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机械化采茶推广为何这么难·台州日报
这五六个人围着转的“大家伙”,就是采茶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李 平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季,我市各地茶园茶树绿涌翠滴。鲜嫩的茶芽,被采下后,就成了消费者杯中最清香的味道。
随着品牌建设不断推进,我市茶叶在市场上美誉度逐年提高,订单也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采茶工紧缺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即便今年采茶日工资已经达到200元,肯采茶能采茶会采茶的人员还是不多。我市不少茶园,面临着大量人工缺口。
在采茶工难招和采摘成本大幅上升的双重压力下,五六年前,我市一些茶园也开始探索机械化采茶的模式。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以采茶环节机械化来解决采茶用工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采茶女平均年龄逐渐增高
人数一年少一年
4月12日上午,在临海市东塍镇海拔600多米的桐坑村茶园里,一排排茶树正冒出新芽,鲜翠欲滴。然而与漫山的茶树相比,眼下只有零星几个采茶工人在忙碌着。
台州市桐坑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军告诉记者,采茶工人一年少于一年。“人很难招,去年有150人左右,今年只有六七十人,采明前茶时才招到30个工人,后面多招的人也是等他们在别的地方采完明前茶才过来的。”
采茶工难招,已经是茶叶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日益严重。
临海市羊岩山茶厂负责人朱昌才告诉记者,“今年采茶工比往年难找,缺口300多人,找的都是临时工,今天采完送下去,明早又去接上山,只能麻烦点。”
因为人难招,茶园也采取多开工资和提高相关待遇的方式来吸引工人来采茶。
“现在每年采茶要求着人家来,桐坑这边是深山,附近村里的人很少,采茶工都是开车从三门等地接过来的。工资也开得高,平均一天200元,动作快的一天有300元。”王军说。
在桐坑村茶园的山顶,有两排简易的集体宿舍。王军介绍,这是为采茶工安排的宿舍,每天饭可以随意吃。
到了中午11点30分,分布在茶园各个角落里的采茶工陆续回到宿舍交茶叶并吃午饭。记者发现,采茶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头发花白上了年纪的女性,年轻的寥寥无几。
来自三门花桥的柯阿婆今年已经70多岁了,40多岁开始采茶,今年她在三门采了早茶后,再跟着大家来到临海采。“我之前采早茶已经赚了2400元。”她说。
采茶虽然日薪高,但也辛苦。“早上4点半起床,5点多出门,除了吃午饭,一直采到傍晚6点,一天站到晚,晒到晚。”三门的苏大妈平时在家织凉帽为主,为了多赚点钱,就出来辛苦一个月。
记者看到,虽然大家都戴着遮阳的草帽,但晒黑还是免不了的。中午休息时,不少女工也趁机换下采茶时被露水沾湿的裤子和鞋袜。
推广机械采茶
能否解决“茶工荒”?
采茶工断层及老龄化已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仅仅靠提高采摘待遇来招人,并非长久之计。
在我市,一些茶园经营者也早早意识到,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茶工荒”,走机械化采茶之路是必然的趋势,并从五六年前开始,已着手探索机械化采茶模式。
王军告诉记者,在其岳父尹学荣的主导下,公司从2013年开始整改茶园、改良树种、引进机采设备,从800亩茶园中整理出200亩的机采茶园,进行采茶机械化的探索。2017年,桐坑茶业有限公司也被省农业厅列为茶叶机采机制标准化技术示范点。
王军介绍,桐坑茶叶引进的是双人采茶机,采茶时,先把机器发动放在茶树上,然后两人在茶树的两侧提着机器向前走,后有2-4人配合用一个大型帆布袋套住采茶机的后部接收茶叶片。一天下来,一台机器可采茶叶四五千斤,工作效率相当于人工采茶的七八倍。
目前,全市机械采茶使用占比不高,而且要等名优茶采完之后,再用机器采茶。
几年前,朱昌才也在各个渠道平台发声呼吁“要推广机械化采茶,有效缓解用工荒”,并从日本购进了几部采茶机器。但他说,全面推广机械化采茶还得等。
茶园使用机采
需投入大笔费用改造老茶园
茶叶采摘从人工转为机械化,不仅仅是花钱买几台机器的事情。
据了解,机采的应用,首先从茶园基础培育做起。茶园建设要标准化,同排茶树种植地块要平整,才便于机采。因此,对于多山的台州来说,茶山、茶园需要进行梯田化改造。而培养一个适用机采的茶园,大约需要三四年。茶园的基础改造投入,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在平时的管理中,机采茶园也更花心思。人工的春茶采完修剪一次就等秋茶,但机采茶园要经常定型修剪,在管理过程中增加肥料,让出芽更加整齐。”王军说,即便如此,春茶采摘前期,仍需手工采摘一拨之后,等茶树树冠面上再长出来的叶子高度差不多时再进行机采。另外,机械采摘对于茶树生长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人工采茶可以年年采,而同一片茶树机采两三年之后要休息一两年。这也是机采的弊端之一。”王军介绍,今年桐坑茶叶200亩的机采茶田中,有100亩尚在休养中。
机采茶叶定级上不去,
价格上不去
机采茶能否大面积推广,消费市场的接受程度也是关键。
据介绍,人们通常把采摘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称作名优茶。机采出来的茶叶,尚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因此,朱昌才说,“机械采茶做几十元一斤的普通茶可以,但是要做名优茶还得靠人工采。”这也是茶园难以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的主要原因。
王军告诉记者,机采茶大叶小叶同时采摘,鲜嫩不均匀,茶叶定级上不去。尽管这两年,茶厂也引进了茶叶鲜叶分级机、色选机,对茶叶进行机械自动分级,但其精细程度和人工采摘仍有一定差距。据了解,日本及我国的福建等一些地方,在茶叶整体生产加工过程中,机械化程度较高。
为此,我市一些茶厂茶园也从日本等引进相关的采茶、制茶设备。不过,外来的采茶机器在本地使用中,存在水土不服现象。
其原因是,中日在饮茶文化和习惯上存在很大差异。日本人饮茶并不追求茶叶的完整性,因此,日本在采茶上很早就实现了机械化。
“相比福建,我们这里茶树的树种也不一样,树形较矮小,芽头也比较嫩,要手工采,不像别的地方,可以用剪刀采茶。”王军说。
此外,王军还告诉记者,根据现有的机械设备及工艺,机采茶也做不了红茶。“机采茶老嫩不均匀,茶叶在揉捻过程中失水速度也不一样,操作不好控制,品质也上不去。”
因此,要全面推广机械采茶,除了设备工艺上要改进外,也离不开名优茶的认定标准及消费者饮茶观念的转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手指”第一名
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转载)
茶叶的采摘
名优茶采摘机械化需求迫切
普洱茶制作工艺之 采茶
原来,名优茶也可以这样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