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瓶梅》作者蔡荣名学说”立论依据

  编者按:浙江草根学者陈明达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考证出金学史上四百年的悬案:黄岩人氏蔡荣名为《金瓶梅》的作者,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现在徐仁达、夏吟、赵颂平三位学者又撰写了重要的论文,从八个方面即八个立论依据来支撑和证实陈明达先生的论点,本网编发此文意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本文仅代表署名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他究竟是何方人士,真实身份如何,一直是中国文学史和金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四百年来,众说纷纭,先后提出六十多种说法,但是都因为没有确凿证据,这些说法都只能是一种猜想和假说,至今仍是谜案。陈明达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从八个方面全面进行了考证,提出《金瓶梅》作者为明朝黄岩人氏蔡荣名的学说。陈明达先生的蔡荣名说与以往各种说法的根本不同点在于他以许多历史资料为依据进行论述,这些历史资料有:(1)王世贞赠给蔡荣名的两首诗;(2)王世贞的《弇山园记》;(3)蔡荣名的长诗《弇山行》;(4)《金瓶梅》书中黄岩的历史文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就是《金瓶梅》作者蔡荣名学说的立论依据,下面我们就这些历史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述。

  一、王世贞赠给蔡荣名的两首诗

  查阅《四库全书弇州续稿》和蔡荣名的《芙蓉亭诗钞》〈卷首〉都有王世贞赠给蔡荣名的两首诗,但略有不同,分别记录如下:

  1.蔡荣名的《芙蓉亭诗钞》卷首题词记载:

  赠蔡簸藩先生

  天台蔡去疾千里见访,袖出古文辞为贽,时年二十有四,豪士也。留饮累月,尝醉堕予山池中,赋诗赠之。

  老觉朱弦倍可怜,那能对尔不蝉连。

  名从元礼门中得,酒爱知章水底眠。

  物色要搜瀛海外,风流须问建安前。

  莫夸仙骨天台易,不识丹房二十年。

  赠文学蔡去疾

  吾怜蔡荣名,不荣龊龊尘世名。

  纵然茂才冠东越,自有微尚依西京。

  吾怜蔡去疾,不去陶陶酒人疾。

  小饮犹倾三百杯,大醉须眠一千日。

  两年两叩先生门,沾沾所见惬所闻。

  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

  先生舍身作道民,南斗黯没干将文。

  甕头颇足中山酒,只是无名可借君。

  2.王世贞的《四库全书弇州续稿》记载:

  赠蔡生去疾

  老觉朱弦倍可怜,那能对尔不蝉连。

  名从元礼门中得,酒爱知章水底眠。

  物色要搜瀛海外,风流须问建安前。

  莫夸仙骨天台易,不识丹房二十年。(《四库全书》1282-218页)

  赠文学蔡去疾

  蔡文学去疾,甫裒,然小试首矣。两岁冬,袖所作贽余,痛饮旬日而别,意欲得余一言耳。沃之酒,歌以送之。

  吾怜蔡荣名,不荣龊龊尘世名。

  纵然茂才冠东越,自有微尚依西京。

  吾怜蔡去疾,不去陶陶酒人疾。

  小饮犹倾三百杯,大醉须眠一千日。

  两年两叩先生门,沾沾所见惬所闻。

  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

  先生舍身作道民,南斗黯没干将文。

  甕头颇足中山酒,只是无名可借君。(《四库全书》1282139、140页)

  仔细分析这两首诗两处记载的不同之处,在《芙蓉亭诗钞》中王世贞赠蔡荣名的第一首诗《赠蔡簸藩先生》有题记,第二首诗《赠文学蔡去疾》没有题记。而在《四库全书弇州续稿》第一首诗《赠蔡生去疾》没有题记,而第二首诗《赠文学蔡去疾》有题记。第一首诗《芙蓉亭诗钞》里的题目是《赠蔡簸藩先生》,《四库全书弇州续稿》的题目是《赠蔡生去疾》。两处两首诗的诗文内容完全一样,两处两首诗的记载却有不同之处,我们认为:当年王世贞写给蔡荣名时,都没有题记。第一首诗的题记是蔡荣名五十岁时汇编《芙蓉亭诗钞》时自己添加上去的,第二首诗的题记是王世贞在编写《弇州续稿》时补写上去的。王世贞把第一首诗的题目由《赠蔡簸藩先生》改为《赠蔡生去疾》,说明这时王世贞已认蔡荣名为自己的门生了。第一首诗和第二首诗的写作时间相隔二年,在这二年中,蔡荣名就住在王世贞的弇山园内,把他带去的古文辞(金瓶梅的初稿)进行修改、整理、定稿,最后献给王世贞,由王世贞负责发行。

