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时期如何当好乡镇党委书记的思考

 新时期如何当好乡镇党委书记的思考  

徐初旺

 

  镇党委书记是领导层次最低的“官”,是一个“官不大,但直管人数多;权不大,但责任非常重”的岗位,由于我们社会还处于转型和过渡时期,要当好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困难与机遇同在,问题与挑战并存。
  一、面临新的机遇
  1、党和国家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的思路已经确定,为当好乡镇党委书记提供了政治保障。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28年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了60多个文件,特别是1982年至1986年之间,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掀起了农民发展的高潮,2004年至2006年又连续下发了三个一号文件,出台的措施都是为农民增收着想,充分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2、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为农村农业发展创造和平空间,为当好乡镇党委书记提供了创业环境。
  发展需要好的环境,好的环境不仅可以让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更能为我们的发展找到契机。当今世界,尽管动荡不安,甚至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的主流,为我们发展创造了和平环境,在加入WTO后,为农业以及农产品的交易与合作找到了更好的平台。
  3、已经逐步形成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局面,为当好乡镇党委书记提供了物质保障。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们经济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和条件,党中央适时进行了农村税费政策,取消农业税,并实行了粮食直补、两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多予、少取、放活”已成为共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代已经来临。
  二、遭遇新的难题
  1、农民思想活跃,教育引导难。由于多年分田到户单干惯了,现在又不交农业税,似乎农民与集体的联系少了;青年外出打工的多了,思想观念变了等等,这些给我们乡镇教育引导带来困难,导致出现“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的现象,这就需要乡镇党委书记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来应对。
  2、乡镇基础薄弱,发展经济难。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象样的企业,民营经济尚处在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差,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迟缓。

  3、体制还不适应,规范管理难。税改后,乡镇与村、村与村民、村民与村民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乡镇不再是向下征收和索取,经济关系的改变,乡镇与农民的关系如何定位,如何实现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方面从索要转为给予增强了管理的手段;另一方面,群众对乡镇的依赖减弱,群众“无病无灾不靠你,有吃有住不求你,出了问题就告你”的现象日趋普遍,又削弱了管理的力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干部思想跟不上,工作创新难。面对新形势,我们乡镇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远远没跟上,大多数干部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上,习惯于下命令,作指挥。
  5、基础条件差异,平衡发展难,由于各乡镇因历史沿袭、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社会心理习惯等诸多差异,使不同乡镇呈现不同发展态势。
  三、新的作为
  面对农村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冷静思考,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新时期,要当好一名乡镇党委书记,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1、牢记第一要务。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当好一名乡镇党委书记首要的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符合乡镇发展实际的发展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议发展、谋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新路子。
  2、带好两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要带好这两支队伍,一是要思想教育常引导。通过讲党课,促膝谈心,工作交流,技能培训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从而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二是要制订制度严管理,俗话说:“人管人,累死人”,健全的制度才能管理人、约束人。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三是分工协作成合力。根据不同党员干部、不同对象,安排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工作岗位;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把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使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在乡镇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3、熟透三级关系。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要勾通协调好上级乡镇和村级三级关系。做到一是“吃透上头”。就是正确理解和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政策规定,讲究原则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工作京都策略,去努力实现这些政策,这就要求我们把总方面与具体工作的方面,宏观决策的方向与微观决策的方向统一起来,一致起来。二是看准“下头”。就是客观掌握本乡镇各村情况,了如指掌才不会造成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再棘手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三是盘活“中间”。是指重于发挥“一手抓”出现能动作用。乡镇党委书记要抓要管的工作千头万绪,涉入方方面面,但又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如何“摆子”,盘活全局,动员方方面面力量,演出一场气势壮阔的经济建设“大合唱”的问题,通过集合大家的智慧,凝聚大家的力量,从而形成整合力。

  4、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带头听取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时刻牢记,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关心帮助农村的弱势群体,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并通过宣传引导先富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二是强化科学决策意识。讲求科学决策程序,充分听取班子成员不同意见,发挥民主,集思广义,从而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三是强化依法维稳意识。地方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要及时发现农村各种矛盾隐患,力争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做到依法办事、有情操作,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四是强化开拓创新意识。观念一新值千金,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乡镇党委书记不但要敢创新,勇于冲破原有的老框框,敢想敢干,还要善于创新,不断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新的思维,研究在新形势下农民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新特色新规律,在实际中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开创工作新局面。
  5、做到“五官”端正。乡镇党委书记处在农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做一个群众拥戴的“官”,就应该行得端,站得稳,树“五官”“端正”的形象。一要“嘴不歪”。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处理事务时要讲真话,说实话,评价人和事,要做到钉是钉、板是板,是一、二是二,是则是,非则非,坚持实事求是,表扬不夸大,批评不缩小。二要“不斜”。辩证地识人,科学的用人,是乡镇党委书记的一个重要职责。在看人、识事上,只有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人,才能正确用人,一个干部、一件事物如果只看好的一面,忽视差的一面,让其差的任意发展,就会给工作带来损失,如果只看差的一面,不看好的一面,就会耽误一个人,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只有把一个人、一件事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清主次,综合平衡,才能对人和事做出科学的正确的评价,才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把乡镇各项工作开展好。三要“耳不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偏听偏信。不能只听正面的,不听反面的,只听奉承的,不听批评的,只听上级的,不听群众的。应当多形式、多渠道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要“手不长”。要克已奉公,廉洁自律,不伸手向组织要官要权,不向群众要名要利,不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乡镇党委书记,处在基层与群众与农村,首先能否廉洁自律,直接反映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要“腿不短”。就是要勤动身、勤干事。要深入基层,深入工作第一线,冲锋在前,提高办效率。树立无功便是有过的观念,以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勤政高效地开展农村工作,争取在乡镇书记岗位上处处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撰搞人系中共德安县车桥镇党委书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好乡镇党委书记
韩俊: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
乡镇工作要处理好十种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工业反哺农业
建设新农村“反哺机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