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虎军:吉林化纤部分“中毒”患者再次入院(《财经》 2009-5-27)

吉林化纤部分“中毒”患者再次入院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5月27日 18:25  共有 5 条点评

 

字号:
专业医师指出,一氧化碳中毒有“迟发性”特征;此前大部分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并不完全知情

《财经》记者 李虎军
“心因性疾病”疑团

吉林化纤千人“中毒”事件,最终归结于“心因性疾病”,但更多的疑问还未得到答案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李虎军】距离事发已有一个多月,最近几天,又有部分吉林化纤“中毒”患者住进医院。

  4月23日吉林化纤职工报告闻到刺激性气体后,先后出现身体不适者逾千人。根据官方通报,截至5月12日,已有161人住院接受治疗。除了少数症状较重的患者,大部分已陆续出院。

  但《财经》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几天中,又有一些身体不适的吉林化纤职工住进了医院。

  吉林化纤三纺车间的一名女工,5月9日开始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两三天后,在车间出现抽搐,陷入昏迷状态,被抬到吉林市职业病医院。职业病医院以“病房住满”为由拒绝收治。

  女工家人随即将她送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求治。虽然吉林市距离哈尔滨市比长春市更远,但女工家人表示已经不信任省内的医院。

  三天后,这名女工出院,哈尔滨院方没有出具诊断书和药方。

  5月23日,这名女工再次出现抽搐,无法走路。家人陪同来到吉林市铁路医院就诊。院方称上级要求,化纤职工来住院的,症状不严重就不收。经过一番交涉,这名女工才得以入院。两天后,院方给她拍了脑部核磁共振片,但是以“专家会诊研究”为由,没有将片子给病人,也没有告诉其检查结果。

  除这名女工外,吉林化纤多名职工过去几天也住进了医院,或者因身体不适希望住进医院。

  5月27日,最早入院的线厂车间职工满红岩连续低烧、头晕、身体乏力,又来到吉林市化工医院治疗。医院再次对她进行了血样、脑部CT、彩超等检查,称结果正常,不能住院。

  事实上,多位在吉林市当地或长春市入院治疗的职工,都曾遭遇过医院隐瞒病情,或以“会诊”“上面有要求”为由,拒绝向病人提供病历、处方、脑部影像片等相关资料的经历。病情最严重的毛条车间职工王哲告诉《财经》记者,此前,医生一直告诉他检查结果正常。而长春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脑神经内科医生在看过他的脑部核磁片后,均认定脑白质出现病变,脑部出现大面积水肿。

  北京市这家三甲医院的脑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告诉《财经》记者,一氧化碳中毒是迟发型脑病,现在看上去挺好,但可能会在一个月以后症状突然发作,需要抓紧时间化验治疗。

  2008年9月下旬,吉林化纤十多位员工也曾经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与此次“中毒”事件非常相似。这十多位员工的入院治疗费用大部分由康乃尔化工支付。《财经》记者辗转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其中一名女工住院时间近四个月,康乃尔化工为其支付了住院费用。

  4月23日,吉林化纤职工报告闻到刺激性气味,部分员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同症状。5月13日晚,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420)发布董事会公告称,自5月4日开始,公司多名工人相继出现头晕、呕吐、胸闷、嗓子发干等症状,怀疑因不明有害气体侵入厂区所致。

  当晚,吉林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截至5月13日9时,吉林市累计收入院治疗161人,其中已出院11人,现住院150人。

  次日,吉林市政府再次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卫生部专家组调查结论,称吉林化纤“集体中毒”主要与心因性因素有关,并非相邻的康乃尔化工苯胺项目排放有害气体所致。但吉林化纤职工并不认同这一结论(参见本刊报道《千人“癔症”背后》)。在这之后,吉林市方面迄今没有公布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也没有公布患者入院治疗的具体情况。■

  相关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属自曝:吉林化纤上千职工中毒,医院都住满了!
【项目】吉林60万吨甲醇制烯烃即将开工
中国工人说是真病不是心病
吉林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下游做什么?
5死8伤,又是硫化氢!近年18起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吉林市人民医院从东洋医院开始的110年历史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