  下面就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和诗文的内容分别进行进一步的论述:

  <一>《赠蔡簸藩先生》的写作背景和诗文内容

  据黄岩县县志记载:蔡荣名(1559~?),字去疾,别字簸凡,路桥人。出身书香门第,习研古诗文,鄙视程朱理学的崇尚空谈。中廪生后,诗文不合时宜,屡试不中,遂纵情诗酒,醉中成诗。蔡荣名于24岁至南京谒见刑部尚书王世贞,王世贞是明后七子首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倡复古主义的,却对蔡荣名深为赏识,赠言以勉,留住在府。一日豪饮数斗,醉坠山池,王世贞抚掌大笑,即兴命题,蔡一挥而成《玉杯赋》。月余后辞别,王世贞为之书豪士堂,因而吴越文士皆知其名。在《浙江通志》、《台州府志》中介绍蔡荣名时都有古文辞自许、王世贞延为上宾这句话。

  《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蔡荣名,明黄岩人,字去疾。少负奇才,以古文辞自许,王世贞延为上宾。

  根据这些史料记载,与蔡荣名自己在汇编《芙蓉亭诗钞》时为这首诗写的题记天台蔡去疾千里见访,袖出古文辞为贽,时年二十有四,豪士也。留饮累月,尝醉堕予山池中,赋诗赠之的描述意思相吻合。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是明嘉靖万历时期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首领,在当时文坛上有很高的威望和很大的影响力。据《明史、王世贞传》记载: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向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王世贞的文学观点在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格调为中心的同时,主张学古入手,注意捃拾宜博、渐渍汪洋,要求达到一师心匠。认为只有这样,创作文法才能由工入微,不犯痕迹,达到气从意畅,神与境会的地步。

  蔡荣名24岁首次拜见王世贞时,献上古文辞,王世贞看后对蔡荣名很赏识,认为是一个难得的文学奇才。王世贞赠蔡荣名的第一首诗是称赞他二十年寒窗苦读,已经成才。他没有受当时不良的读书风气的影响,冲破朱程理学、八股文和台阁体的教条,写出秦汉时期一样的好文章。王世贞从中体会到:只有解放思想,放宽眼界,去除门户之见、等级观念,才能物色到真正的人才。

  蔡荣名当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秀才,为什么会受到文坛泰斗王世贞的如此器重呢?清朝王霓在《芙蓉亭诗钞》序中说:当是时,弇州方主盟坛坫,执牛耳以号召后进。天下谈艺之士归之如众星之共北辰,如百川之朝宗於海。历下诸子未之或先也。弇州才大而学富,出其门者珊瑚木难、牛溲马勃靡所不有,顾独奇去疾为诗歌以张之,以是知去疾之诗其足令弇州心折者,固自有在。然弇州能得之於去疾,而不能终之於茂秦,岂盛名之下犹未免有忮心耶?不然,何其独厚於去疾也。王霓认为蔡荣名的文学作品有使王世贞心折的地方。我们认为就是因为蔡荣名带给王世贞看的古文辞,是一本符合王世贞的文学观点、有独创精神的好作品,王发现蔡荣名是个人才,把他延为上宾,并赋诗加以鼓励。另外,王世贞看了蔡荣名的古文辞(金瓶梅的初稿)以后,认为可以借助这个文学作品的修改,输入他的一些思想观点,按照他的思路进行修改,达到他个人的目的。所以把蔡荣名延为上宾,并安排蔡荣名在他的弇山园里住了二年。这是他们文学创作合作的开始和基础。

  〈二〉《赠文学蔡去疾》的写作背景和诗文内容

  王世贞这首诗补写的题记,把写作背景写得很清楚。蔡文学去疾,甫裒,然小试首矣。两岁冬,袖所作贽余,痛饮旬日而别,意欲得余一言耳。沃之酒,歌以送之。把这题记译成现代语言:蔡文学去疾把带去的初稿,在弇山园修改整理了二年,这一年冬天,把修改定稿的作品献给我。他的这个作品是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是首次尝试。送别酒吃了旬日,希望得到我的承诺,我们沃酒盟誓,写了诗送他留念。

