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世纪70年代,《人民画报》记者拍到的丝路文物

《人民画报》的记者们对相关“丝路”的选题始终情有独钟,常常会有相关的报道见诸报端。这是1955年,当时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右)陪同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德夫·巴曼(中)参观莫高窟。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

1979年,《人民画报》以连载方式报道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当时,很多在《人民画报》登载的“丝绸之路”文物照片都属首次公开发表。在当年“丝路”连载首站西安拍摄时,记者得到当时陕西省博物馆、西安市文管会、咸阳市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单位的全力支持,拍摄到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的友好交往。这是唐代墓葬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及波斯银币。(摄于1979年)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隋唐时期的丝织品,有明显的波斯特征。(摄于1979年)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

国宝级文物,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研究中、西交往史的珍贵史料。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

出土的唐三彩中有众多的胡人(古代对西域外国人和中国北部、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形象,说明当时东西方往来的频繁程度,不仅来长安城的外国人不少,有些人更是长期居住在此。这是唐三彩胡人骑马俑(摄于1978年)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敬劳动者|人民画报老记者镜头里的劳动者(三)
“丝绸之路”四城图记
中国的世界遗产:莫高窟
影像新中国 | 寻访大江大河
古长安城究竟有多繁华,这组珍贵的唐三彩文物再现了当时的景象
【新书介绍】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