月4日,兴国模范师和5师在汝城南面的天马山、大来圩、官路下一线,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很快,中央红军全部在汝城至城口之间通过封锁线。
  11月8日,红3军团以兴国模范师二个团配合红5师,直插湖南宜章县城,准备打破国民党军精心构筑的第三道封锁线。9日,军团部命令红5师攻击良田,警戒彬州方向的敌人,掩护兴国模范师攻击宜章城。兴国模范师附二个迫击炮连和一门山炮,向宜章城攻击前进,攻下章桥市后,得知国民党军主力尚未赶到宜章城,只有数百名民团防守。师长曹德卿立即确定了一个智取宜章的计谋,亲率一个连,穿上缴获的国民党军服,轻装前进,向宜章疾进,一路“赚”取了不少敌人的堡垒。
  11月10日,兴国模范师以16团为先锋,冒着大雨,在距宜章15公里的白石渡击溃有200多人的民团的阻击,并乘胜追击直抵宜章城下。宜章守敌猝不及防,吓得紧闭城门,不敢应战。16团为避免伤亡,准备等待炮兵赶到后发起攻击。当晚,在宜章城的东门和南门做好了攻城准备。半夜时,宜章守敌弃城而逃。
  11月11日拂晓,宜章城门大开,城内群众热烈欢迎兴国模范师进城。兴国模范师为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立下了首功,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
  中央红军在突破三道封锁线后,未能向湘潭、宁乡、益阳一线挺进,威胁长沙,在广大无堡垒地区寻找战机,扩大战果,而是继续在湘粤桂边界的崎岖山道上缓慢移动。蒋介石得以从容部署第四道封锁线——湘江封锁线,使中央红军陷入湘桂军阀40万大军的夹击之中。
  11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残酷的大战--湘江之战爆发。湘江之战中,广西军阀为保存实力,让开了一条通道,让红军通过。由于红军中央纵队过于庞大,行动迟缓,未能及时通过湘江。11月30日,当广西军阀和湘军再次封锁湘江时,红军陷入重围。11月28日开始,红3军团担任中央纵队的右翼掩护任务,在湘江东岸与敌血战三天。30日中午,中央纵队渡过湘江后,红3军团胜利完成掩护任务,留下兴国模范师第18团在湘江东岸接应红军第8军团。
  11月30日下午,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江东只留下兴国模范师第18团和红5军团第34师,陷入了广西军阀8个整编师的重重包围。第18团在陈家背被敌人3个师包围,血战一天,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湘江之战,兴国模范师伤亡过半。

编辑本段战斗历程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在贵州黎平整编,红8军团被撤销番号,战士并入红3、红5军团。兴国模范师第18团重建后,参加了攻打黄平、瓮安等战役。1935年1月5日,兴国模范师参加突破乌江战役,攻占楠木渡,架浮桥掩护军团部渡过乌江,并掩护红1军团夺取了遵义城。
  遵义会议期间,国民党军吴奇伟部企图偷袭遵义,兴国模范师在尚稽镇、懒板凳一带阻击敌人,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开完。遵义会议后,为了加强部队的机动性,中革军委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在湘江战役伤亡较大的兴国模范师被压缩为红3军团独立团,团长李寿轩,政委余瑞祥。这次整编史称“懒板凳整编”。
  1935年1月下旬,红3军团独立团(兴国模范师)参加土城战役,28日与敌血战一天,由于情报失误,守敌超过预计数倍,红军攻城未克,险些陷入重围。中央红军再次遭到重大伤亡。2月10日,红3军团在四川扎西再次整编,红9军团并入红3军团,红3军团下辖4个团,红3军团独立团撤消,兴国模范师完成了他的战斗历程。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兴国模范师从1932年10月建立以来,从兴国地方武装发展成为中央红军的12个主力师之一,是中央苏区唯一一支整师从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师的部队,1933年6月编入红3军团后,转战南北,身经百战,无愧“兴国模范师”的光荣称号。[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军长征故事系列(十) 兴国:一个让共和国不能忘却的地方
横跨大半个中国,这条史诗级的朝圣之路,触手可及!丨长征路路书04
红一方面军长征日记·第27天·轰炸机群来轰炸,冒雨行军一百里
红军长征,我记住了八个“四”(上)
晏道刚关于第五次围剿和长征的回忆(二)
虽大战告捷,但红军仍未注意到一点,这为此后战斗埋下了隐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