  诗文的大概意思:我爱惜蔡荣名的文才,你不留恋社会上的虚名和地位。你是东越出名的秀才,抱着你的志向来到我这里。我爱惜蔡荣名的文才,你并不满足做一个快乐的醉汉,小饮三百盅,大醉一千日。你还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这二年中,我曾二次去看望你,你都在专心致志地修改作品,我感到很满意。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你已把当初带来的初稿修改、整理成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你放弃了功名,去做一般百姓,但你的才华已经使文坛上最有名望的人都黯然失色。我这里虽然有许多美酒,只是没有名声可以送给你。

  从以上王世贞赠给蔡荣名的两首诗的写作背景、题记和诗文的内容,综合分析,我们可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蔡荣名24岁那年,带上古文辞首次拜访王世贞。王世贞看了他的古文辞以后,发现蔡荣名是一位文学奇才,把他延为上宾,并赠诗以勉励他。蔡荣名在王世贞的弇山园中,经过二年的努力,把他带去的古文辞(金瓶梅初稿)按照王世贞的要求修改整理成完全符合王世贞文学观点和他的要求的文学作品,献给王世贞。王世贞称赞这个作品是文学形式的首次尝试一种创新,非常满意。于是他们沃酒盟誓:王世贞负责作品的发行刊出,做流行者;蔡荣名承诺终生隐姓埋名。

  《金瓶梅》的发行,为什么只用笔名,真正的作者蔡荣名却要隐姓埋名呢?因为《金瓶梅》是完全按照王世贞的要求进行修改定稿的。根据陈明达先生的考证,《金瓶梅》书中有影射王世贞的政敌张居正的内容,王世贞为了不让世人知道这件事受他指使,故要求蔡荣名隐姓埋名。而蔡荣名为了自己作品的刊出,同意王世贞的要求。双方沃酒盟誓,使《金瓶梅》作者成为文学史上的谜案。现在应该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

  二、《金瓶梅》与《弇山园记》

  《金瓶梅》与弇山园。乍看起来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两者渊源极深。据学者考证,王大司寇凤洲先生家藏有全书的《金瓶梅》就是作者蔡荣名寄跡山中(弇山园)二秋鼎力打造的。个中缘由,只要细细品味便会豁然开朗。

  弇山园是明代大文豪王世贞的私家园林。邀掇山名家张南阳筑,叠山理水,碧波环绕,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此园占地七十余亩,平地起楼台,城市出山林,天下胜景,左指长江入东海,右携姑苏控五湖,九州未闻,四海罕见。故而名在天下,世誉东南第一名园。

  弇山园主人王世贞十分钟爱自己的花园,专门写了《弇山园记》介绍、夸耀自己的杰作。作者自云园之中,为山者三,为岭者一,为佛阁者二,为楼者五,为堂者三,为书室者四,为轩者一,为亭者十,为修廓者一,为桥之石者二、木者六,为石梁者五,为洞者、为滩岩懒者各四,为流杯者二,诸岩磴涧壑,不可以指计,竹木卉草香药之类,不可以勾股计,此吾园之有也。作者称:中弇以石胜、东弇以月境胜。东弇尽人巧、西弇时见天趣。月出池中,玉壶充盈。俳徊天隙,银辉射眼。举目四方,百草竞秀,万木争荣,古树参天,郁乎葱葱,达到平地起楼台,城市出山林的园林境界,足见此园规模之大。《弇山园记》,王世贞洋洋洒洒写了八记,意犹未尽,又写了一篇后记。篇幅之巨,亦为园记中少见。

  在蔡荣名的《芙蓉亭诗钞》里也有一篇长诗《弇山行》。这首诗的题记:寄跡山中二秋矣,其胜不可穷。姑指可名状者,一百五十八境,以长韻收之。夫诸天不减,丈室不增。然不问其足状山灵之色也。证实蔡荣名在王世贞的弇山园里住过两年。对弇山园里的各处景点也十分熟悉和了解。蔡荣名的《弇山行》事实上就是王世贞《弇山园记》的诗歌版。据史料记载,王世贞直到临终前才把《弇山园记》在内的《弇洲续稿》手稿,托付给吴应麟。说明蔡荣名在写《弇山行》时已经看过王世贞还没有发表的《弇山园记》手稿,《弇山行》是参照《弇山园记》改写的。(《弇山行》全文见附录二,《弇山园记》见附录三)

  对照王世贞的《弇山园记》,细细品读《金瓶梅》中有些景点的描写,就可以发现:蔡荣名不仅仅借住王世贞的弇山园,对《金瓶梅》初稿进行整理修改,还把弇山园作为《金瓶梅》的有些背景描写的写生地。《金瓶梅》中许多对园林亭榭,花草木石的描写,都隐隐约约有弇山园的雪泥鸿爪。也就是说《金瓶梅》中有弇山园的影子,蔡荣名把王世贞《弇山园记》中的有些内容巧妙地移植到《金瓶梅》中。

  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第十回回目就是:武二充配孟州道,妻妾宴赏芙蓉亭。《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十回270-271页:当日西门庆率同妻妾合家欢喜,在芙蓉亭上饮酒。至晚方散。

  蔡荣名晚年不但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芙蓉亭诗钞》,在《芙蓉亭诗钞》中还有一首诗,题目就叫《移席芙蓉轩石上》:

  华轩劇夜蹑高踨,醉后翻憐國士容。

  十载天涯伤市駿,三秋震澤快登龙。

  月含宋苑庭前桂,风度吴山寺裹钟。

  惟有报恩心似石,擬将佩剑讬芙蓉。(卷六5页)

  《四库全书弇山园记》1282-770:莲池东西可七丈许,南北半之。每春时坐二种棠树下不酒而醉;长夏醉而临池不茗而醒。游客每徙倚其地辄诧谓余,此何必减王卫军芙蓉池也。余谢不敢当。而会吾乡有从废圃下得一石,刻曰芙蓉渚。是开元古隶,或云范石湖家物,因树之池右。

  《四库全书弇山园记六》1282-775:东北斜上三级得广台是流杯处,其台鑿石为芙蓉屏。石西面脩可五尺余,广倍之,曰云根。嶂得水则杯汎汎由嶂下窦穿芙蓉,度客争取之,至湿衣履不顾也。石芙蓉之水东注一峰下泻於池,怒激狂舞,俨然小栖贤也,名之曰飞练峡。

  《金瓶梅》中的芙蓉亭,《芙蓉亭诗钞》中的芙蓉轩,与《弇山园记》中的芙蓉渚流杯处芙蓉屏,从诗文的内容看,都应该是弇山园里的同一景点,王世贞对自己园中的流杯处,其台鑿石为芙蓉屏的杰作非常得意,蔡荣名对这个景点可能也很赏识,也有可能为了取悦王世贞,有意把《弇山园记》的这些内容写到《金瓶梅》书中和自己的诗里。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21页:阆苑瀛洲。金谷陵楼算不如茅舍清幽。野花绣地。莫也风流。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酒熟堪酬。客至须留。更无荣无辱无憂。退开一步。着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四库全书弇山园记一》1282-767:宜花,花高下点缀如错绣,游者过焉,芬色带眼鼻而不忍去;宜月,可汛可陟,月所被石若益而古,水若益而秀,恍然若憩廣寒清虚府;宜雪,登高而望,万堞千甍与园之峰树高下凹凸,皆瑶玉目境为醒;宜雨,濛濛霏霏,浓澹深浅各极其致,毂波自文鯈鱼飞躍;宜风,壁篁白杨,琮琤成韻,使人忘倦;宜暑,灌木崇轩不见畏日,轻凉四袭逗弗肯去。此吾园之胜也。

  王世贞的《弇山园记》中的宜花、宜月、宜雪、宜雨、宜风、宜暑,在蔡荣名的《金瓶梅》中改写成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从用词、语法、内容上分析,就是《弇山园记》的翻版。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金瓶梅》里的阆苑瀛洲,就是王世贞的弇山园。《金瓶梅》中的更无荣无辱无憂,退开一步着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这段话就是作者蔡荣名在王世贞的弇山园里两年创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第98回2898页:经济上来大酒楼上。周围都是推牌亮隔。绿油阑干。四望云山叠叠。上下天水相连。正东看。隐隐青螺堆岱岳。正西瞧。茫茫蒼雾锁皇都。正北观。层层甲第起朱楼。正南望。浩浩长淮如素练。

  《四库全书弇山园记四》1282-772:自此遂陟缥缈楼,取少陵城,尖径仄独立飞楼语,又以洞庭西山岭名名之尺鷃,逍遥不自知其非九万也。此楼是三弇最高处。毋论收一园境中。启东户,则万井鳞次、壁瓦雕甍,織悉莫遁;启西户,更上三级,得台下木上石,环以朱欗;西望,娄水如练,马鞍山三十里而遥,木落自露;北望,虞山百里而近天,日晴美一抹弄壁。名之曰大观台,又曰眥虞榭,眥不及马鞍者志远也。他美略矣。楼之下左降得方台砥平懸崕而下,距天镜潭数十尺,收西山之胜最切,而攝月最先,坐此令人意自远。名之曰超然臺。一峰多嵌空而不能透,曰逗云一峰。俨若垂绅者,曰端士一石;若面首而椎者,曰巫髻。皆臺饰也。楼南稍东得石磴十级而下白云门,又东北十级而下有门曰隔凡,则吾三弇之第一洞天也。

  王世贞《弇山园记》里的启东户、启西户、北望变成了蔡荣名《金瓶梅》中的,正东看、正西瞧、正北观、正南望。《弇山园记》里西望,娄水如练,《金瓶梅》中:正南望,浩浩长淮如素练。这二处对江河的描写连用词都完全相同。蔡荣名在《金瓶梅》中把练改写成素练就更加形象。二位作者写景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比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加浪漫,更加想入非非。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第54回1456页:伯爵就把两个食盒,一罈酒,都央及玳安与各家人,抬在河下。唤一只小船。一齐下了。又唤一只空船载人。众人逐一上船。

  《四库全书弇山园记八》1282-778页:稍北则为藏经阁。阁地若矩,四方皆水环若珪。左方稍前,跨为石屋三间以藏吾舟。其一舟具欄楯,羃以青油,可坐十客;其一狭不容席,呼酒網鲜而已。舟行阁前平桥不可度,两堓皆松竹桃梅棠桂,下多香草袭鼻。

  此处,《金瓶梅》作者蔡荣名,刻意把王世贞弇山园中两只宝舟也驶进了《金瓶梅》中,再现弇山园乘船游湖的情景。

  我们通过把《金瓶梅》中有些景物的描写与《弇山园记》中的进行认真仔细的比较,《金瓶梅》中有《弇山园记》里极其相似的内容,弇山园就是《金瓶梅》里的阆苑瀛洲明贤里,是蔡荣名《金瓶梅》创作的场所,也是《金瓶梅》有些场景描写的写生地。王世贞逝世后,蔡荣名写过这样的诗句重登飘渺楼前望,阆苑仙宫万岁期,不就承认《金瓶梅》里的阆苑瀛洲就是王世贞的弇山园!所以我们认为王世贞的《弇山园记》和蔡荣名的《芙蓉亭诗钞》中的《弇山行》也是《金瓶梅》作者蔡荣名说理论的重要的史证资料,据此可以直接证明:蔡荣名在弇山园创作的文学作品就是《金瓶梅》。

  三、《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中黄岩特有的方言

  以上通过对王世贞赠给蔡荣名的两首诗的论述和《弇山园记》与《金瓶梅》的比较,已经证实《金瓶梅》的作者就是蔡荣名。

  在《金瓶梅词话》万历刻版本中大量的黄岩特有的方言,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金瓶梅》的作者是黄岩人。在明代嘉、万年间与王世贞有过亲密过从而且能写出《金瓶梅》这样巨著的黄岩文人非蔡荣名莫属。下面列举书中一些黄岩独一无二的方言,以供佐证:

  1.扫,黄岩方言绕的意思。常用词扫头圈是绕圈子的意思。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50回1318页:玳安不由分说,两步就扫进里面。

  2.谁,黄岩方言,音近旋,记音字。哄骗的意思。目前黄岩方言常用的词汇谁人,骗人的意思。如:谁死人不偿命。谁字,只在原黄岩县小区域内使用。

  《金瓶梅词话》万历本86回2590页:月娘埋伏下了丫环媳妇七八个人,各拿短棍棒槌,使小厮来安儿,谁进陈敬济来后边,只推说话。把仪门关了,教他当面跪着,问他:你知罪么?

  3.缉,黄岩方言是用针线缝钉的意思,常用词缉鞋底,意思是把用布纳成的鞋底用针线一针一针钉牢。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第2回96页:云头巧缉山牙,老鸦鞋儿。

  4.料,黄岩方言特有的量词。意思同绺。常用词一料稻杆。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第12回322-323页:你若有本事,到家里只剪下一料子头发,拿来我瞧,我方信你是本司三院有名的好子弟。

  5.柴,黄岩方言是挨打的意思,常用词吃柴,赚柴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第20回521页:王箫笑道嗔道:您老人家昨日挨的好柴。

  6.拳,黄岩方言特有的量词,短小的意思。常用词绳拳带拳。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14回368页:花子虚道,可知是我的贴子来说,实指望还剩下些,自凑着买房子过日子,往后知数拳儿了。

  7.烟,。黄岩方言指东西变质了,有异味。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12回314页:你就打死奴,也只臭烟了这块地。

  8.有,音近于游。厮闹。黄岩特有的说法,小孩厮闹叫有有。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22回583页:那月娘房里玉箫和兰香众人,打发西门庆出了门,在厢房内乱厮,有成一块。

  9.汲,音近qie.是提的意思,黄岩话提水叫汲水。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23回599页:谁人汲得西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10.家子,家是嫁的别字,黄岩话嫁妆叫家子。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35回926页:正是外头摆浪子,家里老婆啃家子。

  11.巧,黄岩方言特有的词义指东西价钱便宜,而不是灵巧的意思。贱卖,黄岩叫巧卖。讨价还价时说巧点卖不卖?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45回1175页:你这屏风买的巧也得一百两银子与他,少了他不肯。那里有哥这等大福,偏有这样巧价儿来寻你的。

  12.漰,音近莲指灰尘飞扬。黄岩俗语廿四掸漰壅,廿五赶长工。即农历十二月廿四这天打扫灰尘。廿五长工就可回家过年了。

  《金瓶梅词话》46回1193页:不防火盆上坐着一锡瓶酒,推倒了,那火烘烘望上腾起来,漰了一地灰起来。

  13.狠,黄岩方言意为狼吞虎咽。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52回1384页:只三扒两咽就是一碗,两人登时狠了七碗。

  14.过过,黄岩话用菜下酒叫过酒,用菜下饭叫过饭.互相询问时

  说嘎呣菜蔬过过?.《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54回1460页:嚷道:不好了,呕

  出来了,拏些小菜我过过。

  15.墩,音近duo(咄),骂人。被人骂了一通叫被人墩死。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58回1587页:教我墩了他两句。

  16.别改,黄岩方言特有词义:别人.也指变了个人,看到熟人象看到

  陌生人一样,原来认识的人,眼高不认人了。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65回1840页:我也见这老婆,这两日有些别改模样。

  17.忽,音近huai.白字,双眼的余光所及。黄岩常说这人好坏我眼

  忽着就有数了.《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77回2312页:西门庆忽把眼看见郑爱月

  儿房中。

  18.苦丁子咸.咸得发苦,黄岩也说苦丁死咸.《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

  94回2804页:教你做口子汤,不是精淡,就是苦丁子咸。

  19.来.黄岩方言参与某一活动的意思,而不是来去的意思。例如:张

  三和李四在棋牌室赌博,开始张三赢了一万多元钱,就说:我不来了!李四

  听后,暴跳如雷高叫:不来不行!张三有点怕李四没办法,只好再来下去,

  结果张三反而输了两万多元钱。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第54回1451页:我做主人不来。你们也着东道来凑

  凑么。

  20.凹,黄岩方言音ao,互相打招呼、呼叫的意思,常用词凹叫,互

  相打招呼;凹来,叫来的意思。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第37回977页:你若与凹上了,愁没吃的、穿的、

  使的、用的,走上了时到明日房子也替你寻得一所,强如在这僻格剌子里。

  《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还有许多黄岩特有的方言,如:噇饭、 那

  笪 、小可、 呀酒 、捱 、驮 、 蒸糕、 污、 出产 、

   燈酒 、噤、 俏成、洋沟里、挷着鬼 、打纲、 图赖 、

   则定、作死 、 啾唧、小弯 、 孤栖、注疑 、 印色、

   竹枪篱、粧出去、铜火踏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论述。在国际作

  家书局出版的《〈金瓶梅〉作者蔡荣名说》一书中,关于黄岩方言,有好几篇文

  章进行了专题论述。

  在《金瓶梅》中这些黄岩方言是否就是黄岩特有的方言?黄岩方言属吴语系

  (江、浙为主)浙东方言区的太平话小区,流行于今黄岩、温岭、玉环的清港、

  楚门、乐清的大荆、永嘉靠黄岩的一小片地区。这个区域外的人懂得太平话小区

  黄岩方言的人,就很少了。以前由于交通不便,黄岩方言一直原汁原味地保留下

  来。陈明达、赵颂平等人在国际作者书局出版的《〈金瓶梅〉作者蔡荣说》书中,

  有一篇《〈金瓶梅〉作者是黄岩人的重要佐证》,通过崇祯刻本与万历刻本的仔

  细比较,崇祯刻本删改了许多黄岩方言,有些篡改作者的创作原意,有些影响小

  说的原有价值。因为万历刻本中有许多黄岩特有的方言,在社会上流传以后,读

  者普遍认为难懂、难读。崇祯刻本的校勘者不懂黄岩方言,认为是讹误,凭自己

  的猜想随意进行删改,形成的这个历史痕迹正好证明:自古以来黄岩就有自己特

  有的方言。如果《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中的黄岩方言是一般的吴语系方言,懂

  得吴语方言的人就比较多,就不可能出现读者认为难懂、难读,校勘者认为讹误

  的历史现象。这恰恰说明《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中的黄岩方言是黄岩这个区域

  独一无二的方言。

  在《金瓶梅》一书中还出现其它许多地方的方言,《金瓶梅》表面上讲述的

  是山东地面上的故事,所以许多人认为《金瓶梅》使用的是山东方言,就连著名

  学者郑振铎也认为书中的方言为山东土白.《金瓶梅》语音庞杂,的确存在着

  许多地方的方言,但我们仔细分析《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叙述与描写判若二人,

  叙述时作者有许多信手拈来的材料,有移植的痕迹,以官话为主,依原样间有其

  他方言。美国的韩南列举了七种来源:1.长篇小说《水浒传》;2.白话短篇

  小说,尤其是公案小说;3.文言文的色情传奇小说;4.宋代历史;5.剧本;6.流

  行词曲;7.夹有诗词的讲唱文学作品,特别是宝卷(夏志清《金瓶梅新论》

  胡文彬编《金瓶梅的世界》北方文艺出版社14页)。据粗略统计,全书80万字,

  移植的就有60多万字,真正作者创作的仅20多万字。这些移植的部分,就夹杂了

  各种文本里原有的方言土话,所以难怪《金瓶梅》使用的方言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我国最著名、最权威的《金瓶梅》研究专家复旦大学黄霖教授,对《金瓶梅

  》使用的方言有很深的研究,确认《金瓶梅》作者使用的是吴语系语言,使《金

  瓶梅》的作者在北方寻找转移到在南方吴语系区域范围内寻找。黄霖教授对《金

  瓶梅》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我们细读《金瓶梅》。感觉到作者描写时黄岩话运用自如,非常娴熟。《金

  瓶梅》的作者如果不是黄岩人,不可能写出这么地道的黄岩方言。

  四、《金瓶梅》中的黄岩历史名人。

  《金瓶梅》作者蔡荣名把黄岩有些历史名人运用各种方法巧妙地写进《金瓶

  梅》中,他独具匠心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刻画书中人物,知情人一看就知

  道这些人物的原型。

  1、《金瓶梅》中的方国珍陈明达先生撰写的《中的元末起义军领袖方

  国珍》一文,用黄岩方言识别出《金瓶梅》中的开封府府尹杨

返回腾讯网首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瓶梅 《金瓶梅词话》万历丁巳刻本
《金瓶梅》之一【解密<金瓶梅>作者疑云】
《金瓶梅》作者漫谈
【学术争鸣】评梅节先生之《金瓶梅》研究 | 文学评论 高念清
周钧韬:《金瓶梅》抄的是哪本《水浒传》?(金学琐记之四)
吴晗论明史 第三编 世情百态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